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古代斯巴达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巴达城邦是古希腊世界有名的军事化城邦。在军事至上的社会风尚影响下,斯巴达妇女与这个军事共同体密切相关,具备古希腊其他城邦妇女所不具有的社会地位,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也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妇女。本文从经济、政治、体育锻炼、文化教育和饮食等几方面对斯巴达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行探讨,试图解析斯巴达妇女社会地位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西周社会史的研究中,我国学术界经常提及古希腊斯巴达城邦的农业生产者黑劳士。研究者往往把它与西周农业生产者相比较,认为黑劳士是奴隶,并以此来说明与其相似的西周农业生产者也是奴隶。结果黑劳士成了西周农业生产者奴隶说的重要佐证之一。较早做这种比较又最有影响的是郭沫若同志,他说:“周人对待这些种族奴隶是比较自由的,颇与古代斯巴达的黑劳士(Helots)和西亚、北  相似文献   

3.
鲁迅研究中的“斯巴达”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斯巴达之魂》这篇作品的解析上:是“翻译”还是“创作”以及与此相关的近代文体问题的讨论等。其中,关于《斯巴达之魂》的材源问题,理所当然构成了这些讨论的前提却又并没有解决。对此,文章提出一种不同维度上的调查构想和设计,即不把“斯巴达”仅仅看作周树人《斯巴达之魂》单篇作品中的孤立现象,而是将其作为整个近代“国民性”话语建构中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在这一观察维度下,《斯巴达之魂》便不再是“鲁迅研究”中的“一篇早期习作”,而呈现为一个从梁启超到周树人的精神史过程的到达点。梁启超和周树人为什么会把“斯巴达”作为新知和思想来传播,他们如何建构各自的“斯巴达”,他们与周围及其相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斯巴达”话语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斯巴达之魂》的材源问题,亦自然内包于新的观察维度之下并清晰呈现于多重文本交叉之大观当中。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东亚的中日两国,斯巴达勇士的经典故事曾发生过一场影响深刻的文学旅行,相继出现在梁启超、鲁迅与押川春浪、樱井忠温等著名思想家与文学家的笔下。晚清中国与明治日本几乎同时发现了斯巴达,也重新发明了斯巴达。不同的世界地位与国家立场,也导致了不同的视角,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的文本形式。“超越斯巴达”带给明治日本的是一种极度膨胀的优越感,一种“向外看”的力量,其极端便是走上一条不断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之路。晚清中国在微弱之际颂扬尚武精神,在借力于斯巴达的同时也反省自身,形成了一种“向内看”的力量。鲁迅从书写斯巴达故事开始,始终关注的是弱小民族的问题、人类解放的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超越了东西之争、超越了种族之争,从而迈向了一条更为博大的国际主义、世界主义之路。这是一条与日本军国主义复制西方列强殖民逻辑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是今日中国面对世界纷争仍然值得深思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瑞聚 《齐鲁学刊》2000,(2):124-129
古希腊人的鄙视手工技艺,在学术界经常被作为论证希腊城邦社会农业特征的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成立。事实上,古希腊人的鄙视手工技艺有两种情况:一是产业歧视,这种情况反映了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但在古希腊城邦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就现有资料看,只表现在斯巴达一个国家。另一种情况是职业歧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通常人们所说的古希腊人轻工商就是指此。但其实质只是一种“贵族意识”和职业观念,与农业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论证城邦社会农业特征的依据。在古希腊,重视手工技艺是主流,鄙视手工技艺是支流,这不仅通过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表现出来,在希腊神话中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思和 《社会科学》2003,(1):103-112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形成了“五四”新文学中两种价值取向和两种思潮 ,而这两种思潮的代表作家的创作倾向 ,又与古希腊文化中斯巴达精神和雅典精神发生某种契合。本文从较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 ,来探讨这一有趣的文学史现象  相似文献   

7.
希腊古典作家色诺芬的《斯巴达政制》共十五章,其中第一章对斯巴达女人和婚姻生活的描述,成为后世人们了解斯巴达社会,尤其是斯巴达妇女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史料。本文基于对《斯巴达政制》1.3-1.4中的重点字词、辞章和文脉的梳理,深究色诺芬的笔法。色诺芬对照斯巴达与其他城邦在女性的饮食、劳作、身体锻炼等方面截然不同的政制安排、立法措施和生活方式,处处都是盛赞的口吻,然而,其中却暗自检视了斯巴达女人的道德品性和斯巴达城邦的精神。色诺芬从政治哲人的角度思考斯巴达女人与政制的关系。他对斯巴达妇女隐秘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斯巴达城邦隐秘的批判,因而可以说,色诺芬从《斯巴达政制》第一章一开始就促使我们思考:斯巴达城邦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优于其他城邦。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古希腊有两部著名的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前者讲的是希腊人为夺回斯巴达王后、全希腊第一美女海伦,在阿家门农统帅下远征小亚细亚西北角的特洛耶城的故事。故事以阿客琉斯和阿家门农之间的争吵为主线,以双方的和解和阿客琉斯重新出战而结束。后者...  相似文献   

9.
伯罗奔尼撒战争尽管由斯巴达及其同盟首先宣战 ,但是不能因此认为他们就是战争的责任者。根据古典作家的记载 ,斯巴达一直在容忍雅典势力的扩张 ;雅典在波斯战争后就处心积虑地通过加强自身的军队力量 ,争取希腊城邦的支持来扩展势力。在其势力达到顶点后 ,雅典开始侵略斯巴达同盟 ,迫使斯巴达及其同盟被迫应战。战争的责任者应该是雅典而不是斯巴达  相似文献   

10.
斯巴达城邦给予女性较大的户外活动自由,这体现在斯巴达女性所接受的体育锻炼及她们可以骑马、参加马拉战车的比赛中。斯巴达女性可以享有这些户外活动自由,其根本原因在于斯巴达城邦是一个军事共同体,城邦给予女性这些户外活动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育强壮合格的公民战士。  相似文献   

11.
斯巴达政体类型在亚里士多德政体论中看似并不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无论是就亚里士多德试图与柏拉图方案对话也好,还是就他所关切的希腊现实世界也好,斯巴达的篇章在亚氏政体论著作《政治学》中的都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考察《政治学》中对斯巴达政制的论述,认为无论从贵族、共和抑或君主政体去辨析斯巴达政体的类型,都不能将斯巴达政体归置于优良类型,而窥其中缘由,在于亚氏政体类型学意在为实践中的政体提供一般政体理论,而非单纯证成“最佳政体”,这也是亚氏对政治实践科学的目的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斯巴达研究的明显特点可以概括为"反思",这种反思起源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兴起之时,战后进一步强化。当代的反思一是用更为细致研究批判传统的作为军国主义、极权主义的斯巴达;二是用新的史料证明斯巴达并不是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极权主义的国家。但是,人们在反思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简单处理古典史料等问题。这股反思思潮对我国学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斯巴达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来库古政制改革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巴达来库古改革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希腊史学界争议的问题。根据古代研究资料分析及对近、现代考古发掘成果和研究成果的辨析,得知,来库古确有其人,来库古改革也实有其事,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的各项措施以“瑞特拉”神谕的形式流传下来,对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数世纪的影响。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  相似文献   

14.
陈斯一 《文史哲》2022,(1):145-154+168
德国古典学家韦尔纳·耶格尔在他的名著《教化》中提出,古希腊文化的独特品质在于一种强调"理念"和"形式"的秩序感,以及以此为范式"形塑"人性的教化。他据此认为古希腊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教化》对古希腊文化的赞颂,与西方学界的几种批评立场形成了对比。在《教化》中译本出版之际,重新审视西方学界的这些立场对比,并结合古希腊史诗和古典哲学的多种重点文本分疏相关议题,有助于汉语学界更深入地把握耶格尔所推崇的古希腊秩序观的思想脉络。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指出的,古希腊文化缔造秩序的强烈冲动,其实恰恰源自古希腊人对宇宙和人生之本然无序的深刻体认,因此,想要更加原本地把握古希腊文化的特性,研究者就必须重视古希腊思想中秩序和无序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雅典国家产生的年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爱琴文明发现之前,古希腊史传统以奥林匹克赛会第一届之年(公元前776年)为希腊史的纪元;雅典史则以执政官(雅康)代王者(巴西勒斯)之始年(公元前683年)为纪元。在此之前,希腊史处在所谓荷马时代、英雄时代、王政时代,即摩尔根所倡始,马克思、恩格斯所申论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是西方文论史的萌芽范型,是影响欧洲文论史最久的艺术观念,雄霸了两千年之久。柏拉图虽然不是首创者,但是他深刻阐发了"摹仿说"的深义。而亚里士多德则奠定了"摹仿说"在文论史上的宗祖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试论"平等人公社"的平等--古斯巴达社会制度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希腊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古斯巴达城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古斯巴达的统治者,出于维护城邦强大与秩序稳定的目的,在立法和改革中制定了一些平等民主的措施.但在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制约下,是不可能实现城邦公民各阶层之间真正的平等与民主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文艺复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它的文化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及哲学思想等领域达到了古代社会的最高峰,有人要问: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古代,他们何以能创造这样先进的文化?原因何在?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奴隶制度是古希腊文化赖以发展的基础古代希腊,从总的地理范围来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爱奥尼亚群岛.在这一地方,早在爱琴文明时代,也就是公元前二十到十二世纪,就已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城邦,比较典型的就是克里特和麦锡尼,虽然在荷马时代(公元前十一到前九世纪)由于多利安人的南下,原来的奴隶制城邦曾一度衰落,但多利安人的征服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后果——希腊各部落原始公社制的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的普遍形成.这时产生了众多的奴隶制城邦,共有二百多个,其中重要的有底比斯、达尔斐、米利都、爱尔非斯、雅典、斯巴达、科林斯、麦加拉等.这些城邦再加上后来的殖民城邦共同构成了古希腊的政治版图.古希腊先进的文化也正是由这些奴隶制城邦共同创造的,其中尤以雅典的贡献最大.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掌握着国家机器,他们不仅完全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直接生产者  相似文献   

19.
刘晶辉 《北方论丛》2003,3(2):41-44
古代希腊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古斯巴达城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古斯巴达的统治,出于维护城邦强大与秩序稳定的目的,在立法和改革中制定了一些平等民主的措施。但在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制约下,是不可能实现城邦公民各阶层之间真正的平等与民主的。  相似文献   

20.
郭丹 《齐鲁学刊》2000,(4):124-129
《论撰史》是古希腊哲学家和讽刺散文家卢奇安的一篇美学论文 ,但其中也包含着他的史学批评理论。将其中的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比较 ,可以发现不少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