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祺  姚鹏  孙钰 《城市》2014,(10)
正一、引言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命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是实现城市功能定位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作为可收费物品,基础设施最突出的特点是价格机制对他们同样适用。也就是说,这些物品的最终消费者或政府中介可以为它们的"使用"直接付费。所以,市场机制完全可以被应用到这类物品的提供上。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政府投资的单一模  相似文献   

2.
韧性城市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E)、社会(S)、生态(E)和设施(F)四个维度设计评价体系,以2010年、 2015年和2019年我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例,基于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30个城市的韧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各城市的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二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韧性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韧性水平较低;三是东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导致其韧性水平和建设能力不同。最后,笔者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和设施韧性四个角度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中世纪早期的城堡制产生以来,英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自治市体制、城市寡头制、三元主体制、城市议会制、大都市区管理体制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英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又呈现出了企业化、分权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英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演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契合经济基础、回应时代要求、支撑国家战略等特点,对我国全面深化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祖刚 《城市》2014,(12)
正在我国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平台对各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投融资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造成这一状况的深层原因在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分析暴露出的问题,从管理体制的根源寻找解决方案,将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存在的弊端(一)投融资主体单一,缺少实体支撑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2015年后的发展战略从多个焦点和领域谈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气候变化、工业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健康、教育以及环境保护。这项复杂战略的核心就是用以人为本的方法达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作为全球超大型城市,上海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方式,不仅会决定其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模式,还会带来供其他城市学习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林 《城市》2011,(10):17-21
一、引言 国家中心城市是居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是国家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国家中心城市的打造,不仅是将城市规模做大,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的提升与优化。因此,增强城市功能是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小城市存在城市定位特色缺失及个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对遵义市红花岗区城市定位选择的案例研究发现,政治因素、资源禀赋、区域文化、竞争环境、发展趋势影响城市的定位选择。西部小城市定位不准的主要原因是财政困难、产业缺乏、城市化率低、传统城市经营方式不可持续。发展经济、解决财政问题是城市政府的首要选择,城市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及城市政府的现实需求对城市定位选择具有直接影响。现有城市定位理论对中国西部中小城市的定位指导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孟祥林 《城市》2008,(8):51-56
城市公用事业指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等。长期以来.城市公用事业与电力、电信、民航、铁路、邮政等行业一起被列为国有垄断行业.政企不分、垄断经营、效率低下、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等问题是这些行业的共同特征。经济发展要求城市公用事业的高效率运行.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竹 《城市》2002,(4):8-10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作模式选择是世界各国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运作模式。一、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作模式演变由于大多数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是自然垄断的福利性产品观点的认同,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作模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出单一的状态。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我国改革开放前一样,对城市基础设施采取的是单一的国家所有、计划管理的模式。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采取的是一种混合的模式(即国有和私有并存的模式),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西…  相似文献   

10.
石森昌 《城市》2008,(12):36-40
一、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压力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承载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大部分功能。因此,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所在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目前,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探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的构成:三是对特定类型的城市,分析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四是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问题的讨论:五是对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宋振华 《城市》2009,(7):55-57
一、引言 风景区属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价值的有效载体。按照“以城养城”的投资理念.项目自平衡、滚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运作理念.天津南淀风景区在项目开发模式设计上应积极探索按市场化要求运转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力求在确保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长远规划的同时.盘活存量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王晓玲  车立强 《城市》2023,(1):3-15
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进行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发挥着区域节点的功能。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常住人口规模较大、社会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投资、对外贸易及消费方面存在短板,应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东北地区总部经济、实施灵活有效的人口政策并推动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和科技中心建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3.
城市存量土地是可以利用的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认真探索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措施和办法,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目前,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香港和广州,广州是唯一的省会城市。可以相信,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5.
《城市》1993,(2)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首要的意义,其作用举足轻重,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否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同城市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城市建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协调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使基础设施如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未来30年上海科技创新驱动力建设,关键是提升上海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充分发挥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市场利益驱动力和政府政策方面的战略意识力,整合科技资源,突出跨界合作,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打造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枢纽.同时,重视技术创新与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支持面向服务经济的新型产业体系,支持文化科技融合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支持创意经济发展;通过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城市安全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布局和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广州与若干国际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集聚资源、创造财富和发挥辐射影响的能力。本文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创新能力、社会发展、国际化水平、生态环境、政府管理、文化软实力、区域依托力等十个方面,将广州与伦敦、纽约、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香港等七个国际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施航华 《城市》2014,(6):12-19
正近些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颁布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法规和办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笔者基于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及其发展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基础设施行业扩  相似文献   

19.
崔寅 《城市》2023,(3):3-15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是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具体表现之一。缩小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差异,有助于实现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笔者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为例,在基于基尼系数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运用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水平明显高于河北各市的基础设施承载力水平。基础设施投入与管理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北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高河北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是今后促进京津冀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观察》2012,(2):1-F0002
本刊是以城市研究为主的高端学术期刊,立足国家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群,力求“聚集全球城市研究智慧资源、构建城市科学发展公共智库”,积极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展现当今世界城市的最新理论和趋势,努力为各级城市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学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