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贵州省道真县的基线调查,分析了解贫困地区妇女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行为和态度.研究显示:调查对象虽然具有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但其避孕方法仍以宫内节育器和绝育为主,二者合计占92.5%;妇科病发病比例高达61.2%以上,而住院分娩率仅为42.7%.据此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应重视改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者主要从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入手,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诸因素,以及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措施等方面作了研究。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还相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的系统性阐述,提出的一些改善措施也需要更加具体可行。  相似文献   

3.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与日本合作的国际合作结合项目 (IP)在中国部分农村的实施 ,对农村妇女产生了多方面的有益影响 :项目以妇女为中心 ,开展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 ,增强了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开展计划生育 /生殖保健优质服务活动 ,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 ;促进农村妇女转变婚育观念 ,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农村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独立自主意识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农村妇女生育行为及其家庭地位的个案访谈,发现从农村妇女的生育行为,主要是生育孩子的数量和性别,已经无法准确判断她们的家庭地位.即生育行为与妇女的家庭地位之间的联系正在弱化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包括妇女的性别意识、经济独立性、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提高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其中,增强农村女性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在校女生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关的行为、态度和需求,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科大学一、二、三年级在校女生185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科大学在校女生掌握了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但对于常见的避孕方法“皮下埋植”,知晓率只有14.8%:知道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性病的仅占16%。4.1%的人有过性生活,7.2%的人有过手淫行为。50%以上赞成婚前性行为.19.4%赞成性开放。95.7%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结论:医科大学在校女生的生殖健康知识不够系统全面.性观念比较开放,对生殖健康教育有迫切需求,应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在生育行为中往往是被动的 ,生育意愿并不被尊重。文章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研究农村妇女的生育意愿 ,描述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的真实情况 ,以及生育意愿的实现情况 ,特别是探讨当妇女不愿生育、却不得不生育时的内心世界 ,分析制约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实现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农村妇女的借贷行为有利于减轻"贫困女性化"的现象.对福建省农村妇女借贷意愿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是否参与技能培训、受教育程度、丈夫的文化程度等对福建省农村妇女借贷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福建省农村妇女借贷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的有年龄、丈夫的职业和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编写的教材以讲座形式对非医学组和医学组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对教育前、中、后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评价营养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干预阶段知识、态度、行为均有一定程度改变,存在态度、行为改变与认知程度的分离,且部分行为转变效果不佳的现象,但医学组对营养知识的吸收、固有观点的改变上效果更好。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且具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对于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应注意区隔内容、方式、方法,非医学领域人员应注重教育和干预手段及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对万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的生殖健康知识、计划生育知识和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有不少差异。为此,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如何在这些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当务之急。南疆是新疆扶贫重点县比较集中的地方,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44.9%以上,但农村妇女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参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家庭和社会地位较低、受教育水平不高、享受型消费较少、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等。致贫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人文社会因素、政策与制度因素、个人观念因素等。反贫困长效对策在宏观方面应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安排来改善农村妇女的经济情况,扩大对农村女性群体的扶助力度;中观方面应通过不同的培训和职业教育来提升南疆农村女性文化水平;微观方面则以妇女协调委员会为连接中枢,构建各归口机构、妇联、志愿者、女性自身等共同参与的扶贫体系,形成扶贫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