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们都知道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却很少知道毛泽东的卫士组长李家骥。李家骥是山西盂县大吉村人,13岁参军,16岁从聂荣臻的部队调到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不久,担任毛泽东的贴身卫士、卫士组长,跟随毛泽东13年。他忠诚老实,工作任劳任怨,毛泽东特别喜欢他。20多岁的时候,他还不懂得谈恋爱,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他找到了对象,结了婚……  相似文献   

2.
冯峙明  陈樱 《老人世界》2011,(11):12-13
贺麓成本名叫“毛岸成”,是毛泽东三弟毛泽覃之子。又因其母贺怡的胞姐是毛泽东之妻贺子珍,所以他既是毛泽东的侄子,又是毛泽东的外甥——贺是母姓,“麓”是湖南岳麓山之意,表示对故乡的怀念,“成”是革命事业必定成功之意。他之所以长期用贺麓成这名字,年幼时因处于白色恐怖之下,姓毛会暴露他的真实身份。他成年后不姓毛,内中的原因与李敏、李讷不姓毛一样,因为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的领袖,他不愿意暴露自己与毛泽东之间近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孝子毛泽东     
《老年人》2014,(1)
正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伟人,也是一位有着孝敬父母之心的凡人。他曾经说过:"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精明能干,克勤克俭,而且善于经营。他的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勤劳善良,品行敦厚,对穷苦人极富同情心。灾荒年头,她常常悄悄地送些粮米接济贫苦的乡亲。父母抚养后代所花费的心血,特别是他们善良、孝道的言行,在毛泽东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还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乃至成为一国领袖之后,他始终牢记在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领袖的读书无禁区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  相似文献   

5.
天刚蒙蒙亮,张干再也无法入睡。他靠在床头,点燃一支烟,一闪一闪的烟火,照映着他微竖的浓眉和沉思的神态。这位湖南教育界的老人,永远无法忘记1951年秋天赴京的情景,是毛泽东主席发来的请柬,邀请他进京,国庆节那天又同毛主席一起登上了天安门的观礼台。张干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的数学老师。他为人精明,言辞练达,有社会活动能力,不到30岁就当上了第一师范的校长。但张干的许多做法,引来学生的不满。1915年,终于酿成声势浩大的驱张学潮。毛泽东在妙高峰君子亭写了《驱张宣言》,抨击张干的诸多弊政。这一…  相似文献   

6.
衡阳县退休干部周传福,自从在电视剧《湘南春》里扮演了毛泽东以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他知道,广大人民群众无限崇敬毛泽东,深切怀念毛泽东,是因为毛泽东始终倡导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与人民群众心心相连,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自己扮演毛泽东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学习毛泽东的光辉思想,像毛泽东那样永远为人民服务。周传福今年67岁,长着一副酷似毛泽东的面孔,平时总喜欢穿中山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导演看中,在电视剧《湘南春》里扮演毛泽东,而且演得很成功。从此,大家见了他,都笑着叫他“毛主席…  相似文献   

7.
马德伟 《老年人》2005,(12):18-19
蒋泽民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名战士。1939年,他奉命来到重庆,参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筹建工作。不久,又将他调回延安,给毛泽东当保卫参谋。回到延安,叶子龙领着蒋泽民去见毛泽东。同去的还有李德山,也是新调来的保卫参谋。毛泽东亲切地问这问那,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和工作。毛泽  相似文献   

8.
陈杨 《老年人》2004,(6):43-43
1947年8月,转战陕北期间,组织上决定派原在周恩来身边做勤务员的李银桥给毛泽东当卫士。李银桥不愿意去。他有自己的想法,主要是考虑到自己参加革命工作10年了,一直当勤务兵、警卫员和卫士,进步比较慢,而与他同年当兵的人有些已经是营、团级干部了。他想,自己在周恩来那里已经干了一段时间,以后提出要走显得容易,如果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总不能刚来就提出走吧,过一段时间提出来也不一定行。他还听说毛泽东很恋旧,骑过的老马,有好马也不让换;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笔砚茶缸,习惯了就有感情,再有好的也不换。要是毛泽东和他相处惯了,还肯放他走吗?…  相似文献   

9.
石海 《老年人》2006,(3):38-39
黄克诚是湖南永兴县人,1902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敢说敢为。对毛泽东,他也是敬佩而不盲从,有话就说,以致毛泽东对他由倚重到产生误解,在庐山会议上将他与彭德怀一起打成“反党集团”。但是,黄克诚复出后,并不计较个人恩怨,而是从党的事业出发  相似文献   

10.
他不仅个头、相貌、神情像毛泽东,他的书法和声音也与这位伟人极为相像,"形、神、音、字都像毛泽东",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最近,第六届世界华人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这次大会,云  相似文献   

11.
华民 《职业时空》2005,(1):60-61
200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1周年纪念日,原北京市燕峰食品厂厂长李广友心情格外激动.这位北京食品行业颇有名气的推销大王,现已退休在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缅怀毛泽东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向记者谈起了他昔日运用毛泽东兵法攻克推销上的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相似文献   

12.
闻趣 《老年世界》2013,(13):38-38
毛泽东烟龄长,烟瘾大。可是,在毛泽东的一生中,还是有一次控制住了烟瘾。那是在1945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毛泽东始终未抽一支烟。这一点,曾使许多人佩服。蒋介石告诉陈布雷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据说每天要抽一听(50支装)。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到了晚年,毛泽东疾病缠身,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劝告,下决心戒烟。不知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煎熬,毛泽东终于告别了“烟民世界”,此时已是他去世的前一年。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03,(11):36-37
谭政(1907-1988),湖南省湘乡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谭政做过毛泽东的秘书,而且是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毛泽东称道他“古文基础好,字也写得工整”。1922年,16岁的谭政与陈赓的妹妹陈秋葵结婚,之后不久便考进了毛泽东就读过的湘乡县东山学堂。谭政从老师那里听说了毛泽东的大名,又从岳父陈绍纯的口中了解到了毛泽东勤奋求学、抱负远大的许多事情。由此,他产生了像毛泽东那样投身革命事业的火热激情…  相似文献   

14.
“中共五老”之一的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他德高望重,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毛泽东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周恩来称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更是称他为“当今一圣人……”  相似文献   

15.
石海 《老年人》2010,(1):44-45
周小舟,湖南湘潭人,1912年11月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湘籍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认为周小舟是可堪造就的青年才俊,周小舟则视毛泽东为自已人生的革命导师。  相似文献   

16.
王香平 《老人世界》2014,(11):18-18
毛泽东:“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泽东嗜书如命,以史书为最。早在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就是“均系不读历史之故”。他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走上革命道路后,毛泽东更是以史书为伴,他一生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已无从统计。  相似文献   

17.
“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受到全党的拥戴.还在于他善于团结同志.即便是犯了严重错误的人。任弼时便是其中的一个。任弼时从反对毛泽东.经过自我批评.而成为毛泽东的得力战友。他不仅主持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重要的文件,而且成为中共五人领导核心之一。最为典型的要算是博古。毛泽东取博古而代之,成为中共领袖。博古经过自我批评,心悦诚服地在中共“七大”上发言.拥护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睿智和机敏的表现。毛泽东就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  相似文献   

19.
陈新征 《老年人》2010,(7):38-39
作为一国领袖,毛泽东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非常重视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作为一家之主,毛泽东同样肩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毛泽东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节俭朴素的作风,他的子女也正是父亲这种“艰苦朴素”作风的继承者,这是毛泽东言传身教的结果。可以说,教子是毛泽东精心耕种的一块教育“试验田”。  相似文献   

20.
杜林 《老年人》2007,(12):42-42
毛岸青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次子。虽然身为领袖后代,但他为人平和低调,勤奋朴实。这种处世作风的形成,除了他自身严于律己之外,更得益于父亲毛泽东“爱、严、励”的家庭“三字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