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动物设喻的角度探究英汉文化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比喻。同一动物形象,带来相同的联想,反映了英汉文化的重叠,体现了英汉文化中人们共同的思维模式,但更多的是显示了英汉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中,人们也会用不同的动物形象表达共同的语言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比喻的翻译时,必须考虑文化的异同,反映其所负载的民族文化信息,以此促进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中心词为动物词的习语。习语作为承载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定型的、应用广泛的语言表达形式,动物形象的融入最为明显也最为普遍。在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同一动物在英汉这两个不同民族人们的脑海里所引发的联想是有差异的,这种联想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常常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英汉民族对于某些动物有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借助联想、比喻、象征等手段,将动物形象融入到本民族的语言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动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常常借助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但由于英汉两民族地理环境、文化和审美观念等的不同,分别赋予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相似、联想意义不同和联想意义空缺三个方面,以期丰富人们对英汉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两种语言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定社会的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构建材料,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其文化的负载者。汉、彝、英亲属称谓词是汉、彝、英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反映社会的亲属关系,还积淀了民族文化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词做参照系,通过对汉、彝、英具有代表性的亲属称谓词作对比性地描写分析,旨在探索它们在宗族关系、长幼次序、背称面称的差异上反映的不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动物语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它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变迁,观照着文化的内核。了解动物词的内核,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不同文化的导入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有大量有关动物的习俗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文章在前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动物及其它动物词语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语和英语语言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和谚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有关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出发,探讨挖掘他们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寻找出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揭示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在语义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指出英汉语言中包含动物名称的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中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述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英语民族和蒙古民族(以下简称英、蒙)语言中含有"马"的习语数量众多并丰富多彩,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民族对马的热爱和崇拜。英、蒙涉"马"习语的生成及演变,映射出了英、蒙两个民族对马的认识过程并反映了各自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而英、蒙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文化现象亦使得英、蒙涉"马"习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日益丰富深刻。进行英、蒙习语的文化含义研究,对语言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语言反映其相应的文化,而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因子,则是一种直观的文化表现形式。英汉两种语言自诞生至今,各类词汇丰富,与动物有关的习语(成语)和用法很多,这些习语和用法往往具备多种内涵。如果不了解这些内涵,人们在理解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交际。以“兔”词汇为例,通过比较英汉语言中有关兔子习语(成语)的含义差别,可以管窥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跨文化交际理论,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语言反映其相应的文化,而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因子,则是一种直观的文化表现形式。英汉两种语言自诞生至今,各类词汇丰富,与动物有关的习语(成语)和用法很多,这些习语和用法往往具备多种内涵。如果不了解这些内涵,人们在理解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交际。以“兔”词汇为例,通过比较英汉语言中有关兔子习语(成语)的含义差别,可以管窥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跨文化交际理论,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映射了深远的文化内涵,而不同的语言又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于是从语言词汇的差异对比中能够得出不同文化内涵的差异。动物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人们关系密切,因此它们在语言中凸显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动物词汇为对象,通过大量例证对中英文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词义分类理论和词义与文化关系理论分析德汉词义的非对应性关系,以一些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词汇如称谓词和色彩词为例进行重点分析,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真正掌握词义,避免语用错误,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广雅疏证》中有大量的“对文异、散文通”,这种现象体现了在不同语境中言语义和语言义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反映了王念孙父子对语言义和言语义的认识。《广雅疏证》中的“对文异散文通”有两种类型:一组近义词的全部或部分词语的意义在“散文”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语义理论是系统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语义与翻译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将原语在意义、风格、文体等方面准确地再现于译人语,应首先从词、句、篇章等方面对原语进行分析。本文从词语语义、句子语义、篇章语义三个方面探讨了语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时,将决策单元分为有效和非有效两大类,不仅无法对决策单元有效性进行排序,而且也无法获得与决策单元有关的管理信息.应用DEA两阶段法对财政政策相对有效性进行分析,给出了历年的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情况及其有效性的排序,且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提供了如何调整各项指标使之达到相对有效的有关管理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5.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某个词语或话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释义。语用歧义的产生与语境有很大的关系,它产生于交际双方所依赖的具体环境。语用歧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容易让人误解,影响人们交际的顺利进行。但语用歧义并非总是消极的.恰当使用语用歧义,可以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常有意利用语用歧义来达到诙谐幽默、一语双关、挖苦讽刺、言简意丰、启发想象等修辞效应。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在语言的使用中逐渐形成的固定短语和表达方式.它们是语言的精华,有着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与其他生词和表达方式相比,习语与文化更密不可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习语,反映出极其丰厚凝重的文化底蕴.因此探索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只一种灵活的处理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而更好的翻译习语的新方法.它不仅能加强我们应用英语的能力还能提高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计划生育方面的词汇翻译涉及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中西方特有的文化背景 ,准确翻译计划生育词汇要注意词汇的多义性、翻译的几种不同方法 ,以及词汇的理解问题。这就要求译者多积累背景知识 ,熟悉和研究相关专业与主题  相似文献   

18.
动物词是一类特殊的词语。除了表示动物特定的意义外,更有其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联想意义和引申意义。动物词语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联想意义的异同,使我们在英汉动物词的翻译中应运用灵活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汉越互译过程中,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的准确含义、恰当选择应用,对于能否将原语的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至关重要。对同近义词﹑缩略词和外来语进行分类归纳和举例分析,研究词汇的构成和应用规律,提出翻译这几类词语应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在翻译时拥有多一种参考,对翻译者可以帮助其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构造一个逻辑关系示意图 ,重点刻画了模态联言命题、模态选言命题与联言模态命题、选言模态命题之间所存在的 4个等值式、4个矛盾式和 32个蕴涵式 ,这些等值式、矛盾式和蕴涵式都与人们的实际思维密切联系 ,均可借助自然语言的实例得到直观理解 ,并在思维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