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古以来,《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古而未老、博大精深。 众所周知,《易经》最基本的概念是阴阳。古人通过观物取象产生了8卦图。而8卦之用则可“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对于《易经》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试图对《易经》进行发微式研究。 一、组织情境8势论 根据《易经》8卦的特点,它在组织情势的分类就推演出8种势态: 乾势为天势:“乾:元亨利贞。”《文言》中进一步论述道:“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处于乾势的组织政通人和,拥有天  相似文献   

2.
莱布尼茨、黑格尔和《易经》符号系统何建南中国古代智慧宝典《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可称“符号系统”)和六十四卦卦名、卦辞、互辞(可称“文字系统”)。《易传》(即“十翼”)则是最古老也是有权威的解易著作。在易...  相似文献   

3.
《易经》与《金钱卦)的关系,筒单地说是“源”与“流”的关系;前专是源,后者是流。没有易经就没有金钱卦。为了说明这一层,最好的办法是用64卦中的一卦作为例证——两者各有64卦,但卦序不同。易经的第10卦《履》,相当于金钱卦的第22卦《鸟脱樊笼》,试比较各自的卦辞(金钱卦无爻辞):  相似文献   

4.
今本《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坤两卦各多“用”辞一爻)卦含卦名与卦辞,爻含爻题与爻辞.《易传》凡七种十篇,包括:(一)《彖传》上下两篇;(二)《象传》上下两篇;(三)《文言传》;(四)《系辞传》上下两篇;(五)《说卦传》;(六)《序卦传》;(七)《杂卦传》.据《汉书·艺文志》载:“易经十三篇”.颜师古注云:“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易经》在西汉中叶之前都是单独成篇,而不附于《易经》之后.熹平石经《周易》就是十二篇,《易经》和《易传》都是单独成篇,并不附于《易经》之后,这便是西汉中叶以前《周易》“经”和“传”的内蕴.  相似文献   

5.
殷墟文化与商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完善三段曲折历程。若问重卦的作者在哪里 ,大抵如此而已。(二 )解决了《易经》的来源问题。关于《易经》的来源问题 ,千百年来为历代学者所迷惑不解 ,而仅滞留于司马迁伏羲画卦、文王演易之说。此中之缘由 ,就是从未找到在《易经》诞生之前一时代实物证据。用形象的说法就是《易经》之父何处觅。如今 ,从安阳殷墟出土的遗物中才真正认定了《易经》的父位。我们现在就以安阳小屯南地发现的易卦卜甲为例 ,并与《易经》上的基本内容相互对照来看看它们之间的“父子”承继关系。《易经》的框架结构 ,基本包括卦形、卦名、卦爻辞和九六学四…  相似文献   

6.
“乾”系统组织情势之特征曹正善笔者曾于1993年在《殷都学刊》第4期发表《(周易)中的组织情势学发微》一文,(以下简称《发微》),从八卦中演出《周易》的组织情势学特征,本文将对“乾”系统的组织情境及其演变趋势(两者合成为组织情势)的特征进行研究。乾在...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主要内容包括《六十四卦》、《系辞》及几篇卷后佚书。其中《六十四卦》共九十三行,每卦单独起行,卦画标在朱丝栏行格的顶端,卦名、卦辞、爻辞和通行本基本相同,但使用假借字很多,文句略有出入,不分上下篇,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则大不相同。没有附《彖》、《象》、《文言》。帛书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爻辞,与通行本基本相同,说明古已如此,各种本子“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周礼·春官·大卜》)。由于口耳相传,使用假借字的情况很多,帛书卦名乾作“键”,坤作“川”,否作“妇”,兑作“夺”等。内容有出入的地方,有的是传抄中的漏误,有的是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于1996年后半年,连载了一则通讯和四篇文章,介绍“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组建的易学课题组,对《周易》及其源头——《河图》、《洛书》作出的重大破译”。它们是:1996年7月15日第二版的本报讯《科学理解易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8月1日第八版署名“关穆”的,《易经柱:周易六十四卦的立体展示》,8月24日第八版署名“华明”《〈河图〉与金字塔存在统一关系吗?》和署名“关穆”的《易经柱背后的数学奥秘》,10月10日第八版署名“华和”的《太极易经柱、“和合”数表与中华和合精神》,11月20日第八版署名“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易学课题组”的《易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千古〈河图〉与八卦关系的解译》。  相似文献   

9.
《易经》的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已引起不少国家的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这里想谈一下《易经》的散文.《周易》分两部分:一为《易经》,分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是卦爻辞。一为《易传》,指《象》上、《象》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称《十翼》.这里只谈《易经》的散文,即谈卦爻辞的散文.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在拙作《从辞书角度看易经》一文(《辞书研究》1985年第6期)中提出了《易经》是一部古老辞书的看法,但道理讲得还不够充分,有必要写个续篇加以补充。一、对《易经》卦爻辞的进一步分析我在上篇文章提出,“《易经》是按照辞书的体例编排的”,这只是概而言之。其六十四卦的具体情况却纷繁呈异。依据每卦对释词所采取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可将六十四卦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论王弼易学与《易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王弼注释《易经》的方法来自《易传》两汉象数易学家们在注释《周易》的过程中,除了把《易传》原有的注释《易经》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之处,还提出许多注释《易经》的方法。在王粥看来,两汉象数易学家们提出的这些注释方法都是《易传》所没有的,因此是不成立的,所以,他在注释《易经》时,根据《易传》对这些方法作了取舍。凡是象数易学家们运用的方法符合《易传》原有注释方法的,王迅就加以肯定和应用,对那些《易传》中没有的注释方法,如八宫卦说、卦气说、互体说、交辰说、卦变说等,王弼基本上持排斥态度,应用的很少甚…  相似文献   

12.
《五行志上》:“动静应宜,说以犯难,人忘其死,金得其性矣。”(第809页)按:“说以犯难,人忘其死”八字,是《周易·兑卦》彖辞,准例应加引号。此条转承自《汉书·五行志上》,颜师古注:“言以和悦使人,虽犯危难,不顾其生也。《易·兑卦》彖曰‘说以犯难,人...  相似文献   

13.
易卦与汉语     
易卦与汉语王永鑫近年来掀起的《易》热正方兴未艾。一部向来被目为“占卜之书”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这当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但根本原因,是《易经》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源,也是东方文化之源。传说“伏羲氏画八卦”,《易经》草创于五千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周文王加...  相似文献   

14.
黄天骥 《学术研究》2006,(11):117-121
“乾”卦的字形应从徐铉释义,取太阳上升之意,不宜从闻一多龙星之说。爻辞所称之“龙”,应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蛇”来解说。按还原的“龙”来解释“乾”卦各段卦文,辞意可以逐一落到实处。《易经》文字出现的先后关系是:先有爻辞叙事,次有爻辞占断,再被归纳出卦名,最后作总的把握与占测,于是出现卦辞。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我国最早体现“变易”观念的一部书。它从占筮的前提、符号系统的表征、六十四卦的组成,以及卦辞爻辞的预测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变易”的基本倾向,是中国传统变易观念的滥觞,闪现出我们先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要阐明易经八卦与莱布尼兹二进制的关系,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二进制算法”、什么是“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周易的阴阳符号不同于二进制算术符号,阴阳卦来自奇偶卦,原意就是奇一偶二,不能解释为阴0阳1;“伏羲八卦”并没有数学上的。概念,八卦与六十四卦从来没有建立数字排列顺序和运算规则;易经阴阳爻与六十四卦的系列根本上并不是数学的计数制,没有“逢2进1”的进位规则,更不具备基本的算法。因此,在数学意义上,不能够说易经八卦(及六十四卦)是二进制。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理论是二进制代数即逻辑代数与二进制逻辑电路;另一方面,“易经八卦”的生成模式,是阴阳奇偶哲理“一分为二”的玄学推演,而不是数学的二进制算法,它跟逻辑代数的运算操作没有任何关联。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易经八卦与六十四卦”是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对东方文化的一些看法,其中也对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作了某些评价。这些评价,有的比较中肯相当深刻,值得认真思考和借鉴,但有好些地方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资产阶级偏见。 关于《易经》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郑重提到《易经》。他认为《易经》是研究宇宙间最根本的原理原则的书,它“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具有绝对的权威,已经“达到了对于纯粹思想的意识”,但是还很肤浅,不够深入,找不到有意义的认识。(《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120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黑格尔认为《易经》的两个基本形象是阳与阴——两仪,符号是和。阳代表完善、父、男、一元、肯定,阴代表不完善、母、女、二元、否定。两仪重叠,就成四象:即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如果三个一叠,便有八个形象,成为八卦;即天(乾)、泽(兑)、火(离)、雷(震)、风(巽)、水(坎)、山(艮)、地(坤)。如果六个一叠,很自然地便成为六十四卦。 他从《易经》的种种符号中,看出了深刻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如乾与坤、天与地对立,兑与艮、泽与山对立。但一下子就由最抽象的范畴过渡到最感性的概念,过于迅速,就显得空虚而难以捉摸。从而对思辨的哲学并无意义,从其中是“找不到经过思想的必然性证明了  相似文献   

18.
樊璐 《理论界》2008,(5):126-127
西周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自西周起,管理思想就在《易经》、《尚书》等典籍中得到体现。六十四卦所折射的管理哲学,更为今人所借鉴。本文介绍了六十四卦的管理思想及其当时政治经济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家政府和企业管理当为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景春同志新著《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一书,于今年六月份,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探讨了《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及其辩证法因素,对《易经》、《易传》和六十四卦中的最初五卦乾、坤、屯、蒙、需(作为例证),进行了通俗扼要的阐释。作者在本书《前言》里指出:“《周易》哲学中是含有辩  相似文献   

20.
《周易·蒙卦》是中国古代元典中最早的关于“启蒙”的理论阐述。《蒙卦》中涵括了华夏先祖对教育初始的认知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环节是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自然发蒙主要体现在《易经》发蒙的方式方法中,道德发蒙则是“成人”教育的关键。这两个环节中潜藏着中国先贤对蒙在人事、家事、国事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蒙与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必要前提。以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为支点探究《周易·蒙卦》中所“蒙”为何,自然发蒙是中国古代认知教化的起点,道德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