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媛 《人才瞭望》2017,(8):51-52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创新驱动需要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新形势下企事业单位应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认识到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现创新的驱动力.企事业单位应优化人文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竞争环境,成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凝聚人才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人才发展环境是造就创新人才、吸纳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人才能量的客观条件.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成才率、创新人才作用发挥的效率和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就是对创新人才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的培养目的、方法和途径直接决定了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辅导员作为创新人才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能够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将会大有所为。从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论述创新人才的含义和特征,分析辅导员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所在,最后指出高校辅导员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强化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至今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引进海外人才的战略时期,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可以加快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建设,吸收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可以了解和掌握各行业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政策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政策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各国的竞争,就是国民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新世纪一再呼唤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展成为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超越性的个体。创新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今天的基础教育中,我们必须实施创新教学,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着重点,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学。在钢(风)琴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人才要:明确学情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基训、强调基本演奏技能与状态;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践表演;激发学生进行钢(风)自编、自配、自创弹奏。  相似文献   

8.
魏利 《人才瞭望》2016,(14):24-25
“健康中国”蓝图的实现需要更多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优秀医学创新人才来建设.为此,对样品优秀医学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回溯,通过对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人才荣誉等评价因子的考量,梳理出他们成长为优秀人才的经由路径,以期对医学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敏 《人才瞭望》2017,(6):106-107
应用型本科院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笔者提出了外国语言文学类创新人才的理念,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模式,以期为我国“一带一路”的新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全的人都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所构成的一个系统.而在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绝对不是针对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出来,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杨倩 《人才瞭望》2017,(8):207-209
个性化教育也是以个体的心理品质、生理特征、社会关系等因素出发,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以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教育管理行政化、课程设置专业化、教学体系模式化、教育评价功利化等问题,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应深入分析以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制约因素,探究以个性化教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丹 《人才瞭望》2017,(20):7-9
笔者通过选取科技创新型人才这一特殊群体,归纳并总结其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阐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绩效表现直接受工作内容是否与能力匹配、工作体系设计和任务安排、领导风格和组织内部沟通机制、组织承诺和个体自身持续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影响.并据此提出建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新的适应科技创新型人才特点的绩效激励机制.力求从多方面改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工作体验,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从而取得更高的绩效表现,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体、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李良 《人才瞭望》2017,(10):57-59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将人内在的创造潜能转化为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前,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如何培养."创新教学"理念通过营造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的探究性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创新的能力,符合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鉴于此,应坚持以"创新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及人才评价方式等路径推进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加强创新教育,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需要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归宿,小学生的创新教育关键是学会创新性的学习,课堂教学无疑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一、利用名人故事,诱发创新意识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者。"  相似文献   

16.
王瑞 《人才瞭望》2007,(4):34-35
一、创新型人才考核的含义 人才,就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东西,具体地说,创新指产生或发明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而创新型人才则是指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突出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培养创新设计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从转变教学思想,树立创新设计理念,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主要措施,更新教学内容,开设特色课程,联系社会实际,增加设计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设计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的特点,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确立文化产业人才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研究水利人才主体对培养体系的认知,对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加强创新水利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对成人素质教育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以及对现代教育理论的探讨,研究了成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