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镇失业人口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城镇失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 ,分析了 1978~ 1998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和登记失业率的变化及其特点 ,以及二者的地区差异 ,并分别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失业原因等方面观察了城镇失业人员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如果不考虑隐性失业,农民工在城市的失业率将被大大低估。实际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学历要求的错配分为"低就"和"高就"两种,而低就可被看作一种隐性失业。利用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3月对该市进城农民工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从农民工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学历要求错配的角度分析了该市农民工的隐性失业状况,并采用实证方法对其隐性失业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不能忽视农民工隐性失业的结论与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隐性就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保障制度建构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就业形式,具有双重社会效应。一方面,失业(下岗)人员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再就业,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实际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面临的失业难题,而且对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就业机制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隐性就业加大了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成本,损及社会公平,并导致就业市场信息失真,误导政府的宏观决策。但从总体上看,“隐性就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弊大于利的。本文从劳动统计、就业体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为隐性就业的显性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下岗”是一种“准显性失业” ,再就业工程只是一种具有过渡意义的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 ,因此 ,存在着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在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中 ,“隐性就业”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权利虚置” ,所以 ,必须有步骤地采取措施 ,推进国有企业劳动就业机制的完全转换。  相似文献   

5.
失业按其社会化的程度,可分为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大类。武汉市显性失业人口根据1991年度的统计分析,市镇待业总数为61407人。而从社会劳动保险部门登记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只有200人;作为企业内部待业,也只有2064人。本文重点是对武汉市隐性失业人口问题现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晓青 《南方人口》2002,17(1):9-14
目前 ,我国隐性就业与隐性失业并存的问题不容回避 ,劳动就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劳动就业与失业及社会保障进行科学地、有效地综合定量分析。文章分析了当前就业和失业统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就业、失业、工资、失业保险、再就业以及职业培训等构成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 ,构建综合测定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综合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失业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相关的失业理论给出了失业的五个概念 :失业 ;自然失业 ;隐性失业 ;就业不足 ;等待性失业。我国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失业特征鲜明 ,原因很多 ,当前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也很多。要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 ,应 :1.发展第三产业 ;2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3.发展小城镇 ;4 .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 ;5.构建合适的失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失业阶段性转换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多年,中国的失业经历了由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的转化,为此,中国承受了巨大的总量失业的压力。而从发展趋势看,中国总量失业将会逐渐减压,而结构性失业将日益突显,同时外生性失业弱化,内生性失业强化。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必须对中国失业阶段性转换特点给予密切的关注,并不失时机地将总量控制为主的就业政策转向结构控制为主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中外来人口的作用及流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城市就业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原因,经营管理面临困境,效益下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实行的“低收入、高就业”政策导致企业大量隐性失业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显性化,失业下岗人员增多,从统计数据来看,截止1997年9月底全国有失业人员1057万人。[1]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口涌入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部门测算,仅从1996年到2000年我国城镇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早已存在的严重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公开化.本文探讨了目前中国城镇地区失业人口存在的三种形式;概括了中国城镇地区失业人口的四点基本成因;重点阐述了失业人口的消极社会经济后果;最后对失业人口的基本治理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红 《西北人口》2007,28(1):58-62
本文主要从辽宁省基本社会特质入手,从制度的角度展开“新失业群体”存在的根源分析。主要是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三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来分析“新失业群体”何以在辽宁省特别突出。即由于劳动力市场三元分割,使得“新失业群体”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职业流动发生障碍,导致了“新失业群体”的失业。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不充分是当前就业领域中最突出的难题,总量不足与结构矛盾并存,隐性就业与隐性失业并存,学历 失业逐渐增多。产生这些就业困难的原因,体制转型是大背景,同时,经济和投资的高增长没能相应带动劳动就业的高增长、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以及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能力的下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跨入新世纪的最大挑战: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进入高失业价段,形成大规模的持续性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但是国家统计局公开登记的失业率只有3.1%,与实际情况差异甚大。本文利用大量数据逐一分析了登记失业人员、调查失业人员、下岗人员、下岗未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失业人员的情况,估计1998年中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规模达1540~1600万人,真实失业率为8%左右,同年乡镇企业实际失业人员约1700万人。为此中国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4.
失业人口及其消极后果简析郭庆松失业,本质上就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和不能得到有效结合。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是谓“显性失业”或“公开失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只是表面上的结合而非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5.
失业人口: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人口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作为就业的对立面,在我国由于长期使用待业一词,从而使人们把失业一度看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东西。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失业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凸现于人们眼前,1985年我国城镇失业率达到1.8%,1990年上升为2.5%,1995年我国城镇失业率达到2.9%。从1983~1994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平均每年为400万人,并且这仅是指登记的失业人口,尚不包括那些虽已失业但未登记的失业人口,也不包括队伍庞大的隐性失业者。如果把这些全算在内,我国城镇失业率将高达13%,属于失业严重型。据预测,到2000年,城镇公开失业…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失业统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失业统计的研究褚丽萍沈孝来市场经济发展史证明,任何致力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始终无法摆脱作为其必然伴生物的失业问题这个阴影。我国在步入市场经济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失业问题的困扰。目前,我国的失业已经成为一种由隐性状态转向显性状态的社会经济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失业保险就其目标定位和运行状况看,基本还是一种“生活保障型”的失业保障制度,其“再就业导向”功能明显不足,甚至严重缺失,难以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攀高的失业人口的压力。必须进行制度设计理念的转变和功能调整,按‘就业是最好的失业保险’原则,重构以促进失业者尽快就业和鼓励企业扩大雇佣、稳定就业为导向的“就业保险型”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未来就业形势严峻 ,其依据是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 ,但是作者认为如果把隐性失业考虑进去 ,却发现至少 8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中期这 10年间就业弹性系数只是出现了不稳定的震荡 ,并没有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一、“失业”与“下岗”的新特点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只是一种理想,实践中很难做到,无论是西方国家的失业或是我国的下岗,从90年代以来,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诱导原因:我国下岗职工与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联系,目前我国不景气行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城市区破产企业中下岗、失业、辞职、协议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对于这些人的计划生育管理 ,存在着一定困难。主要是企业破产后 ,管理责任主体难明确 ;人员下岗、失业后 ,居住分散管理难到位 ;下岗、失业人员心理上不平衡 ,具体措施难落实。以往一直实行的“条块结合 ,块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原则 ,并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城市区的新情况。因此 ,必须认真研究对这个“新群体”落实计划生育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这个角度出发 ,本文对落实城市区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