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晚清时期赵必振所翻译的《近世社会主义》,是中国人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译作。本文在介绍该译作译介的历史背景与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译作对国人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即是向当时的中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术语,并为马克思主义后来大规模实质性的传播起到了某种思想先导作用,为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世社会主义》是国人最早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其翻译版本多次出版。本文系统考察了该译著的翻译史。《近世社会主义》的译介不仅是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翻译并传播的开始,也为研究翻译在思想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了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陈度及其所著《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对陈度的生平及其研究概况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以留日知识分子为译介主体开启了日本明治时期社会主义学说著作的译介进程.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早期留日知识分子对日本社会主义学说著作的大量译介,为20世纪的中国输入了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术语.该文以村井知至著《社会主义》的汉译为考察案例,通过译介底本和译本的中日文双语对比考证,从翻... 相似文献
5.
西蒙娜·德·波伏瓦于1949年发表的<第二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该书也因此被西方女权运动者奉为女性的"圣经".然而,这部巨著的中国之旅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从80年代后半期<第二性>着陆中国内地,到90年代末中文全译本的问世,再到新世纪的重译,期间包括对<第二性>哲学、女性等内容层面的解读、探讨与研究,<第二性>在中国经历了种种波折,也在普通读者和学界中掀起了一次次热潮,而这些热潮又恰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患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7.
1899年,英国汉学家金斯密在《中国评论》上将《道德经》译介到了英语世界,为推动19世纪《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影响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以及西方学术文化和基督教意识形态影响,他在译介《道德经》过程中用西方的诗学观念和意识形态指导自己的翻译过程,对原文实施了跨文化操纵。具体操纵手段表现为:文化意象替代、增添、删减和改写。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叙述学典范的《史记》,自19世纪开始就吸引美国学者的关注。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关于《史记》的著述蔚为可观,在美国汉学界已然发展成研究的经典领域。文章即旨在梳理《史记》在美国的两次译介概况,进而评说《史记》英译本的影响及英译《史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有学者认为西方对东方的冲击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16-18世纪是基督文明的冲击阶段,19世纪是科学技术的冲击阶段.前一个冲击因东方文明的抵抗而失败,后一次进攻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虽能表达出东西方遭遇的历程,但却明显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其恶劣的后果是这一评价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使他们不能客观、历史地认识中国的过去,以至陷入对传统的过分批判之中.本文在回顾西方对中华帝国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西方对大清帝国认识的变化以及批判步步加深的原因,并试图引发人们对大清帝国历史的再思考,重新认识自己的过去.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者伊藤漱平为《红楼梦》的译介与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红楼梦》的考证研究、对中国红学新成果的关注,以及对日本红学动态的把握,都为译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运用归化法,在译文中体现出易于日本读者接受的亲切风貌,大力推动了《红楼梦》在日本的传播。伊藤漱平的译介经历与成果对于《红楼梦》的译介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五四”之后直至1940年代,中国对意识流的译介主要分阶段侧重于两个方面。第一个阶段大致集中在1917~1925年,重点译介心理学和哲学基础理论;第二个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意识流译介的鼎盛时期,研究意识流的文学论著以及部分意识流大师的文论和小说得到了较多译介。意识流的译介使中国文坛对人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流技巧、意识流小说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理性的认知,也为意识流技巧走入中国文学,最终为中国文学表现手法的一部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孔祥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8-76
本文为作者为新版《近世人物志》所撰写的序言。金梁出身满清贵族,却能不畏权势,冒死上书请求诛权臣荣禄,为时人赞誉。清帝退位,金梁积极奔走,甚至不惜委身日人,自是其污点,但后来迷途知返,潜心著述,编纂了如《近世人物志》等一系列清史著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作者认为《近世人物志》在勾画人物方面有几个特色:一是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二是历史人物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相得益彰;三是记载真实,不做任何修饰;四是记录了当时的特殊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15.
肖娴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75-77,95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或者选择翻译生态环境的行为。作为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方法,它从有别于传统翻译理念的全新视角对翻译作系统的探讨。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多维度适应/选择等角度,解读翻译家戴乃迭在英文期刊《中国文学》数十年的译介活动及翻译成就。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选择与渐进的理解——勒克莱齐奥《沙漠》的译介与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中国已有近三十年的译介历史.中国对勒克莱齐奥的选择与翻译,具有明显的特点.<沙漠>一书是勒克莱齐奥在中国译介的第一部作品,译者的选择与理解,对其在中国的传播着多重的意义.本文针对勒克莱齐奥获奖后中国文坛对其褒贬不一的评价,以勒克莱齐奥在中国最早译介的<沙漠>一书的选择与理解为例,通过中国的法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界对该作品渐进的认识与理解的过程的描述与分析,说明对一个作家的思想和创作的理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涉及包括意识形态、社会语境和文学价值观等在内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视野,给翻译研究引入了读者接受之维。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域外小说集》由于其读者的缺席,它的译介是"大为失败"的。其译介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当时读者与译文无法达成视野融合,主要表现在:在翻译选材上,译文在文体和作者方面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在翻译方法上,尽管文言迎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但"直译"使得读者期待受挫;此外,翻译的叙事模式远远超过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其译介的失败给当代译者提供了借鉴:译者在翻译时,要立足于当代语境,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进行翻译材料及翻译策略的选取,以期达到译文与读者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卡夫卡学"可以说发轫于"《变形记》学","《变形记》学"便是以《变形记》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为基础而展开的多元阐释与研究,并由此开启了"中国卡夫卡学"的创建和发展。《变形记》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历时55年,大体经历了发轫期、沉寂期、崛起期和繁荣期四个时期,每一时期均各有特点。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众多翻译家和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萨姆沙终于"从睡梦中醒来",在中国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戏剧内容和版本来分析,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二世》确实具有狂欢品格。莎士比亚虽然并未在《理查二世》中设计出真正的狂欢节,但他运用与狂欢有关的语言和观念探讨了剧中那个颠倒的世界,因此,该剧的演进常态是狂欢节式的替代性和短暂性而非井然有序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论述余英时先生的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分析他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观念以及学术思想,并呈现他关于中国近世思想史的脉络与特质的认识.主要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一、实证与诠释交互为用,二、观念的追溯与展开,三、内在理路,四、外缘情境与思想流变,五、问题意识与两个世界,六、中国近世思想史的脉络与特质.旨在凸现余先生在事实与价值、专精与通博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治史追求,从而彰显他的思想史研究充实而光辉的境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