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四个阶段对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并从扩大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多元化选拔人才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必要性.在分析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利弊的基础上,认为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法律保障和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并完善体现自己办学特色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2.
关春兰 《云梦学刊》2016,(4):142-145
中国推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给更多考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公平性问题层出不穷。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此次改革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在资格认定、考试时间、考试成本、录取区域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均有所完善。但是我国的自主招生制度正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自主招生制度走向成熟,需要立足保障教育公平,设计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能力与潜质的多元录取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多方利益体制衡机制,并针对自主招生的特长生制定特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与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基于理论上的超越纯"绩效主义"、从科学主义走向人文主义以及教育选择的主动性与适切性,它的实施具有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体现高校的特色与需求以及人才选拔的综合素质目标等目标意义.但是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在实施中也透视出一些问题,如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的趋同化、自主招生在现实中被异化以及导致新的教育公平问题等,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教育部进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高校自主招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这一政策出台、实施过程的分析,反思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自主招生政策的继续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方案陆续出台,一些高校将陆续突破教育部规定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适当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6,(12):103-108
高校自主招生既是行使政府招生权的公权力行为,又是行使高校自治权的自主行为。高校自主招生涉及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进而影响公民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为防止高校滥用自主招生权损害教育公平,应当对高校自主招生进行硬法与软法的双重规制。高校在行使政府招生权时,应受到国家硬法的规制;在行使高校自治权时,应受到软法的约束。这样,通过硬法与软法的双重规制,达致既有效实现高校自主招生,又保障公民高等教育平等权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方案陆续出台,一些高校将陆续突破教育部规定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适当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  相似文献   

8.
汗漫于网络空间的泛娱乐化、泛游戏化内容阻滞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发展,而手机游戏以其使情成体、操作爽快、体验沉浸等优点日渐成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以场域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手机游戏场域中三个子场域之间冲突与博弈:政府场域中教育主体的“灌输管控”、资本场域中教育介体的“资本操纵”以及消费场域中教育客体的“舆论反抗”,探索多个子场域交织的动态平衡关系,提出在资本场域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根本性引领作用,贯穿手机游戏产业链,严把手机游戏质量关;在消费场域中提高网民辨别力,矫正文化消费观;政府场域中要内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到各子场域中,让三个子场域形成自律自制的统一有机体,以进一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添趣。  相似文献   

9.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若玲 《东南学术》2007,(3):156-160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考不断朝多样化方向改革,但受传统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所牵制,多样化改革遭遇了公平与诚信危机.作为多样化招生制度的典型代表,以及高等教育的强国与大国,美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可以成为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的重要参考,我们可以从其入学机会公平、录取指标多元、招生高度自主、计划灵活多样等方面得到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乡村精英和利益间的关系,以20世纪初期乡村社会场域为研究范围,以乡村精英为研究对象,运用场域、资本、惯习来说明乡村精英隐退的原因,即由于国家权力的介入,改变了乡村场域的结构,弱化了场域中原有的资本,使以往乡村精英所获得的惯习在新的场域中再也无法获取利益,致使乡村精英纷纷隐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