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1997年至2000年我国连续4年农民收入下降原因的深入分析,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些措施,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强化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实现农业信息化以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直是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目前我国并未从根本上进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时期,从而导致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一是要形成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制度,做到有法制保障;二是要增加"三农"支出,真正做到"予多取少";三是创新政策和制度,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在新世纪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制约了我国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所以,为增加农民收入,化解"三农"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81-2003年这个时间段农业财政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财政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失灵,主要表现在农业信贷政策以及农业税收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二者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非线性耦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990-2010年,我国农民收入和农业保险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非单调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农业不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增收的潜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作为农村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转嫁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部分地区相关农村数据,并基于修正的S-W模型,实证分析了"保险+信贷"对农业经营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信贷"充分发挥出"1+1>2"的反贫困效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贷款规模,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在参加农业保险的情况下,农业信贷水平提高1%,农业经营性收入增加0.085%;在获得农业贷款的基础上,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高1%,农业经营性收入增加0.043%。  相似文献   

8.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要有新的思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除了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国家对农村的投入等措施外,还要切实减少农民数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小城镇是吸纳农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起,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对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影响加大,对我国新时期下的农民收入也提出新的挑战.在新的WTO框架下系统地探讨后过渡期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对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1-2019年山东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等分析方法,从农业信贷的中介效应视角实证检验农业保险的农民增收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验证农业信贷在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所以,为了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制度体系,畅通"银保互动"和农村金融收入效应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趋势、格局与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变化 ,区域间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揭示了农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矛盾和问题 ,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经营方式、资源、市场、科技以及城市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增长存在明显差异。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民增收有其独特的特点。在综述了其他学者的主要观点之后,结合山东省的相关数据,将城乡二元结构、对农财政支出、农业人口比重和农业总产值等常被用来作为分析农民增收的因素量化,然后,通过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上述变量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得出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农民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文章从经济学、现代营销理论及现代供应链理论入手,分析西部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的形式及其成本构成、利益分配特征,探讨在农产品方面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指出农民增收关键是农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并就如何实现农产品价值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原因是 :政策环境及市场因素影响农民增收 ;非农业收入减少 ,乡镇企业效益下降 ,小城镇建设滞后 ,影响农民增收 ;受农业规模性、结构性制约 ,形不成产业化经营 ;国家投入政策偏差 ,农民增收缺乏后劲 ;农村税费负担重 ,造成农民收入减少。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途径有 :从宏观经济发展角度出发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 ;调整农业结构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业双重风险对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农业自然风险的发生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而农业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加速作用。同时两者的影响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阶段性变化,农业自然风险让位于市场风险,成为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加工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切入点,可以大大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有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产品比较丰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通过加快发展加工业,可实现农产品多级增值,不仅使农民获得农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还可以让农民获得加工与流通环节的利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进步,直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改善了品质,并通过创新品种,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但目前农民在科技增收中,存在着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顺、研发推广力度不大、园区幅射带动力不强、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科技增收,必须以有力的组织为引导,先进适用的技术为支撑,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为保障,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和系统全面的培训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8.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我们务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江西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创造农民转移就业的良好制度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增加农民收入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业发展的变化 ,农村多余劳动力到哪里去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已成为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遵循城乡一体化思想 ,从短期和长远的观点出发 ,对此提出了应当综合采取的重点措施是 :提高大中小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发展乡镇企业以增加农民分享产后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 ;加速培育农民经济组织以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 ;加大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和规模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增收的素质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增强基层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贡献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小学毕业升学率等9个变量来构建分析框架,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贡献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学毕业升学率是影响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农业贡献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呈高度负相关;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小学毕业升学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