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塔列朗是法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背叛拿破仑、埋葬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行为指责颇多。本文则从外交政策方面分析了塔列朗背叛拿破仑的原因,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阐述了塔列朗背叛拿破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指出,拿破仑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及领导能力,带领法兰西民族建立了一个囊括欧洲大半的法兰西帝国,法国一度达到全盛,得以称雄欧洲。后期,由于种种原因,法兰西帝国走向灭亡。在此背景下,召开了维也纳会议,欧洲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得以改变。  相似文献   

3.
拿破仑是一个极具政治个性的统治者,他那充满矛盾的复杂的政治个性既与其天生气质和童年经历有关,更是由大革命诡谲多变的政治气候和拿破仑独特的政治实践所造就的.拿破仑的政治个性对法国、对大革命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他继承和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与原则,是大革命遗嘱的执行者;另一方面,他又将革命的法兰西断送给了封建的欧洲,成了历史的罪人.  相似文献   

4.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法国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扩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促进欧洲人民的觉醒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使其具有侵略性和向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总的说来 ,他的积极作用大于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1851年12月2日,法国发生了雾月政变。路易·波拿巴这个典型的流氓、骗子、野心家,继1848年利用其伯父拿破仑的声誉登上法兰西大总统的宝座之后,又策划政变,实行军事独裁专政,并于1852年正式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雾月政变发生后,震惊了整个法国,有人把波拿巴神化为社会救星,有人诅咒,有人认为这是“晴天的霹雳”。其中,雨果和普鲁东这两位著名人物对政变的评述,最值得注意。雨果在《小拿破仑》一书中对政变进行了谴责。然而他看到的只是一些现象:“从蒙  相似文献   

6.
拿破仑     
《阅读与作文》2010,(9):26-27
他,身材矮小,却站到了许多“高个子”都不能企及的事业巅峰。他,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波拿巴。  相似文献   

7.
大陆封锁制度是拿破仑在对外战争中实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它的目的是使英国在商业上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以致陷入财政枯竭,从而毁灭性地打击英国的整个经济体系,迫使英国屈膝投降,使法国在同英国的长期争霸中取得最后的胜利.1804年5月,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他在布伦港内建造大批船舰,并聚集了十五万军队,准备渡海进攻英国.1805年10月21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在特拉发加海角一次战役中,被英国海军击败,拿破仑只得放弃直接登陆英国的企图,被迫采取从经济上打击英国的政策.拿破仑在耶拿战役打败普鲁士后,进而占领柏林.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在柏林颁布敕令,开始实行大陆封锁制度.可见,“在拿破仑由于多次胜  相似文献   

8.
“百日政变”前夕,被囚在埃尔巴岛上的拿破仑确实接待了一个由法国来的密使,向他报告复辟政府失去人民的支持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拿破仑在启程回国途中,印行了他起草的宣言,并在地格涅(Digne)或嘎普(Gap)大量分发给倾向革命和民主的人民。在宣言中拿破仑宣称波旁王朝正计划把军队从属于贵族阶级,并在法国社会恢复封建主义……。他在格雷诺勃勒市讲演说:他回来是把法兰西从贵族的专横、僧侣的伪善和列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张博文 《可乐》2008,(4):72-73
1803年12月20日,对刚刚独立不久的美国是个大喜的日子。它的国土面积一夜之间增加了一倍。在欧洲叱咤风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把法国在北美的一片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卖给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的美国人,开价仅仅为1500万美元,相当于一公顷土地只要7.5美分。把这么大面积的领土廉价卖给别国,这放在别人身上,肯定要背上卖国贼的罪名。拿破仑实在没有理由卖国求荣。这次交易中,隐藏着拿破仑暗算夙敌英国的一个大战略。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的帝国大军与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军在统帅和指挥权、将领在军队中的作用、部队的组织成分、思想意识诸方面,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帝国大军的骨干将帅都是拿破仑的亲属、故旧和亲信。拿破仑还用荣誉、财富和美女腐蚀了大军团的将帅,改变了军队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欧战爆发给日本侵占东南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由于日军主力深陷对华战争的泥潭,无法抽身南进,于是日本在一个时期只得采取以外交手段为主,谋求各个击破的南进措施。由于法国自顾不暇,成为日本首先欲突破的对象。法国先是采取拖延时日的策略,一度顶住了日本的外交攻势。至法军对德全线崩溃,法国维希政权成立时,法方已无力与日本周旋,只得全面接受了日本侵占法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晚清最早以个人身份访问法国的近代知识分子,王韬详细考察了法国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在游记《漫游随录》中以细腻、生动而又深刻的文笔记载了在法国的所见所闻,把法国以真实可感的形象介绍到中国来,对当时国人了解法国大有帮助。在普法战争爆发、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历史时刻,他及时撰写了《普法战纪》、《重订法国志略》报道战况,介绍法国普鲁士的历史地理情况,开阔国人的视野,为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了一面镜子,对当时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当然承袭了前人对法国的—些看法,但是,由于他有游历法国的亲身经历和编纂法国志的经验,所以,他又极大地发展、推动当时国人对于法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戴高乐坚持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欧洲联邦主义一体化运动。再次执政后,他积极支持一体化运动。这并石代表戴高乐邦联主义思想的改变,而是想以此影响一体化,政治联盟计划便是他的邦联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戴高乐的邦联主义思想根源于其民族主义理念,服从于他的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4.
巴金曾经三次踏上法兰西的国土,通过文学、景观、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亲密接触法国文化的多个侧面,所以他无论在创作和革命思想以及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文章认为巴金作为一个主体,他不仅被动接受了法国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本土文化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个人的经验和追求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法国文化作出了个性化的阐释和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出他者形象对自我文化的迂回式反观,主要探讨了在巴金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平民社会的阐释,以及“文革”后巴金对法国文化关注重点的转变中所深刻透析出的他对中国革命及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丰富的隐喻,既是特定文化语境中充满诗性智慧的叙述策略,又包含了这一诗意表达所蕴含的内容.昆德拉移民法国前后的几部作品,便集中反映出"遗忘"的隐喻题旨.<为了告别的聚会>传递的是昆德拉作为移民作家即将流亡的信息,<笑忘录>则集中反映他初居外国后的体验和心理,二者反映作者由特定历史时期的"有组织遗忘"引发出的存在思考,以及在异质语境中的文化陌生感与写作危机;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所导致的"无意识遗忘",进一步显示遗忘的人类学本质.昆德拉借助于对"遗忘"的隐喻表达,探讨人类彼此确认的问题,有效阐释了一系列重要的存在主题.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早期 ,蔡元培热情倡导和组织了中国青年大规模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对推动中法文化教育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蔡元培倡导这一运动乃出于对学习以法兰西文明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认识 ,为提高民族素质 ,促进社会改造 ,以推动我国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许多回忆资料和论著把蔡和森当作少年中国学会会员 ,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蔡和森在北京及在法国的活动及其当时思想发展态势来看 ,他没有加入少年中国学会 ;从少年中国学会的基本资料来看 ,他也不可能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8.
徐特立儿童时期入蒙馆读私塾,少年时期制定十年破产读书计划,中年赴法勤工俭学,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时努力学习新知识,七十二岁时制订二十年学习与工作计划,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徐特立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学习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所作的独特的伟大贡献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国开展建党活动,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总支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深入研究、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建党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