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0-42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日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人本管理模式——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内工会。它造就了日本企业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研究日本人本管理模式,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实施人本管理,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本文在吸收现有关于日本企业管理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于日本人本管理模式的形成因素和运作的研究。在写作过程中,采用了理论探讨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日本特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 90年代以后它的一些弊端开始显露 ,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它的优点及所面临的挑战 ,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曹黎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5):15-17
构建和谐企业要以人本管理文化为根基,变革和创新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追求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文化的主要实践途径有人本管理文化、制度管理文化、创新管理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环保管理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构建企业文化,实施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元武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2):182-184
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最根本含义是人本管理;而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有效激励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并通过员工价值的实现来达到企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王霞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中国传统文化的无主体性、保守性,衍生出制度的不透明性,与现代社会人本管理理念格格不入,这是人本管理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缺憾。因此必须注意我国现代文化中理性、民主、科学精神等因素的注入和培植,从文化的建设中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并从制度的建制中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分析了清、理、法三者的统一,并结合企业内外部各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五步骤计划方法,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对建没有中国持色的企业文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文化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中,文化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是一种更符合人性、更有效率的新的管理理论,是一个企业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作出的选择,也是企业对社会全面进步应尽的责任。中国企业在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必须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通过尊重和关心职工,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组建自我管理团队,满足员工不断学习的需求以及实施绿色管理去加以完成。 相似文献
8.
黄霖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99-101,105
凉山州企业的文化建设正在逐步深化,其重点和核心应是不断培育和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本文立足凉山州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遵循现代文化管理的发展规律,初步提出构建凉山州企业人本文化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9.
10.
孙仁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8)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大肆推崇狼性文化.由于狼性文化鼓励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导致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猜忌,缺乏信任感,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失利.狼性文化只是阶段性的产物,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调整,逐渐向人本管理文化转变.根据狼性文化的缺陷,提出狼性文化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指向的培养实践理念,这一思想随着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发展,影响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对现代教育的人文性、现代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的评价体系建构等方面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秦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人文精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具有其它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特点和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有利于每个学生崇尚理想、凸现个性、创造自我,它是当前我国社会进行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营造我国社会新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于青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1):41-44
本文介绍了理查德·巴雷特根据企业进化的不同阶段概括出了七个层次的企业意识,提出人本管理是实现企 业转换意识层次的动力。本文还就人本管理的类型及人本管理在企业意识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企业文化对大连民族企业影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贤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61-63,80
在阐述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及其构成要因的基础上,分析日本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成功运用的主要表现,并就终身雇佣制、“职场”文化的直接影响、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文化冲突”等方面提出日本企业文化对大连民族企业的重要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人文主义文化取向及其教育目的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人文主义文化取向综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合理内核,体现了时代精神,代表了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对教育目的观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把科学教育视为基础,把人文教育视为导向,把"四个学会"视为终极目标.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以及形成相应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养成科学探索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问题的实质、运行和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瑜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对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中国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又有自身特殊的文化路径,它通过现实多种矛盾表现出来。就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而言,则是要找到适合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毛泽东民本法制思想的历史轨迹与实践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焕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6):1-4
过去社会上误认为毛泽东不重视法治,甚至践踏法律,进而搞自己的个人崇拜,致使理论界也一度对毛泽东的民本法制思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故本文从毛泽东民本法制思想产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历史演进轨迹及创新发展的社会实践效应阐发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案件的审理审判上,为防止法官独断造成冤假错案,很早形了对大案、要案征求多人意见、逐级审理的审慎的审判制度;(二)为防止上下级法官沆瀣一气、相互勾结、徇私舞弊,很早形成了皇权控制下的检察监督制度;(三)为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缓和社会矛盾,自汉代形成了皇帝或上级长官直接详审罪囚、平反冤狱的录囚制度;(四)为确保司法公正、消除司法腐败,很早形成了带有明显人本主义色彩的法官回避和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9.
余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6):181-184
以"六经"为主要内容,以"礼乐相济"为主要教育模式,以培养"彬彬君子"为理想的人格典范的传统人文教育,从孔子确立其基本方向到汉董仲舒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其正统地位,以及近代蔡元培提出的"美育"教育,这一教育思想2000多年一直绵延未断。从近代至今,人文教育思想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断裂,本文试图从制度层面来解读传统及现代"人文教育",以期在当代失落了的人文教育传统得以恢复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康有金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47-5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影响最深远 ,影响范围最广泛的趋势。它必然会促进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交往 ,促进政治上的相互合作 ,从而进一步加深文化间的交往与合作 ,促进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迎接文化方面所受到的挑战 ,我们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 ,加强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把握文化消费市场的需要 ,构筑文化产业和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同时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