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56年第24期“统计工作通讯”上刊载的“意见的分歧在哪里?”一文中,谈对企业应该抓什么的问题。有人主张:“把产值作为参考指标,而不作为计划指标,是否完成不作为奖惩标准。在检查企业的生产情况时,主要检查产品计划和利润计划,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山东省计委根据省委的指示,已于3月中旬抽调62名干部组成8个工作组,由十余名处长带头,分赴6个专区2个市,深入检查计划贯彻执行情况.这次下去检查的主要任务是:(1)检查“全国一盘棋”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计划是  相似文献   

3.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与计划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用来监督和检查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是评定成绩、发现问题的一个基本统计分析指标,这一分析指标虽然计算较为简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1955年第11期上所刊载的华伯泉先生的“工业产品成本计划检查方法的商榷”一文,对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该文认为沙文斯基教授在“工业统计学教程”中所推荐的评定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问题,省委、省政府要求通过“三讲”教育,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各地、各部门要制订既积极又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检查计划,切忌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追求高指标,上报虚假数字。  相似文献   

6.
一、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乡镇企业统计是乡镇企业进行管理检查、监督其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政府制定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和整个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目前,虽然乡镇企业统计工作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三少”、“两多”、“一低”。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期计划任务下达方式的不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 水平法是当计划任务按五年计划最末年应达到的水平规定任务时,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和计算提前完成任务时间所应用的方法。为了引出我们要说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例子: 假定某企业“七·五”计划规定最末年产值应达到500万元,实际完成情况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严格按照供货计划(国家分配计划)规定的任务,及时齐备地向各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供应生产资料,是保证生产和建设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现行的物资技术供应统计报表——“主要产品供货计划执行情况”(统物02表),是检查供货计划执  相似文献   

9.
快速统计制度简称“快速统计”,是苏联建筑企业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之一,它是一种建立在工长日计划基础上的简单易行的统计报告制度.通过它可以加强施工的计划性及劳动力的合理调配,并能及时取得北较可靠的工程完成量,经常检查与监督计划的执行,以便更好地保证计划的完成.一九五三年苏联  相似文献   

10.
统计数字是我们检查计划,观察业务发展、决定政策、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有的同志把统计工作称为“领导的耳目”、“领导的参谋”,有的把统计干部称为“领导的侦察兵、参谋员、宣传员”.这说明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光荣的,也是繁重的.统计工作怎样完成这一光荣而繁重的任务呢?当然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查清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全面检查“九五”计划的执行情况,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人口与资...  相似文献   

12.
计划执行的检查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称为进度检查;二是在计划期终了时检查,称为执行结果检查。计划执行检查所依据的统计指标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也称计划完成相对数),它是将某一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同期计划数进行对比,反映计划的执行情况。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计划工作上和统计工作上,都采用着“工厂计算法”来计算工业总产值.我们在编制和检查工业生产计划时,在观察工业发展速度时,在研究各工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时,都使用着总产值这个指标.但是几年来对于这个计算方法提出了不少问题和疑问,是需要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统计》2001,(8):39-40
市统计执法大检查办公室 组成检查组开展重点抽查 根据市统计局、市监察委员会、市司法局《关于本市开展(统计法)和“两办通知”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市统计执法大检查办公室制订了市级检查组的重点抽查计划,并组成按专业统计分工的工业、投资、房地产、建筑业、劳动工资、外经、贸易、涉外社会调查、农业等9  相似文献   

15.
段兵  金言 《统计与社会》2005,(5):45-46,37
2005年是我国实施“十五”计划和加入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能否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的预定目标和顺利完成WTO过渡期,2005年是极其关键的。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及港台“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近况□文/倪芷萍自从美国政府在1991年制定了“高性能计算和通讯计划”,并于1993年正式宣布实施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行动日程”计划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近年来,发达国家及港台地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总体单位概念引出的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发表在《中国统计》2001年第 一期欧阳培峰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平均指标吗?”》(以下简称欧文)及第四期李连文的《正确认识“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的多重性—兼与欧阳培峰〈“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平均指标吗?〉商榷》(以下简称李文)的两篇文章后,颇有感慨。两位作者的分析都井井有条,都以他们扎实的统计专业知识,对“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指标性质作了精彩阐述。这种探讨与争论,对统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极有裨益,同时也明显暴露出统计学基础概念中还有许多不严谨之处。欧文认为:这一相对数的计算公式,对…  相似文献   

18.
生产量指标在任何一种生产计划内,都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集中地反映了计划期间的生产要求,并且与其他指标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检查生产计划时,首先要从生产量指标着手。现将具体检查方法分列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在统物01表内,凡订有合同的供货是否均列入“计划发出”栏内?答:“计划发出”是指供应企业及销售办事得根据销售局的通知或批准的供应计划,在报告月内向消费单位实际发送的数量,因此凡订有合同的供货,而该合同又是根据销售局通知的订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计》2001年第9期曾发表一篇李正辉和李向明同志撰写的文章《对“消耗”类指标计划完成程度计算方法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李文”,)笔者认为,该文的分析方法和观点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所以特撰此文谈些自己的看法。“李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论证超额完成计划时消耗类指标计划完成程度数值应大于100%,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新的计算方法。 首先,“李文”的理论基础是完全错误。 该文认为“消耗”类指标(该文作者自定义为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一类指标,如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不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