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菊花酒。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二、菊花粥。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古人还有菊苗粥,用甘菊新长嫩头,切细、入盐,同米煮  相似文献   

2.
粥,古称糜。"糜,煮米使其糜烂也。"粥,亦称稀饭,它既有水的形式,又有饭的内容,容易被消化吸收,脾胃虚弱的人食之会有所补益,是我国人民历来所喜欢的食物。粥食经民间加工传播,在各地形成了多种不同风味,其种类更是难以列述。据不完全统计,医学、史籍、文学、地方志中记载的粥类有千种以  相似文献   

3.
通过甲骨文形态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判定甲骨文“米”,“箕”是对薏苡果实(总苞)脱壳过程即远古舂取薏米仁的描述。发现夏商时代薏苡主要以粥和饭的形式消费。  相似文献   

4.
赵建京 《百姓生活》2013,(10):52-52
很多人认为,熬粥很简单,不过就是米入水煮开即可。但要熬出一锅稠、滑、香的粥,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学问的。冷水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不但能让粥熟得更快,节省时间、燃气,还能让粥的口感软糯香甜,利于消化。开水下锅。直接用自来水熬粥,水中的氯会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若用烧开的水煮粥,氯已多随水蒸气挥发,可防止营养成分损失。此外,开水下锅不容易糊底,还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把粥煮得又黏又香,很多人喜欢往锅里加点碱。尤其是年纪较大的人,煮大米豆粥时觉得豆子不易烂,更有放碱的习惯。这样做,粥是好吃了,米里面的营养成分却减少了。  相似文献   

6.
唐禄 《今日南国》2008,(19):61-61
一名小伙了在全国首先使用QQ经营粥铺,居然一夜间迅速改变命运,让深陷绝境的小店起死回生!广州偷师学艺开粥铺 陈晨今年28岁,是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他看到广东粥铺的生意十分红火,也想在温州开家粥铺。为了掌握煲粥的诀窍,2002年秋。他前往广州学艺。他应聘到一家粥铺打杂,边工作边默记煲粥的操作要领。偷师学艺一年后,2003年9月4日,陈晨在温州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时代广场附近,以3000元月租,租了一间门面经营了“财神记”粥店。粥铺开张头一天,居然只卖出了十几碗粥。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43-143
粥能帮助补充水分,粥的含水量通常高达90%甚至更高,而且粥里的水和淀粉结合,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慢,在人体留存的时间较长,比单独喝水让人感到更加滋润。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的各种粥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以.对于各种粥名,如何翻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使目的语国家的读者有效理解是译者必须慎重对待的.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了杨宪益所译<红楼梦>中有关各种粥名的翻译,首先简单介绍了目的论,接着运用目的论分析了杨宪所译<红楼梦>中有关各种粥名的翻译,说明了杨先生的译文并没有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春梅 《山西老年》2011,(1):54-55
坚持“四宜” 一宜粥食。“粥能益人,老年尤甚”,古代养生家多提倡冬晨喝热粥,民间就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习俗。  相似文献   

10.
汪朗 《社区》2012,(20):55-55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是中国过去的治家格言。粥与饭,据说最早都出自黄帝之手,他老人家一边“蒸谷为饭”,另一边“烹谷为粥”,好让后人餐桌上有干有稀。不过,这粥饭问世之后,其地位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候炎热,若能经常食用一些清热防暑、利尿通淋的药粥,可有效地防治中暑。1.竹叶粥:鲜竹叶50克(干者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大米各60克,白糖适量。将竹叶、芦根、生石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  相似文献   

12.
最近也开始学着做饭,买了粥米和杂果,把细碎的米洗净之后放在沙锅里慢慢地熬。其间,加入枸杞、红枣、莲子、小浆果或者各种豆类,用文火,慢熬,可以闻到米香与杂果的香渐渐融合后的微甜,有时候也会放冰糖,希望照顾疲惫的肺。做饭时候是不能有杂念的,因为手中的食物代表着一份感情。某天看《大长今》,恍惚中听到这么一句,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3.
精彩文段     
爷爷常教育我:“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为了培养我的自立能力,今天,爷爷让我尝试着煮了一回八宝粥。我先准备材料,有圆溜溜的高梁米、黄澄澄  相似文献   

14.
煮粥待锅中的水烧到50~60℃时再下米,可防糊锅;煮粥过程中滴几滴芝麻油,煮沸后把火关小一点,这样粥不会外溢。煮水饺饺子下锅后如不加盖煮,水温不会太高,达到100℃左右,随着水的沸腾,饺子不停翻滚,饺子皮就煮  相似文献   

15.
父爱的年轮     
成健 《社区》2009,(14):22-22
儿子出生的时候是秋天。那年。父亲已快到知天命的岁数。孩子初生下来,母乳不够,瘦弱多病,父亲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操碎了心。 第二年,孩子仍是多病.父亲对儿子的鼻梁高不高并不介意,只希望他长胖一点。果然胖了起来.这跟悉心喂养很有关系——母乳、牛奶和米汤三合一。父亲颇有心得:米对于小孩子确实好,粥汤又比米糊好,很少渣滓。  相似文献   

16.
爱的温度     
周礼 《山西老年》2009,(12):22-22
从小我就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母亲总会不厌其烦地为我熬上一碗红枣粥。当我还在睡梦中,母亲就轻手轻脚地披衣下床。然后来到厨房,舀米,淘米,洗枣,生火。粥熬好后,母亲就隔着房门喊  相似文献   

17.
早上空腹喝上一碗热粥,不但让肠胃得到滋养,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还能补充营养,为一天的工作养精蓄锐。用不同食材熬出来的粥,能起到不同的滋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粥 粥于我别是一番滋味。 端起一碗,或是金黄金黄的玉米香,或是碧绿碧绿的青菜味,似乎总是那么清淡,一点也不厚重。  相似文献   

19.
Summer 《女人世界》2006,(3):62-63
有营养学家认为常食鲜花可调节神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美容艳肤的作用。(真是不吃也不行呀!)把鲜花做成花粥可尝此种吃法,下面介绍几种花粥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侯建忠 《北京纪事》2014,(10):110-112
传统相声里有一段《开粥场》,讲的是一位大善人幻想自己发财以后,开粥场施舍救济穷人的笑话。故事的背景是旧社会。那年头还是穷人多,穿绫罗绸缎、吃煎炒烹炸的只是少数王孙贵戚,富家大户。老百姓破屋土炕,日做日食,失学失业,家无隔宿粮者居多。要是能住上两三间房,有余钱剩米就算是中产阶级了。要是有人说旧社会好,他不是闭着眼睛瞎说八道,就是人家过去是财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