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著名学者,较早主张“借法以自强”的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1828—1897),亦是颇负盛名的文言小说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遁窟谰言》又名《遁叟奇谈》,初版于光绪元年(1875)。1862年2月2日他回故里苏州曾致书太平军将领陈玉成下属官员刘肇庆计图上海之策,因而见罪清廷,遁迹香港。也就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迄部作品。《自序二》云:“同治纪元之岁(1862)余以避兵至粤,寄迹香海,卜居山麓,小楼一楹,仅堪容膝,榜曰:‘天南遁窟’,盖纪实也。夙寡交游,闭门日多。风晨雨夕,一编自怡.时有以文字请者,诙谐诡诞,不名一体。于是,窃效干宝之搜神,戏学髯苏之说鬼,灯炮更阑,濡毫暝写。久之,遂如束  相似文献   

2.
海宁王观堂国维,吴县孙益庵德谦、钱唐张孟劬尔田,民初同居申江。三人者皆为沈寐叟曾植所赏,目为“海上三君”,寐叟赋诗所谓“三君一时隽吴会”也。然三人学各不同,邓文如之诚作《张君孟劬别传》(见《遁堪文集》附录)伦之曰:“国维或有创见,然好趋时,德谦只辞碎义,  相似文献   

3.
凤岐避难。榷隐湘南。离先人邱墓将一载矣松腴君偕吾儿辈来游藉知故乡事顷从干戈风雨中出其祖母王太君行略。乞凤岐志墓。其不匮之思乎。太君者玉章公继配。建廷叔生母也。逮事夫父辉远公。夫母王太孺人。以勤慎得舅姑意而为人所难能者有三端。姑老而病崩卞急而好洁。太君浣涤烘燎。无所不顺。如是者三年。其难一。夫君病偏枯。体肥而健啖。衣食溲圊。太君完全事之。使病者忘其半身。年已六  相似文献   

4.
嘗閱吾邑邑乘載柳賢成妻湯氏夫没家貧子太湖幼截指失志守節三十六年太湖死婦朱氏能繼姑志事姑以孝聞守節亦三十六年並題旌竊歎兩代窮嫠一門雙節 為世罕觏想其姑婦相依含辛茹苦歷境之艱而矢志之决未嘗不愀然悲肅然敬也謹按湯太君世希公之冢婦夫賢成字厥昌兄弟三家極寒窘太君與姑田炊爨紡織晨夕操作無少懟生子太湖兄弟四贤成卒太君年方二十有九父母憐其少欲奪其志太君曰親老家貧藐孤何恃縱不一念逝者如宗嗣何入廚拔刀截指自誓太湖字  相似文献   

5.
《船山学刊》1991,(1):13-14
孝亮唐翁适配苏太君,以清秋之告,卜葬于永福乡之淑冲塘,首壬(址内) [趾丙],懿范允孚。志令仪而铭之,用旌厥德,传于奕业,无有后艰,夫亦行古之道[也]。苏氏世为衡阳望族,[苏]林公文华,妣夏氏,[明万]历庚戌七月三日,生[太君]  相似文献   

6.
王介甫曰。俗之坏久矣。自学士大夫多不能终其节。况女子乎夫廉恥道义之行。至宋昌明极矣。而介甫之言如此。然则欲求贞节女子于异说朋兴纲维抗敝之今日。盖尤能之难者。而竟有抗志不渝。四十年如一日如滕太君其人。其可纪为何如也。太君谭氏。故凤凰右族。父兴俊、兄鹤鸣、弟鹤龄。诸从军有名绩。太君自幼端靓柔惠。举止不苟。佐母理家政。勤眘有则。年二十六。归成美大令。大令以贫出佐戎幕。于是(?)。歾(?)殡葬。必周必恪。不以夫远役而阙礼。内外宗藉藉交赞无异词。初居距县治  相似文献   

7.
<正> 公讳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其笔名很多,有卖姜翁.壶、一弧道人、弧道人、双髻外史,祷杌外史等.晚年居衡阳西乡(今衡阳县曲兰公社竹花大队、湘西大队)石船山下,自称船山老人,或船山老农、船山遗老、船山病叟,后  相似文献   

8.
先生讳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明崇祯举人。明亡隐於湘西蒸左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云。先生理究天人。事通今古。探道德性命之原。明得丧兴亡之故。流连颠沛而不违其仁。险阻艰难而不失其正。穷居四十余年。身足以砺金石。著书三百余卷。言足以名山川。遁跡自甘。立心恒苦。寄怀弥远。见性愈真。奸邪莫之能撄。渠逆莫之能慑。嵚崎莫之能踬。空乏莫之能穷。先生之道。可以奋乎百世矣。其为学也。由关而洛而闽。力诋殊途。归宿正轨。观其於大学补传。为之衍曰。经云、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递推其先。则曰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而意诚。以及於天下平。皆因焉。是事之始。而为先所当知者。明矣。故以格物为始教。而为至善之全体非朱子之言也。  相似文献   

9.
光绪甲辰礼闱为有清三百年科目终局入彀者多俊才吾湘陈杏骢继训尤文雅有度与予京邸过从甚欢自予出都门别杏骢二十五年矣今年杏骢数以书抵予述其祖母姚太君节行甚具予为肃然叹嗟久之太君故长沙右族年十五归同邑陈东有先生时舅和鸣翁姑谢甘皆在堂太君承事左右谨践妇职咸能曲得其欢和鸣翁卞急不时诃怒太君婉嬺将顺辄为色霁家无婢妪(饣喜)釁绩级澼洸诸务太  相似文献   

10.
我交遁叟往还频,赘翁文章共绝伦;欲为中西通学术,苍茫瀛海两奇人。这首七绝诗句,是盛宣怀父亲盛康所写。“遯叟”是王韬,“赘翁”就是本书传主沈毓桂。盛康是著名的经世致用者,辑有《皇朝经世文续编》,是一位对洋务事业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支持和关心者。他把王韬和沈毓桂并列为“中西通学术”的上海滩上的两个“奇人”,绝非偶然,他是对王、沈二人在西学东渐中起了颇大作用的深刻知情者。然而,王韬在这方面的声誉,有若如雷贯耳,而沈毓桂却颇有些  相似文献   

11.
夫人新化周海屏翁女自幼温敏而裕。年十八。室于同邑陈薪夫府君。府君与其兄慈利教谕石擎先生并负雅问。学博多能。擅分隶。画山水邃于法度。颇似王烟客。性竺孝。本荐廷翁子。出后叔父缉(?)翁。缉(?)早逝。事嗣母姜太君如所生。夫人(?)没同心。承欢曲谨。太君寝疾数稔。凡栉沐饮噉。及壹是药饵甘膬之属。躬任操作。不假妪婢。未几太君即世。府君以毁患衉血。夫人炷香吁神。访医问药。走数百里。忘其艰远。无何所天竟不禄。遗孤裁数龄。夫人年廿六。辟拊不欲生。晕绝者再。家人责抚孤。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朋党之争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秦汉以后几乎历朝皆有,其党祸之惨,波及面之广,影响之大,不能不令后世人们予以高度重视。自古以来,"朋党"经常被视为贬义词,与"朋党"沾上了边,总是不光彩的事。《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认为君子"群而不觉"。《荀子·臣道》中也说:"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各,是篡臣者也"。所以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治国指南的封建皇帝最忌讳臣下结党。但是,对朋党问题也不宜一概贬斥,而应加以具体分析,正如欧阳修《朋党论》中所说:"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推幸太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即问…  相似文献   

13.
《梁书》卷五十五《豫章王综传》载:豫章王综字世谦,高祖第二子也。……大通二年,萧宝寅在魏据长安反,综自洛阳北遁,将赴之,为津吏所执,魏人杀之,时年四十九。(第823—824页)大通二年即公元528年,萧综被杀时年四十九,以此推之,其生年当在480年。...  相似文献   

14.
国何以强,其民之智强之也;国何以弱,其民之愚弱之也。民之智愚,呜乎判,其学之有用无用判之也。中国之学院,集大成于孔子,孔子之学,有用之学也。自孔教不得其传,而中国人士乃群然习为无用之学,而西人乃遂以有用之学傲我。其国之士、农、工、商以及妇孺莫不有学。其为课也有定程,其为效也可预计,而其大旨则无非推本于民生日用之常,而有关于国计盈虚之数。  相似文献   

15.
書王節母事     
先大母陸太君之妹適秦正揚生女采玉及兩男采玉者王節母名也年十九失怙恃二十三適王雨生三年夫沒無子一女適徐翼藩方母之失怙恃也先大父母憐之並兩弟養於家及嫁爲具奩貲王氏饒富中落雨生鬻畫爲生母以鍼(?)佐之無怨色事姑始終能盡禮孑然一身乃依壻以居不幸女死足病瘓兩弟已成家又相繼死弟之子一人曰渭川家計亦微僅能養叔母力不能及姑也十餘年來翼藩已再娶母仍依以居今歲戊寅年八十餘矣三月既望忽送冥貲來預為先大母及先父生辰薦之問故則曰日者言我仲秋將死恐不逮冬月薦也  相似文献   

16.
人民之生命在於食。国家之防卫在於兵。所以固结人心而爱护国家者在於信。三代以上。寓兵於农。而兵农不后礼乐。正德利用厚生。三事固并重也。夫子因子贡之问政。而举足食足兵民信以告之者。盖欲行先王之道而非后世富国强兵之术。仅为一时贫弱计耳所谓足食者非加赋以足用也。自古神农氏之后。继以后稷之官。制为井田。教以稼穑。五土必辨。三时不害。九榖以生。而又为之蔬材以广其术。为之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者,有明之大百科全书也。惟时,花花世界,芸芸众生,无钜无细,莫不形诸笔端。故若缁流禅悦,知众科仪,魑魅魍魉,市语声嗽,言出乎口,惟妙惟肖,如铸鼎象物,物无遁情,洋洋乎大观也。  相似文献   

18.
补苴于近利者其计小。握持于盈虚者其计大。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捐金于山。沉珠于渊。非不知金珠之为宝也。谓我之所宝。有超出于金珠万万者。此圣人之所知。而贤者之所忽也。不然。何以樊迟请学稼圃。而夫子叹其为小人哉。夫樊迟之学稼圃。迟岂欲弃学而耕哉。又岂厌于观世。而如沮溺丈人辈。欲借农圃以逃世乎哉。如其  相似文献   

19.
一冯梦龙曾为其友人天然痴叟编撰的小说集《石点头》作序一篇,原文如下: 石点头者,生公在虎丘说法故事也。小说家推因及果,劝人作善,开清净方便法门,能使顽夫伥子,积迷顿悟,此与高僧悟石何异。而或谓石者无知之物,言于晋,立于汉,移于宋,是皆有物焉凭之。生公游戏神通,特假此一段灵异,以耸动世人信法之心,岂石真能点头哉?噫,是不然。人有知则用其知,故闻法而疑;石无知因生公而有知,故闻法而悟。头不点子人而点于石,固其宜矣。且夫天生万物,  相似文献   

20.
名法家揭义     
惠施公孙龙子。以坚白卵马。给辩名实。邓析申韩斯鞅。以刻薄酷忍。苛立名法。鹖冠尸佼鬼谷。上下天地人物。探玄奥。窮诡祕。鹖冠尸佼鬼谷之言似高。而流于素隐行怪。是皆孔子所弗为。皆孟子所谓诐淫邪遁。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做于其事。害于、其政者也。而史迁谓名法兵刑。皆沿于道德之意。岂不诬哉。夫老聃道德篇。明明谓佳兵为不祥之器矣。彼淫于兵刑者。是不祥之人也。老子曰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