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查与监测是获取土地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够反馈土地政策并能检验土地措施执行的结果。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为土地利用调查和监测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本文讨论了基于光谱信息土地利用现状的提取技术,为新一轮的土地资源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强度效益的土地利用模式识别及状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土地利用强度及强度效益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提出4 种描述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地利用典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强度测算及模式分类模型,给出了土地利用状态监测和模式识别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这种新的方法能将土地利用的效益分析和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地生态系统的损害结合起来,评估区域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强度,这对于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皖西南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勋 《经营管理者》2012,(5):124-125
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是各项生产的承载资源,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为了使皖西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的"东向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更好的结合,本文通过对皖西南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实地考察,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运用数学中的加权求和法,评价了皖西南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揭示了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皖西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环首都经济圈战略为背景,本文在分析环京14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GM指数量化地类齐全程度,并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对土地整理潜力和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提出区域内后备资源相对较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鱼台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给出土地利用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的基本配置者是市场,土地使用者是按市场导向确定其土地的用途。政府干预只是用在纠正市场失灵、纠正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利用决策损害公共利益的场合。因此,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主要是发现多元的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利用上的矛盾和冲突,在协调各方利益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公共利益的土地利用方向,依据社会发展客观条件,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或接近土地规划目标,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对土地利用的正确引导、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始终与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是伴随着城市化现象而产生的。在城市化进程开始之前,许多土地利用问题并不存在或者影响程度不大。本文探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型城镇化下土地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8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志着我国土地资源分类第一次拥有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确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严格按照管理需要和分类学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这个分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是城乡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紧缺与严重浪费土地而造成的城乡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主要是讲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在法律上是如何定义土地利用合法的。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现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针对土地利用中土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建设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后备资源少,土地开发空间不足,耕地数量每年逐渐减少等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重要性。并通过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要节约集约用地,达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宜昌市在省国土资源厅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精神,正确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把实施节约优先战略作为缓解资源约束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于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不断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力度,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宜昌市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47亿元,工业总产值2218亿元。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效益反映的是土地的利用是否体现了土地价值,是否适应土地规划、城市规划,是否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并不理想,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性较失。区位、土地利用结构、城市规划及功能定位等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益高低及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改善这些因素,是实现上海土地利用高效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由于过分强调农用地的分类类型,已不能满足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国内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指出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现行三次产业分类的特点,构建了基于产业结构的土地利用分类新模式,其中包含4个一级类、14个二级类和64个三级类;该体系的构建考虑了土地利用数据的可获取性,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根据效率原则配置土地资源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土地资源空间效率配置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通过计算省级区域建设用地和耕地产出效益,结果表明,我国的土地利用效益存在明显的区域梯度差距;在产出效益的基础上计算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在建设用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大部分中部地区则在农地利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文章应用C-D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不同区域1989~2001年农地非农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中部地区的1.24倍,西部地区的1.39倍。文章据此对我国当前的土地利用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耕地保护政策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的分解方法没有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禀赋,没有发挥土地利用的空间比较优势原则,并提出了基于空间效率差异的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的被拉近,面对土地资源缺乏的情况,城乡规划更能体现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城乡建设中土地利用是重要内容。所以城乡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就是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的质量。本文首先阐述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的使用问题,然后重点分析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需要建立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等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土地的供需关系以及土地的合理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模块的建立的基础,是编制与实施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我国区域化发展明显加快,城市化建设也不断进步,在这些发展过程中,交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各种矛盾日益加重,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当前正在处于一个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圈土地利用与交通瓶颈的制约逐渐显露,如何在交通的引导下实现土地的协调利用,实现城市圈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杜欣 《经营与管理》2012,(10):45-47
河北省推进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河北省一直以"建设型"思路推进城镇化,即通过扩张城市空间以获取土地升值,通过土地财政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以产业集聚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人为压低了城镇建设用地、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使得城镇化呈现出较强的快速低成本扩张特征。但这种低成本扩张并不可持续,目前很多低成本推进城镇化的因素正在消失  相似文献   

19.
杨剑波 《决策探索》2010,(14):18-1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逐年加大,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科学管理,确保城市土地的利用更加合理,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控制和调节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城市土地储备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无论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还是对发挥土地储备制度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调控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开发区土地承载力较高,是辖区工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集中区域,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中发挥示范、辐射及带动作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于解决区域内土地资源紧张、促进开发区土地高效利用及国土资源土地利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笔者工作所在辖区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区域内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其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提高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