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前,在贵州安龙县的墟场上,曾发生过一个苗族老人带着一只老虎赶墟的事。这个老人就是住在广西隆林县金钟山下的罗国青,他现在已经一百零八岁了。罗国青一家是一个长寿之家。他的祖父活到一百四十岁,伯父活到一百三十岁,他父亲也活了一百二十岁。罗国青虽然年达稀有的高龄,但身体还很健康,耳不聋、眼不花,一天还能走四五十里山路。由于他年老,前年生产队就不叫他参加生产了,可他闲不住,自己仍然上山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西南的贵州省地图上,有个极不显眼的小县——望谟县。它位于红水河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隔河相望。1965年设立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现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这里居住着布依、苗、瑶、壮、回、侗、彝等少数民族。这里山大林深,地形险要。由于延绵大山的阻隔,深山老林至今尚保存着许多原始的、原生的古代文化。这次在调查苗族历史文化时,我们感到这里的长寿老人现象颇具吸引力。迄今为止,该县上世纪未去世或至今尚健在的百岁老人有10个。他们分别是:马奶光明,女,苗族,126岁;杨昌妹,女,苗族107岁;熊老伍,…  相似文献   

3.
童年     
“童年”在当代世界有着几近普世的界定,然而有关童年的理解并非唯一,相关概念具有历史的变动性、跨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特定文化情境之内的复杂性。在人类学领域,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经久不衰的议题。伴随宏观政治经济的变迁以及学科范式的演进,人类学关于童年与儿童发展的研究旨趣日益多元,其研究进路亦呈现出跨学科的特色。“关于童年的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childhood)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民族志”(child-centered ethnography)成为当下童年研究的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负氧离子发生器浑身清炎拄事一幕幕闪过脑际儿时的雨天我常一丝不挂在院里拍手嬉戏高唱“雨儿雨儿大大下 光身子娃娃不害怕”小学假期的早晨我多次放牡在南山根赶着羊群踢落最后的几颗残星山坡上芳草知菌马兰花蓝格莹莹芬芳沁我心脾化做牡歌飞向晴空山峦深情地发出合声当我盛年一个战斗的空间l风云突变-雷鸣闪电倾盆大雨涤荡战场也冲走我和战友周身的困倦刹时彩霞横空我们把髯火点燃壮怀激烈战歌重叠大伙儿准备着战斗的明天解放后曾去听大海的晨曲海风轻径地抚模着我潮水浸湿我的鞋子极目望去水天同一有些白影分不清是远帆还是云丝这…  相似文献   

5.
貴州省黔西县桃井乡摩底寨,有一位115岁的造林模范——苗族社員楊么公。提起他,摩底寨的人们便感到是一种光荣。 楊么公12岁开始种树,不过那时是給地主种。長期的劳动使他对植树發生了深厚的感情,慢漫地他开始找一些荒山造林。正如任何热爱工作热爱劳动的人一样,楊么公对树苗灌注了全部精力,冬天,他掘松树苗的脚土,放上燒过的草木灰;春天,注意培养树苗,或加夾板,或用杆扶,或用繩拉,总想法讓它長得笔直;少  相似文献   

6.
花样童年     
韩晗 《民族论坛》2006,(5):17-19
德理达说,童年是一首歌的前奏,将如花香一样指引一个人走向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如果把自己的一生进行一次坐标划分的话,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奇特的悖论,那就是在现在之前的那段时间,我们会充满怀念、遗憾以及思考。那些曾经的岁月会像太阳光下的肥皂泡一样,无比绚烂但又无从把握。就在这种彷徨之间,我们开始回味童年。这一切正如涂尔干所主张的那样,人类从黑暗时代往蛮荒时代的进步,往往预示着人类在思想的某一个界面上会出现更加蛮荒的局面。似乎早已习惯文明的我们,对于这一切并不以为然,但是当我们在社会中遭遇不公、恰逢不顺的时候,我们会呼…  相似文献   

7.
一、对百岁老人进行调查 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共有百岁老人3851名,占全国总人口的0.38/10万。新疆百岁老人有865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22.46%;全自治区百岁老人的比例为66.1/百万,居全国第一位。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松下敬一来南疆考察之后,于1985年11月2日在日本东京宣布,国际自然医学会将中国新疆正式列为世界长寿地区之一。据医学界  相似文献   

8.
夏台小忆     
夏台只是一个乡的名字、地处新疆昭苏县。当时它这个称谓使用不多,一般被人俗称为五公社。它和三公社(阿克牙孜)、四公社(查干乌苏)一字并肩,组成了天山北麓最美丽的一条风景线,终点叫波马。 后来我出访过几个国家,见过阿尔卑斯山、洛矶山等一些大山大岭之后我才明白了:夏台、阿克牙孜一直到波马连成的一百多公里天山北麓的蓝松白雪,乃是这个地球上最美的地带。当然人们会不以为然。但是若能列举几十项标准为众山选美,我想不出其他山脉有什么击败天山这一段山体的可能。 唉,夏台,我在你怀里度过的5个月! 夏台又不仅仅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忆马骏     
马骏同志的壮烈殉难,到今年2月15日已整整30年了。马骏同志是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反帝爱国斗争的组织者和活动者,是当时青年学生们热爱的领袖。回忆起和马骏同志相处的日子,他的形象总是历历在目。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他那种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精种,永远不熄的革命朝气,宏亮有力的说话声音,和蔼可亲的笑容……。1919年6月底,京津代表30人联合向总统徐世昌请愿,要求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天津派去的代表5人中有马骏同志。请愿代表在北京各学校学生队伍的护送下来到新华门,可是直等到天黑,徐世昌不肯接见。第二天,又来到新华门前,学生队伍的人数更多了,徐世昌还是不肯接见。这时,马骏就对同学们说:“如果徐大总统一天不接见,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专忆     
正忆母亲~①5月第2个星期日为母亲节,是洋节里比较受中国人注意的一个。我的母亲(1897—1976)的老家在北京附近的通州。她的父亲是一个穷人,给(湖北)沔阳(县)会馆看门房的,她的哥哥是给房客做饭的。她没有上过学,小名之外没有学名,杨芝瑛这个名字不是父母给取的,而是结婚时丈夫给取的。她是仅仅16岁时被我父亲依仗势力强娶成亲的。当时他已经有太太,天门周氏,没有生孩子。我的印象里她整天躺在床上抽大烟。有一个丫头名叫四喜,专门伺候她,不  相似文献   

11.
希望的童年     
作者小叙:我是团中央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队的队长陈敬德,我曾经支教的地方是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贫穷之冠”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海原县。我不是专业摄影人,我的镜头只是我的记录,我只是用它记录下这里真实的人与景、情感与希望。正如相片中呈现的,那里的土地非常贫瘠,因为缺少水的缘故,目光所及之处都只是一片又一片的黄土,只要走得快一些,身后就会扬起尘埃。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才知道水资源是多么的重要,每一滴水都应该特别珍惜,而不是让它随意流淌。西海固裂…  相似文献   

12.
血泪的童年     
我是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小金县木坡乡人。我的家乡,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村前矗立着皑皑的雪山,村后布满了茫茫林海。在我们藏族人居住的那些石砌的村寨周围,清澈见底的小河,碧水粼粼,层层迭迭的青稞田一片接一片。夏天碧波翻滚,秋季  相似文献   

13.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这套木刻组画,是藏族青年其加达瓦所作。作品的内容,就是他自己的血泪童年。其加达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但解放以后,党已经把他从奴隶培养成了大学生。现在,他已从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毕业,走上了社会主义文艺战线的战斗岗位。其加达瓦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境遇,向我们鲜明  相似文献   

14.
纳训的童年     
在风光如画的杞麓湖西北岸,坐落着有上千户居民的滇中著名回族聚居村纳家营。山灵钟秀,地灵人杰。秀美的山川景色,启迪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灵感,孕育了大地的杰出儿女。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纳家营,自古人才不断,英杰辈出,文武竞风流。在现代,我国著名阿拉伯历史文化学大师纳忠就诞生于此。晚纳忠两年,即1911年10月6日,一代阿拉伯文学翻译家纳训又降生在这里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纳训,原名纳光正,字鉴恒,伊斯兰经名(阿拉伯文名)努尔·穆罕默德。在昆明明德中学求学时始用“纳训”一名。其曾祖父纳凤鼎,据说满腹学问,且颇有济世之志…  相似文献   

15.
永恒的童年     
依孜 《民族论坛》2006,(5):16-16
“如果把自己的一生进行一次坐标划分的话,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奇特的悖论,那就是在现在之前的那段时间,我们会充满怀念、遗憾以及思考。那些曾经的岁月会像太阳光下的肥皂泡一样,无比绚烂但又无从把握。就在这种彷徨之间,我们开始回味童年。”这是文章《花样童年》作者所说的话,小编我要接着说,在这种“回味”之间,我们的童年变成了永恒。因为童年代表希望,希望能够永恒。所以纳西人会把地震中的孤儿安置在他们最繁华的地方——四方街;湘西人会把自己的孩儿拜托给一座座桥,年年祭拜,冀望平安;青海的藏民即使迁往他处多年,仍保持了为儿女佩戴“…  相似文献   

16.
记忆中的四合天井屋都说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年轻人爱好憧憬未来。过了天命之年的我仍时常回忆起童年时候的人和事。记忆犹新的莫过于伴我童年成长的四合天井老  相似文献   

17.
忆萨老     
在庆祝《民族团结》杂志(《中国民族》)创刊50周年的时候,我不由得回忆起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本刊的创始人之一和首任主编萨空了同志。  相似文献   

18.
琐忆咸丰     
小时候,我听大人们说,咸丰县是中国惟一一个与皇帝帝号同名的县,是湖北省西南部最边远的一个少数民族县,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居多,  相似文献   

19.
忆石钟健     
198 0年夏 ,我赴京参加国家民委教育司主办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讨论会。会议间隙 ,使我有缘前往中央民族学院 (今中央民族大学 )拜访了学界名流石钟健先生。他热情接待我 ,详尽地介绍了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动态 ,坦诚地劝我专攻南方民族史。从此 ,我和石先生开始了 1 1年诚挚的师友交往。这期间 ,我和他曾有 1 0次机会在北京、武汉、南宁等地会晤或一起参加学术活动。他给我的来信计 1 5 5封 ,除 3封为其夫人乔季梅代笔外 ,均是他的亲笔。最近 ,我通读了这些信 ,引起了深切的追忆。1 980年夏我拜访石先生时 ,他将专著《悬棺葬研究》 (油印…  相似文献   

20.
忆延安行     
夜幕徐徐揭开, 大地已经醒来。晨星, 眨着眼向人间投下最后的恋情; 旭辐, 清除着晨景画卷上神秘的模糊。马蹄踏击得石子路火花四射, 我骑上大枣骝开始了一天的激越。一排排绿树, 一片片田野, 刚刚盛情迎来, 迅即闪过马鬣。过了子午线, 登上羊圈塬; 马儿浑身蒸腾着热汗, 喷鼻声连连不断; 它放慢了脚步, 知道现在该休息一番。把马栓在大树下, 近傍是诱人的芳草地; 我摊开四肢, 躺下疲惫的身体, 不顾蚂蚁王国侦察兵的扰袭, 尽情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安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