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拓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要求,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我们对教育国际化工作进行思考,提出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这将可能导致英国国际科研经费、国际合作水平、非英籍教职工占比、国际留学生规模与质量等下降,并可能引发伊拉斯谟项目在英国推行受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将可能面临下行压力."脱欧"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突围的重要方向是建立起与中国的紧密联系,中英双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和较好的互补能力.中国应迅速调整面向英国乃至欧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应主动在留学生招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等领域寻求与英国的深度合作,应充分用好"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英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日趋明显,进程日益加快.如何合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合理吸纳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对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当前工程教育国际化形势下国际合作办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就国际合作办学的市场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校际合作也表现出多样化、深入化的发展形势,文章结合学校开展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国际教育合作的发展趋势及校际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SCI/SSCI/A&HCI数据库2008-2017年收录的Article、Review论文和引文数据,深入分析了四川大学的国际论文合作情况,发现:1.全球论文的国际合作在加强的同时,中国大陆和四川大学的国际合作并没有大的发展,发展的速度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四川大学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论文数与论文的影响力之间显著的负相关,主要是高水平科研合作的参与方,而不是牵头方; 3.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和占比对声誉等的影响方式不一样; 4.影响大学排名的因素主要是科研产出及高端研究数量、科研质量、国际合作数量三大因子; 5.但综合考虑教学、科研和国际化时,对大学排名的影响主要是两大因素: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培养能力和研究产出,国际化水平最终体现在教学水平上,内涵式发展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由于深圳以建设国际化、高科技城市为发展目标,国际化与高科技两个内涵的叠加突出了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地位与重要性,深圳市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转型,以及推动国际化与国际科技合作的当前实践,表明深圳已经开始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必然趋势.中文科技期刊在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中,还存在诸多不利条件和现实问题.为此,根据作者所在期刊探索国际化的初步实践成效,着重阐述了注重期刊定位策划、严控执行国际化出版标准、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与交流合作等对策与措施,并且探讨了加强刊物推介宣传与营销,以及与国际出版机构等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途经.  相似文献   

8.
职教资源释放与扩张的新链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而我国职教经费又比较缺乏,如何使少量的职教资源形成拳头,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现今提高劳动力培训效率的关键。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转岗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教发展的大好契机。  相似文献   

9.
运用国际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分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生国际化企亚孵化模型,提出了评估、资源注入、国际商务支持活动、毕业出园等系列培育国际化创业企业的流程.最后提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战略的实现方式,包括构建国际化的企业孵化器管理团队、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合作、提升企业孵化器的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0.
跨国教育方兴未艾,国际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办学模式的后起之秀,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实践的问题,文章结合我国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演变和现状,分析国际合作办学中现存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旨在探究国际化背景下我国跨境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