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作家劳伦斯为拯救英国社会提出回归大自然、改善男女性关系、领袖救世、建立"拉纳尼姆",但这些对解决英国的社会问题却是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劳伦斯对其小说中对主要人物刻画出了不同的自我,他那探索“自我为何”的行为,正如希腊人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在主要小说《虹》中,劳伦斯采用分析式或内省式的自我表现方式,对其典型人物厄秀拉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人物刻画体现了劳伦斯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反映作家所处时代与社会的风貌。本文试图剖析她的“内心戏剧”,反映出劳伦斯笔下人物的自我形态的转变,也对文学史上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识这个重要领域从新的角度作有趣而博恰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诗歌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劳伦斯撰写的第一本诗集《爱情诗及其他》,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所著,由后人遍选的《更多的三色堇》和《最后的诗篇》两部诗集,死亡一直是劳伦斯挥之不去的主题之一。然而,越是读到最后人们越会发现劳伦斯笔下的死亡从无限哀怨的怅惘,逐渐转变成视死如归的坦然和坚定,以至于到最后期待死亡带来生命的重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劳伦斯不同时期的死亡诗歌,从而把握其对死亡的哲思。  相似文献   

4.
D.H.劳伦斯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通过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描述了主人公保罗的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揭示了英国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和谐生存状态的破坏。同时,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探索了人的潜意识及如何在现代文明中构建和谐生存之道。劳伦斯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重建两性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才能克服现代文明社会带来的弊端,实现生存状态的和谐。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探索不仅为同时代人提供了获得救赎的全新思路,在当今呼唤和谐社会的时代,仍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的鼎盛时期。科技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文明的重重危机。试从劳伦斯诗作中对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现代战争的描述来论述劳伦斯的科技伦理观念,以期对劳伦斯的作品和思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追求生命的活力是劳伦斯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其小说生命节奏的思想引擎。劳伦斯强调直觉,着力开掘人的心理深处。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这种诗性节奏,不仅可以彰显作品的独特形式美,而且也可以凸显人性之美。在人与人、人与宇宙的心灵契合中,这种生命节奏是对机械世界的反动和充满生命世界的张扬。  相似文献   

7.
安娜和康妮是西方文学史上两个颇具争议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幸福爱情的大胆追求,反映了在女权主义运动冲击下渐趋开放的时代特征。但是,她们两人最后的结局却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位作者不同的妇女观:安娜的惨死体现了托尔斯泰比较保守的妇女观;康妮的结局体现了劳伦斯相对自由、开放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8.
论劳伦斯作品的自我、社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审视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 (1 885— 1 930 )关于在自我与社会、传统文化之间 ,在男人与女人之间 ,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健康与和谐的关系时 ,我们将会注意到他那用诗一般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力 ,顿悟性的启示 ,从原始社会、原始的宗教或人的原始本能中去找出路的企图 ,以血的感知、肉的体验、“未知的黑色森林”去整合人的灵与肉的分离的努力。劳伦斯反对阉割“人的自然本能” ,反对将丰富多彩的生命放入理性主义者和道德家们缝制的“微型口袋”里。劳伦斯的文论、诗歌、小说以独具个性的体验 ,唱出了一曲歌颂生命的底蕴和伟大的赞歌。但是 ,这种歌颂不是盲目的、肤浅的乐观主义 ,而是以诊断与解构现代文明下的存在处境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从小说艺术视角提出了其独特的美学思想,概括而言就是:"体验"、"直觉"、"激情"、"关系"和"载道".它既体现了劳伦斯的心灵激情与哲学沉思,同时也是对其小说创作的提炼与升华.劳伦斯的美学思想既源于其独特的"血性哲学",也有其浪漫主义文论、叔本华、柏格森和尼采的生命意志和直觉主义的历史渊源.此外.劳伦斯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等均导致他美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劳伦斯散文《鸟啼》的创作背景,分别从鸟啼所代表的生命思想内涵、对生命教育的反思以及鸟啼所表征的生命的聆听、思考、尊重和礼赞等角度对劳伦斯散文《鸟啼》中的生命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劳伦斯论美国名著》一书中,富兰克林是劳伦斯评论的第一人。说评论,恐怕是太客气了,整篇文章饱含着这样的激情.如果不是还算中肯,说是破口大骂一点也不过分。虽然读者可能从字里行间品到一丝酒精的气息,我倒是仿佛看到瘦弱的劳伦斯静悄悄地坐在书桌前下笔如飞的样子,很冷静,只是嘴角挂着一丝冷嘲热讽的微笑泄漏了诗人的秘密。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要打击富兰克林。因为他要打击美国,他要打击美国的文化——这个他恨得牙根儿痒痒的道德泛滥的拜金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从人性异化角度剖析劳伦斯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在其一系列作品中,劳伦斯既客观反映机器对人的压迫,劳动对人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物化,又通过细致的心理描绘,以奇崛、荒诞的形式表现人在机械文明压抑下的多种病症,从而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的整体异化。  相似文献   

13.
《菊花的幽香》是劳伦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合了劳伦斯的创作特色,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他在书中将人定义为两个自我,分别为“社会自我”“身躯自我”,并在书中赋予“死亡”内涵,对死亡意识进行关注,展示着死亡背后的自我觉醒。《菊花的幽香》以瓦尔特和伊丽莎白之间的夫妻关系为基础,探讨了人类的现代化死亡意识,渗透了和谐两性关系建立理念,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琼 《江西社会科学》2006,(12):146-149
二十世纪最伟大和最具探索精神的作家之——D·H·劳伦斯,自开始写作就抱有用写作改造人们的生活、心灵和社会痼疾的志向,特别是想要通过写作改善人与宇宙的关系、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男人与男人的关系。在短暂的45年的生命中,他以孱弱的身躯写出了10部长篇小说、40余部中短篇小说、近千首诗歌、数种剧本以及大量的散文、文学批评论文,在人的精神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甚至不惮于把自己作为祭坛上的牺牲品奉献出去,开出了一个又一个救世处方。但是,与无数富有独创性的大师一样,他所描绘的美丽的画面、壮丽的彩虹,虽绚丽夺目,却又显得那么遥远和虚幻。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他奉献给他所深爱着的人们的最后一席精神盛宴,但是,其中渗透着的无奈和绝望,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5.
《圣经》里记载了许多耶稣施神迹的例子,其中很多是通过触摸完成的。劳伦斯的小说极其喜爱"触摸"一词,他要用触摸唤醒人的意识的真正源泉——"血与肉"。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触摸有着特殊的力量,是爱情的催化剂、是"血的感知"与"智力"的较量、是解放灵魂的行动。触摸所带来的神奇力量其实就是劳伦斯所深信的"血的感知"。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小说中的生态文化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作为一种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批评学迅速发展。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劳伦斯的作品解读,分析劳伦斯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借以警醒当代社会,必须培养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以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尽管促使劳伦斯成为现代派作家原因有多方面 ,本文则试图从意象的角度去探讨劳伦斯的现代性 ,并对其展示意象的手法及意象在其小说中的功能进行了概括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我的崛起: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其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自我的独立和完善.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女性的日渐独立和自我崛起,既是英国女权运动的激励,也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的时代必然性.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劳伦斯表达了他对时代女性的关注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D.H.劳伦斯的诗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表现,关于自然尊严、人类处境以及社会异化颇多论及,他对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具有现代价值。劳伦斯诗歌既彰显自然中所包含的神秘力量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关系,也对工业化进程下的自然生态怀有深深忧虑,其诗歌的奇崛意象和对比结构属于生态审丑,传达出劳伦斯对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方式,分析劳伦斯和池莉对于两性关系的不同认识,进而从文化对抗的观点去分析二者的文学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