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劳伦斯短篇小说《母女二人》从人物塑造到环境的前后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魅力无不彰显其中。  相似文献   

2.
《菊花的幽香》是劳伦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合了劳伦斯的创作特色,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他在书中将人定义为两个自我,分别为“社会自我”“身躯自我”,并在书中赋予“死亡”内涵,对死亡意识进行关注,展示着死亡背后的自我觉醒。《菊花的幽香》以瓦尔特和伊丽莎白之间的夫妻关系为基础,探讨了人类的现代化死亡意识,渗透了和谐两性关系建立理念,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道、懦、佛美学都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多学科的交叉探索,坦至今还没有人从深入研究道教典籍人手,对道教美学思想的范畴、观点、表达形态作出整体的归纳和细致的分析,提炼出一个范畴体系。1997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活显一教授的新著《大美不言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在这一方面作出了有创造性的新开拓,填补了这一方面的学术空白,无疑是美学研究的新收获。本书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深入到道教思想内部去探索其美学思想,寻求其美学范畴,并联系中…  相似文献   

4.
殚精竭虑发新声──评《吴虞思想研究》黄德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巴山蜀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孕育了众多享誉中外、名垂青史的圣哲先贤和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志士仁人。真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为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增添了璀灿夺目的光辉。生活在近现代之际,风...  相似文献   

5.
《求索:难忘的历程》是刘冰同志继《风雨岁月》之后又一部自传体著作。前者记叙了作者在“文革”中的独特经历;后者则是作者对1949年之前人生足迹和成长道路的回顾与反思,具体生动,真切感人,对今日青年人之健康成长大有启迪。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借鉴结构主义的方法找寻文本中"寻找"的结构,然后根据"寻找"的普遍结构,并通过和其它具有"寻找"母题的、较古老的经典文本的对比,挖掘《秘密的分享者》中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生命意识的焦虑——评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亮程的文章之美,不是美在才华,尽管他的这些文章已经非常漂亮。但是他的宝贵并不在于这些文章,而在于他的情感和灵魂所处的状态,在于他的情感和灵魂跟这个世界构成的关系之中。刘亮程用那种和谐的眼光、善意的眼光、爱惜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于是到处看见了阳光的灿烂,看见了鲜花的欢笑,看见了蚊子在认认真真地觅食,看见了老鼠在兢兢业业地劳动,看见了驴在生机饱满地交媾,总之,满世界都是令人欢喜的东西和气象。  相似文献   

8.
9.
刘宗周《人谱》的道德精神世界——杜维明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访谈形式阐述了杜维明教授对刘宗周《人谱》的学术见解 :1 .《人谱》的理论背景是对人的存在和存在条件的理解 ;2 .其视天下安危为安危是一种道德史观、鉴戒式的历史思维 ,对清代史学有深刻影响 ;3.其以体验和体知、由独体的超越内在的性格展现了道德精神现象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中庸>,已经摆脱了先秦以来天命思想的束缚,将其和人性放在一起.天地中间立的是人,使人有了归属感和参照体.同时它要求人求"道",要通达,在受教中达到这一旨归.在此,人的主体意识已经萌发.  相似文献   

12.
郭艳娟 《齐鲁学刊》2004,(3):155-158
《第一个人》的写作是加缪创作的一次未完成的精神返乡。作为加缪创作的最后的杰作,《第一个人》的精神返乡是加缪走出"局外人"的孤独和冷漠,走向"纯洁时代"的精神王国的一次艰难的精神旅行。《第一个人》重返故乡的"寻父"意向预示着加缪在精神上渴望从自己的诞生地寻求教益,从而摆脱那种无乡飘泊的精神危机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当代学术史研究>是从<云梦学刊>2003年至2007年"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中精选出来若干论文组成的一部论文集.该书对"学术"、"学术文"、"学术成果"、"学术史"、"当代学术史"等基本命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界定,对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重要现象、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展开了对当代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深入论析了若干当代著名学者的治学历程、治学成就、治学特点、治学经验等.所收论文以内在的逻辑关联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性.  相似文献   

14.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问题意识的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范式更新(paradigm shift)是一个学科发展和推进的必不可少的推助力。即使回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来,相关的问题意识转换也是势在必行。简单回顾该学科实践嬗变的  相似文献   

15.
陈铭 《天府新论》1994,(5):95-96
海外汉文学研究的拓荒之著──评《日本汉诗发展史》陈铭在日本,以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字、格律、意蕴乃至审美情趣为圭是的大量诗作,被称之为汉诗。日本汉诗并非日本人猎奇、仿效的游戏,而是一种从幼稚到成熟的真正的文学创作。据日本《汉诗文图书目录》记载,日本汉诗从...  相似文献   

16.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新生 《云梦学刊》2004,25(3):127-128
纷繁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使我们无暇旁顾而专注于当下的寻觅探索,短平快的社会时尚让我们体悟到了生活的紧张和生命的重负。然而当我们阅读到朱平珍的作品集《文艺与教育的交响》(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作品在历史的刻写与现实的叙述中所充盈的温情爱心,平实纯真,尤其是其中涌动着的关爱生活的人生态度犹如水的柔美与刚健,不禁使我们怦然心动。因为它以清新秀丽的别样风格慰藉着我们忙乱疲惫的心灵,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纯美和温馨。同时,也使我们对于现实的文艺创作应该关注什么,应该表现什么样的生活形态,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当代中国20世…  相似文献   

18.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史的宏观研究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中国文学史之宏观>属于后者,是对文学宏观的总体的研究,具有首创意义.此书的最大特色是理论特色它建构了一种与其课题性质相适应的学术框架,注重中西比较和文化内涵,真切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深刻分析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动因,并对文学进程和动向作了颇为精彩的阐发.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胥 《理论界》2005,(5):173-174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究了人的发展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