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来自于实践,人类社会的演化和发展都是在人们不断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就必须自行主动地开展生产实践活动,马克思社会哲学理论就是要直面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根据。在社会主义文化转型期,市场经济依然占据着根本地位,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发展要本着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原则,这也意味着马克思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雷胜 《社会学》2004,(2):43-45
“信用”是近几年来在报刊杂志、影视屏幕、人们交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用的期待更加强烈,信用已成为人们政治生活、经济活动、社会消费不可缺少的平台,它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哈佛管理全集》对公共关系一词定义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即:公共关系首先是一种状态,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一个组织无论是否意识到公共关系,是否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但它总是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任何社会组织都存在于良好的平衡的或紧张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现象。  相似文献   

4.
刘丹 《现代妇女》2014,(11):28-29
根据《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资产阶层的定义,即个人或者其家庭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并据以支配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或其他方式,增值财富的阶层。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壮大的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引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他们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5.
董晓明 《职业》2012,(29):68
职业意识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本文探讨了职业意识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提出了建立正确职业意识的四个方法。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21世纪迈向世界的通行证。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自己的体面,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单位的形象。为了适应这种现代交往的需要,学习礼仪知识、了解礼仪常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希望本刊的“礼仪”栏目能成为您生活工作中的交际指南,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继续关注此栏目,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7.
群众文化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性的兼具文化性以及娱乐功能的文化活动,在新时期下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具有多层次意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满足,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提供给个人以精神丰富和满足的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这部小说,从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等方面展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的伦敦和它的城市文化。通过对小说各个人物在伦敦活动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当时伦敦社会的混乱,但在混乱的背后,秩序依然清晰可辨。伦敦是一个制度管理下的城市,道德与宗教对市民仍有约束作用,人们有生活目标,经济生活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9.
王俊英 《职业时空》2008,4(7):93-94
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很强的国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人们对等级序列自觉自愿的服从和认同。这一点,与其战后确立的民主政体和目前经济大国的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日本人的心里,人与人之间从来就不是平等的。当然,现代社会中的这种不平等指的不是法律意义和人格意义上的不平等,而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乐于遵守的基于权威主义的支配与服从。  相似文献   

10.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无论是针对个人、国家抑或自然,提倡友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三个层面提出友善的现实做法,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下,文化已经成为了国际间竞争的重要要素,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创造力的源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愿望日益迫切,我们要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步伐,激发全国人民的文化创造力,让人们的社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树立起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要以群众为基础,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以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为直接目的,让生活赋予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在论述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有两个著名的假设——“经济人”和“道德人”.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人们的行为。“经济人”强调人们活动的出发点是利己,而“道德人”说明人们在活动中兼顾“利他”,文中将论述斯密是怎样将个人利己主义与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结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意识日益增强;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阐述什么是体育,体育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培育,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及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它决定、支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并由此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和崇高的信仰。它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以遵循科学揭示的客观规律为使命,是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巨大动力,是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 "社会主义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孔鲁宁  吴莹  杜宇 《现代交际》2014,(5):136-136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家政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旨在培养人们的生活能力,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也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家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提出的"现实的个人"的思想,是对旧哲学中"抽象的人"的扬弃和发展,将人的生存放在历史之上考察人及其实践活动,马克思具体阐述了"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交往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个人。这对于扬弃以往错误的社会历史理论,把握唯物史观和人类历史基本规律,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牧民生活方式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一切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它不仅限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而且包括人们参加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部生活活动,研究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特点,对于推动经济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学界对生活方式的研究逐步展开,但是研究的范围和重点主要在城市和农村,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牧民的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加上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的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群众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变得更高。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无论是在职人员的工作之余还是老年人退休后休闲时间的娱乐活动,都是用文化来满足精神需求。而美术作为群众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娱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项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自娱自乐,还适于群体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够提高群众的审美。所以,为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美术活动应该更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