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李白,山东人”说起编修于五代后晋的《旧唐书》,至宋时受到许多史学界有识者的批评.曾公亮谓其“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进新唐书表》),吴缜谓其“纪述取舍,乖戾舛差”(《进新唐书纠谬表》).单就《旧书》的《李白传》而言,其“错误”诚然是在在皆是,其中尤以谓李白“山东人”最为识者所鄙陋.中华书局标点本《旧书·李白传》“山东人”下校勘记云:“李白中年时曾在山东住过,故杜甫诗中有‘汝与山东李白好’之句,元稹《杜子美墓系铭》以李白为山东人,《旧唐书》沿袭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2.
高适是盛唐一位很值得研究的诗人。他的诗名很高,被近代论者誉为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与岑参并称。他在政治生涯中也是成功者,史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旧唐书·高适传》)有唐一代,高适虽不能独占风景,然而在盛唐的诗人中,高适在政治上的显达是超乎同辈的。  相似文献   

3.
《旧唐书·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此传以李白为“山东人”,大误;“父为任城尉,因家焉”,亦属无稽.唯与孔巢父等隐于竹溪,集中有诗可证,当为实录.因传既以李白为山东人,故叙其事于“少”时.《新唐书》本传纠正了旧书关于李白籍贯的错误,但仍叙竹溪共饮于天宝以前,  相似文献   

4.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名篇《燕歌行》(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高常诗集》卷五),今人多认为诗序中所言之“御史大夫张公”即为玄宗时名将张守进,所谓“征戍之事”指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张守登隐瞒部下败状,“妄奏克获之功”这件事(见《旧唐书》卷一O三“张守检传”)。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二在此诗下引《旧唐书·张守传》后即谓“此诗盖隐刺之也。”岑仲勉先生亦谓“此制张守登也。”《读全唐诗札记》朱东润先生主编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编之《唐诗选》论及此诗时亦持此看法。傅珐琅先生则对此提出…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此传以李白为“山东人”,大误;“父为任城尉,因家焉”,亦属无稽。唯与孔巢父等隐于竹溪,集中有诗可证,当为实录。因传既以李白为山东人,故叙其事于“少”时。《新唐书》本传纠正了旧书关于李白籍贯的错误,但仍叙竹溪共饮于天宝以前,改为“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  相似文献   

6.
李白由东鲁入京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之研究李白者,曾认为李白天宝初应诏由南陵入京,我们对此有些怀疑。 一、天宝初李白并未寄家南陵 在李白的生平中,大家曾认为他在天宝元年入京前,曾南游会稽,寄家南陵。但查李白同时代人及唐人的记载,如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范传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及杜甫、高适、任华等人诗文,都不曾说李白在天宝初入京前曾到过南陵、会稽。只是到了李白死后将近二百年的后晋刘昫的《旧唐书、李白传》中才说:“天宝初,(李白)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又因《李  相似文献   

7.
李邕为李善之子,是开元天宝中颇负盛名的作家。两《唐书》文苑中有传。李白、杜甫、高适等大诗人有都曾与之交游;晚年被奸相李林甫嫉恨,杖杀于齐州任上,李白、杜甫都有诗作悼念他。李白何时与李邕交游?这涉及李白的《上李邕》诗的系年。钱谦益《少陵先生年谱》在天宝四年下注云“李邕为北海太守,陪宴历下亭,李白、高适俱有赠邕诗,当是同时”。据此,  相似文献   

8.
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人.行三十五.《旧唐书·高适传》未载适字,此从《新唐书·高适传》.适一字仲武之说,始见于宋人.盖误以编集《中兴间气集》之高仲武与适为一人之故.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四下著录《高适集》云: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中兴间气集》云:高适字仲武.此集所谓高仲武,乃别一人名仲武,非适也.”晁陆虽误以  相似文献   

9.
崔颢诗论     
<正> 盛唐诗坛,百花齐放,群星烂灿。李、杜、王、孟、高、岑诸大家之外,他如王之涣、李颀、储光羲、王昌龄等人,诗作也各具特色,对后世皆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与李白、高适、王维同时的崔颢却比较寂寞,除那首传说曾使李白搁笔的《黄鹤楼》流传较广外,其他作品似乎很少被人论及。现在流行的几部文学史对崔颢也只是点到为止。但在当时,他的诗名却相当大。《旧唐书》说他和王昌令、高适、孟浩然齐名:“开元、天  相似文献   

10.
新旧唐书李白传各有千秋,在资料采集与文学写作方面,体现出有所不同的风格追求与耐人寻味的采择,其中有些为人诟病的“错误”,似乎并不简单,包含着时人的文化认知、寓意,未必“错误”.如李白“山东人”一说,就颇可商量.正确与否并不因时间先后而判断,有些名文、“信史”反而值得推敲,如记叙李白的李、范二文,以及李白时人的魏万文,旧唐书李白传似未见过或全不采纳,令人寻味.新唐书李白传显然更多文学描写渲染.  相似文献   

11.
阴铿是南朝的优秀诗人,他的诗在唐代曾产生过一定影响。诗人杜甫称赞李白诗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他自己也是“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的,足见杜甫对阴铿极为推崇。阴铿的生平材料见于《南史》、《陈书》本传而简略不详,目前的辞书和论著对阴铿的介绍或有偏误,有鉴于此,本文拟就阴铿故里、仕履、卒年数事作进一步的考索。《陈书》、《南史》本传云阴铿是武威(今甘肃武威)人,新旧版《辞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小传等亦如上说。诸书所载阴铿是武威人,是就其祖籍而言的,其实阴铿当时家居南方,这从他的诗文中,可  相似文献   

12.
提起崔颢,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他的《黄鹤楼》诗,这首千古佳作,被南宋文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誉为“唐人七律第一”,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的记载又把他与李白联系在一起,据说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颢此诗,为之叹服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笔记小说的描绘、渲染虽未必可靠,但也足见后人对崔颢诗作评价之高。其实崔颢的诗作,在他生活的唐代就享有盛名,《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曾写到:“开元、天宝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把崔颢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后出版的众多的唐诗选读本,在介绍崔颢的  相似文献   

13.
在名家辈出的唐代诗人中,王之涣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盛唐诗人,在百花争艳的唐代诗苑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一) 关于王之涣的生平,新旧唐书均无传,历来治文学史者也都“语焉不详”,而且讹误  相似文献   

14.
李华是与元结、王维、肖颖士、独孤及等同时的著名文章家兼诗人。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很有特色,所作《政事堂记》尤为奇伟。但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文学史家和评论家都绝少提及。本文拟以评论《政事堂记》为主,兼述其生平和创作概况。 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生卒年不详,但《旧唐书》本传说他在开元二十三年擢进士第,《新唐书》本传说他卒于大历初,可知他的生存年代约在开元元年(713)前后至大历元年(766)前后这段时间内。又据独孤及作《赤火中集序》、两唐书本传和他本人间在文  相似文献   

15.
杜甫称李白为“山东李白”,元旗和《旧唐书·李白传》径称李白为“山东人”,原因何在?李白有显赫的先世,而近世却沦为商贾子弟;按唐代制度,商贾子弟不得参加贡举,从而进入仕途。本文从李白的入仕道路入手,探讨了“山东人李白”背后潜藏着的李白家世和经历的秘密以及他内心难以言诉的幽愤。所谓“山东人李白”,正是李白为了离弃、遮掩其工商杂户出身,定居山东并取得山东户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适年谱     
前记《旧唐书·高适传》称“有唐已来,詩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不仅是盛唐著名的詩人,在政治上的确也取得一定的地位,故两唐书都有他較詳的传記,給我們提供了了解其生平的重要线索。然于詳細研究其創作,仍嫌籠統。本譜主要取证适之詩文,加詳其行迹,以补本传之不足。但是,由于材料所限,难以每年系事,即所系者,亦很粗略,疏漏之处不少,还只能算作一个略譜。王达津同志近撰《詩人高适生平系詩》,載《文学遺产增刊》第八輯,笔者参考,有所获益。但其在材料的理解与运用上,頗多值得商榷之处,因而某些結論也就难以信从。为避免文字滋蔓,不能在本譜中一一相辨,仅擇要辨之,其他异处,讀者对照参閱自知。譜中征引諸詩,于題下括号內用字碼注明出处,采用之版本,系《四部丛刊》所收明活  相似文献   

17.
关于李白“捉月”传说──兼及临终传说的传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李白“捉月”传说──兼及临终传说的传记意义松浦友久(一)引言李白晚年在长江采石矾醉酒入水捉月沉溺而死──这一传说已成为李白诗风和人品的象征而广泛流传于世。在一般中国诗人中,可以说李白是传说最多的一人,“捉月”传说只就其描绘了诗人一生中临终场面这点...  相似文献   

18.
读了安旗同志的大著《李白传》后,引起一些联想,不妨写出米以作引玉之砖。 安旗的书名叫《李白传》。据云是在《李白年谱》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文学性传记”,其“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作者才气横溢,叙述细致,情景交融,使人受益。但是书中对于李白在长安的活动与生命结束前后是否得到李阳冰的真正关心这样两件大事,前者写得有点走相;后者却放理想化了。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一位极重友情的诗人,他平生对社会一般人,尤其是社会最下层的平民百姓,都是极富同情心的,对待他的朋友,就更不待说了。在盛唐诗人中,如王维、高适、岑参诸人,几无不是杜甫的朋友。杜甫素日与他们唱和的诗,是很多的,而在所有朋友当中,与杜甫关系最密切、且交情最深的,就数李白了。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是杜甫平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李白在天宝元年被唐玄宗召入宫中,进入“金闺”,但在天宝三年春就被“赐金放逐”,他只有离开长安,再次开始了他的十年漫游生活。他在洛阳遇见了杜甫,二人从此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汴州又遇见诗人高适,三位诗人一同畅游了梁园(开封)、济南等地。这使杜甫长久不能  相似文献   

20.
葛景春、刘崇德《李白由东鲁入京考》(载《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三年第一期)认为,李白天宝元年秋应征入京前,一直是在东鲁,并未寄家南陵,《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原题作《古意》,诗中的内容与南陵的江南风物也不相符合,“此诗题可能误自乐史本”乃是后人(或即北宋人)所拟,不可信据。关于拟题致误的原因,该文有两点推测:一是入京诗中“会稽愚妇轻买臣”的“会稽”二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旧唐书》记载的李白天宝初入京前的会稽之行;二是把《别内赴征》诗误为与别儿童入京诗是同时之作。该文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