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地(mountain)是指具有一定海拔、相对高度和坡度的地面。广义的山地包括高原、山间盆地和丘陵;狭义的山地仅指山脉及其分支。丁锡祉和郑远昌认为,相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区域都为山地。按照这个定义,我国山地面积达6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7.7%(包括高原和丘陵)。据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我国山区的人口约4.4亿,占当时农业总人口的44.7%①。可见山地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粤西文化之特质试析刘道超粤西地处祖国南疆,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较为特别.从我国地形全貌看,它属于东南丘陵的一部分,同时又自成一体,具有较为独立而颇具特色的地貌结构。在全区境内,山地、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74.8%,构成周边高、中间低的盆地形势.在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是一个山区。山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对黔东南自治州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对山区经济各方面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山区经济发展的有关方面,结合黔东南山区的具体情况,谈一些看法,供讨论。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苗岭山脉从西至东,贯穿黔东南大部分地区。全州总面积为30,536平方公里,合4,580.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82.4万亩,占总面积的6.5%;山地面积广大,约4,000余万亩,占总面积的90%以上。整个地区山峦重叠,起伏连绵,河流急切,地形碎破,山高坡陡,地势险峻。一般山地海拔700至800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地带。这就构成黔东南山多耕地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包括丘陵、高原)约占总面积的66%,山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6%,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粮食出产在山区。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潜力很大。山地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是建设山区,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手段。如何结合我国山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是在借鉴国外发展山区建设和实现山地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总结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发展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方向、步骤、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通衢,辖三区四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其中农业人口约为117万。市情基本特点是农村人口与山地面积均高达80%,物产丰饶,资源多样,人口密度低,人口文化结构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合计占总人口的11.53%,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北麓,全县人口二十九万,总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二百八十三万亩。境内海拔1688—2633米,主要有山地、黄土丘陵、河谷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其中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0.4%,黄土丘陵占83.5%,河谷平原占6.1%。年平均气温5.3℃,年平均降雨量428毫米,无霜期为130天,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该县这些自然地理因素,为农、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早在秦汉时期,该县的地域内森林茂密。从明朝开始,用里的大部分地区被开辟为牧场;清朝雍在四年(公元1727年),那里被划为“听民开垦”的范围,从那时候起,以种植粮食、油料为主的种植业也发展起来了。以上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西吉县的地理环境,在大西北还是比较好的;那里的林、枚、农业一度较为发达,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江西是个多山的省份,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6%,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占总面积的42%。江西的山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均极为丰富,但经济还比较落后。江西的大部分山区,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和游击区。据一九五四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江西的老区面积有113,21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7.8%。因此,充分利用山区的丰富资源,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实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中,农业占有重要地位。一、为了更好地确定捉业发展战略,必须首先研究广西农业生产的特点1.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必要性。我区南北共跨七个纬度,地域广阔,大部分是山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6.2%)。在土地资源总面积3.54亿亩中,现有森林面积约占27.5%,牧地占9%,宜农宜牧宜林的荒山荒  相似文献   

9.
平塘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它位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土地总面积2825平方公里。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5.67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14%,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4%。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6,47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728万元,占83.3%;粮食总产量78560吨,人均612.18斤;人均收入359元。  相似文献   

10.
胡耀邦同志在《最好的怀念》中指出:“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象我国这样经济文化底子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不遇到一系列特殊问趟,不能不采取一系列特定的适应本国条件的步骤。”这一论述,对社会主义国家中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差异很大,生产力发展很不平等。因此,象贵州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地方,也就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贵州经济的特殊性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位于大西南的腹心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000米。在17.4方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山地面积占87%,丘陵占10%,山间的坝子占3%,具有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江苏人多地少,土地的垦殖指数和利用率历来较高。建国以来,在土地整治、提高资源生产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即使如此,进一步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仍然有很大潜力。江苏省的丘陵地区,总面积1461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其中,耕地有749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1%。这个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潜力很大,是我省农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之一。一、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必须普遍遵循的原则。江苏丘陵地区由于地貌条件的特殊性,加之纬度跨越较大…  相似文献   

12.
防城各族自治县位于桂西南,东部与钦州市相邻,北部同上思、宁明县接壤,南濒北部湾,西和西南与越南交界,东西长113公里,南北宽54公里。全县大陆海岸线长584公里,岛屿海岸线222公里,国境线长200多公里。全县总面积3391平方公里(合508.68万亩),分为山区、丘陵、沿海三个地区的由高而低的环形地带。在山区面积中,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占68%,宜农、宜牧、宜果,可以立体开发。现有林地面积200多万亩,宜林荒山127万亩,是玉桂、八角、橡胶、杉木的主产地。25度坡以下的低山地有24万亩,适宜种植柑橙、菠萝等水果和茶叶。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初步探明的矿产品有20多种,开发利用石英砂发展玻璃制品是开发矿业的主要优势。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防城面临的北部湾约15万平方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域面积也比较辽阔,大部分地面为黄土覆盖,地貌可分为石质山地;黄土梁峁沟谷地;河谷川台盆地三大类型,分别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65%、20%和15%。黄河由西北向东南穿市区而过,由于受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庄浪河、大通河、宛川河的流水作用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兰州市土地资源具有河谷盆地的地形特征。河谷盆地内有砂滩、河漫滩以及明显而完整的河谷阶地;河谷盆地四周是山,呈带状分布,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因此,总体上似属山地型高原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肥力不足,四季的特点是:春季升温快,冷暖温差人;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相似文献   

14.
《中文信息》2007,(7):141-151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92个.其中.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个,面积3955.3平方公里.大于10平方公里湖泊有52个.总面积为3705.7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4%。该区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涨;冬季水位低枯,封冻期长。资源利用以灌溉.水产为主.并兼有航运发电和观光旅游之用。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湖.白头山天池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东兰县农业经济结构比例的状况和问题建国以来,东兰县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生产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效果不太好。全县土地总面积360万亩,其中耕地21.8万亩,占6%,平均每人0.96亩;宜林地143万亩,占39.7%,平均每人6.3亩;宜牧地148万亩,占41.1%,人均6.5亩。宜粮宜林宜牧地的比例是1:6:7。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贵州是一个山区,农业机械化必须从山区农业生产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的特点出发,为多种经营服务。这样,才有利于迅速改变贵州山区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贵州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山区农业的特点解放以来,贵州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9.9万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共有8,519台27.4万马力,手扶拖拉机共9,000多台9.6万马力;排灌机械达7.7万台85.4万马力;粮油加工机械5.6万多台;此外还有运输机械,植保机械和少量的林牧机械。这些机械在发展贵州农业生产和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排灌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灾害带中 ,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这不仅严重制约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成为造成江河下游及周边省区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  一、灾情特征(一 )地质、山地灾害活跃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以山地、盆地为主 ,山高沟深坡度大 ,自然营力活跃。每逢夏季 ,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表生地质灾害广为发育 ,危害严重。据统计 ,1 997年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 1 3起 ,毁坏农田41 9.76万公顷 ,死亡 2 0人 ,直接经济损失81 36万元 ,其中因泥石流所造成的损失占80 %。这种灾害多分布于河湟地区的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地带 ,来势凶…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地貌专名,表明其时人们对山地丘陵地貌的熟悉。与山、阜、麓、丘、京相关的地名有近200个,启示我们文明时代早期不仅都城选址位于“大山之下”,一般聚落亦或大量分布于山麓或丘陵地区。商代早晚期都城分别位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及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周围王畿区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邑聚。根据考古资料考察冀南与鲁西北两个区域不同地形的聚落数量,更可揭示商代聚落有缘山分布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能否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谁来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问题.因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就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保护好耕地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陆地国土,但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均耕地不到1.3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左右.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仅高于日本和孟加拉国,居第24位,相当于美国的1/9,泰国的1/4,印度和巴基斯坦的1/2.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而且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低.全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的占66%,分布在平原、盆地的仅34%.据有关机构的综合评价:我国耕地中一等地约占40%左右,二等地占35%左右,三等地占20%左右.耕地的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在我国现有的宜农荒地中,可开垦的荒地约14000多万亩,相当于现在耕地面积的10%左右,但是,这些可垦荒地大多是分布在边远、人口稀少、交通不发达地区,开发难度很大.可见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耕地资源的相对缺乏压力是相当大的.由于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而人均  相似文献   

20.
一 河南地势西高东低,东部是广阔的黄淮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予北、予西和予南地区。在西部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与伏牛山。南部有桐柏山、大别山。西北部有太行山。海拔高度一般在300—2,000米之间。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太行山四大山系构成了我省山丘地区。属山丘境内的县、市有49个,占全省128个县、市的38.2%,山丘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