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存梅 《山西统计》2001,(12):29-30
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 ,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应从提高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收款责任制 ,确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等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李耀纲 《山西统计》2003,(8):45-45,56
应收账款是企业重要的一项流动资产,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的一个环节。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周转和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本文拟结合企业销售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应收账款增加,特别是账龄在2-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期望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探讨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的改进措施。一、应收账款增加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1、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阻碍销售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后环节,货款回笼是实现企业资金周转的最后环节。应收账款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刘志红 《山西统计》2003,(9):46-46,50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很多,分类也很多。下面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加以阐述。(一)在被动环境下产生应收账款1、经济体制转轨变型中。由于计划经济时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很少存在坏账,企业管理当局对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  相似文献   

4.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一)市场竞争的需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常常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法争取客户,从而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二)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费开支  相似文献   

5.
周小燕 《浙江统计》2003,(11):32-32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一、应收账款的确认及坏账损失《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实际发生额记账”。一般情况下,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按买卖双方在成交时的实际金额记账,也就是说,在商品、产品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合同已经履行,销售手续已经完备时,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在计算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时,还要考虑折扣因素。商业上通用的折扣办法,包…  相似文献   

6.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表现及危害入手,分析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谈企业应收账款拖欠的成因与清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艳 《山西统计》2003,(6):52-52,54
当前在国有企业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例较大,拖欠的“应收账款”使企业流动资金呆滞,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应收账款增多的成因,并提出了清理拖欠应收账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崔剑寒 《山西统计》2003,(12):64-64
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是有利的,它能扩大企业销售,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击败竞争对手。同时,因应收账款的存在也相应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背上了应收账款可能转化为呆坏账的风险包袱。一、应收账款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应收账款是因赊销引起的,不论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有何影响,赊销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市场经济中,完全的现款交易是不可能的,赊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企业的经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当的应收账款存在对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击败竞争对手,保住客户都有着非常…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践行精细化管理,倡导“降本增效”理念,尤其对“两压一增”(压存货、压应收账款、增现金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要求,公司各单位为之付诸积极行动。作为风险管理部,一直把应收账款的控制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1.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竞争激烈时,尤其在银根紧缩,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能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1.
应收账款及其风险的产生 应收账款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该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利润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利润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应收账款规模与和利润质量负相关,即应收账款规模越大,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小;(2)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利润质量正相关,即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大;(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与利润质量正相关,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越大,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构建了一个包含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周转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三个变量在内的应收账款视角的利润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由单一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建的分销链中,分销商将其与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文章首先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供应链金融下的应收账款融资比传统应收账款融资更具帕累托效率;然后考虑债务人的还款意愿,根据债务人对应收账款的还款比例与质押率关系,建立银行、分销商、零售商三方的期望收益矩阵.给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的质押率公式.  相似文献   

14.
应收帐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帐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和拖欠,应收帐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负担和经营风险。大量资料显示,企业对应收帐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竞争和发展。特别是现在,用户拖欠企业帐款者越来越多,帐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帐款,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一)企业产品竞争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周转资金 (二)企业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二、应收账款治理的主要方法应收账款治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赊销收益率和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两者之间进行权衡,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并最终使企业的效益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实际上,也就是追求最好的流动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16.
17.
浅谈加强铁路多经企业的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财务管理的工作实践,从建立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把好企业的投资决策关、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等方面来加强铁路多经企业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和商业信用的发达,应收帐款业务不仅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经济事项,而且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谓风险,就是指企业未来收益或成果的不确定性。应收帐款风险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应收帐款收回时间上的风险,即应收帐款不能按时收回,推迟收回时间,就会增加企业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严重时会使企业资金周转失灵、生产停滞等;-:是应收帐款收回数额上的风险,即应收帐款由于债务人破产或死亡等原因无法偿还时,就会发生坏帐损失,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导致企业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9.
孔庆永 《山西统计》2000,(11):24-25
目前 ,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居高不下 ,而尤以应收帐款最为突出。据对枣庄市某区 2 3户区直工商企业 1999年底的应收帐款资金调查 ,各项应收帐款资金占用高达 94 94万元 ,占全部流动资金的 76.0 1% ,且流动性及变现能力较差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就此问题 ,试谈几点看法和建议。一、总额控制 ,减少风险合理确定应收帐款规模 ,可以减少应收帐款的风险 ,一般应从应收帐款的效益性、安全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几个方面考虑。1、应收帐款的效益性。应收帐款实际是一种短期投资 ,因为它是一项期待回报的资金付出 ,在确定应收帐款的效益时 ,应充分…  相似文献   

20.
学校资产是保证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如何对学校资产加强监管,促使其保值增值,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学校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学校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1、投资方向不当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对项目投资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论证不足,困难估计不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是盲目引进失误,学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设备,有些没能进行可行性论证,有些设备在国外就已经被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