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扬 《现代妇女》2014,(4):102-102
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直是法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建立刑事被害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的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本文通过对风险社会下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的初步探索,得出该项制度的存在价值,以明晰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刑事犯罪被害人,是指由于犯罪行为而使其合法权益及其精神等方面遭受到损害的个人、单位以及因为犯罪而受到严重危害的国家和整个社会,文中综合论述了被害人的概念与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被害人法定权利.论证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益保护制度的必要性,针对加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了体现刑事诉讼法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和保证诉讼民主.在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应当予以重视,虽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刑事被害人权利方面的规定更加完善,但在关乎被害人最密切经济赔偿权却在法律中是一个空白和滞后的状态。本文旨在探索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以救助,给以经济补偿,防止给其造成二次伤害,从而真正地实现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刑事和解制度日益受到学理界的关注。在我国2013年正式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审查责任和处理原则,这是我国刑事法律立法的重要进步。本文分析了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并就完善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司法追求的决不仅仅是单方权益的保护,而是一种“既保护犯罪人权益、又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均衡司法、和谐司法。如果刑事司法不建立起突出被害人权利的制度,那么就会游离于公民之外而失去信赖。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害人希望能够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现如今人们也越发的重视对被害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既然我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那么对于精神利益的保护则同样应该引起司法制度的重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当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背离了这样一种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保障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权益立意,探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被害人诉讼权益保障不足,笔者综观关联文献并联系诉讼实践,从十个方面提出完善“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权益保障的建设性意见。即落实被害人人身安全保护,扩大并落实被害人知情权,被害人及时获得律师代理,完善公诉转自诉保障起诉权,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完善被害人抗诉规定,完善被害人再审申诉规定,落实被害人国家救助,构建被害人社会援助,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救助金额偏低是当前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支持赔偿诉讼作为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前置程序,支持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强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注重事后追偿,既可充分维护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民事权益,也能缓解救助经费不足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恢复性司法最大限度地恢复被害人的身心和财产状况、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和犯罪人的守法生活。刑事和解是恢复性司法的一项有益探索——用双方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轻微刑事案件,避免了激烈的冲突,使双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这符合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的刑事司法理念和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中将从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实践、意义、障碍、制度探索等几个方面就此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构建受害人救助制度,并不是一种想象,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制度创造。建立受害人救助制度不仅满足现实的需要,也是国际发展的需要;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需要政府以及社会等多层面的合作,一起努力。本文就审判时被害人救助情况的实证研究为立足点,从制度价值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的前提下,从而提出构建形式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实际操作,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法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简要考察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对于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情况,结合自身司法实践工作,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不高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法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简要考察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对于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情况,结合自身司法实践工作,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不高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警察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在许多国家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警察作证却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禁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警察证人制度,应该说是一种理性的尝试,也许这将成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突破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重要原则,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适用该原则。由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增加了我国适用该原则的难度。从宏观上说,我国的少年刑事司法不仅应当立足于国家与社会的实践,以转化的方式适用该原则,而且还应当进一步调整刑事司法理念以更好地适用该原则。从具体措施来说,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应当通过建立"儿童利益最大原则"的统一解释制度,建立我国少年刑事法院,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制度等方式来更好地适用该原则,从而全面保障我国未成年人在刑事司法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李运寰 《现代妇女》2014,(12):45-45
本文在分析被害人承诺正当性的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报出了被害人承诺成立的四件,及推定承诺成立的求,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运步建立并完善被害人承诺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月10日开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将庭外和解制度应用于刑事诉讼领域,以后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可自主选择是否以法官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调解或律师和解方式解决纠纷(10月21日《中国青年报》)。这表明:在通常由国家追诉的刑事诉讼中,也有合意的空间。刑事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的悄然破冰,蕴涵着刑事司法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浅谈沉默权     
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我国宪法,注重和加强人权保障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将从沉默权的产生和发展,沉默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是否应当建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沉默权制度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农保财政补助政策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到国家财政补助体系当中,无疑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领域的一大进步。但是,我国目前的新农保财政补助政策在具体层面仍存在三个重要的问题,即财政补助标准缺乏公平、个人分担费用比例过低以及财力分散。政府应该从平衡中央财政对各省区的补助比例、适当提高个人分担比例、增补出口和减少进口等方面对新农保财政补助政策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程序分流的重要途径,而刑事分流的一般结果都是进行诉讼的和解。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显然已有的诉讼程序已经不满足诉讼效率与公正的要求,为维护诉讼的效率与公正,有必要在侦查阶段设立刑事和解制度。在侦查阶段设立刑事和解制度对提高诉讼效率,保障人权具有一定的帮助。文中就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阐述,探寻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证人是诉讼活动的重要参与人,证人出不出庭接受控辩双方以及法官的询问对案件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我国的证人出庭率非常低,在我国建立和完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具有紧迫性。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2月24日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3年1月1日起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施行。此两项法律文件增加了对证人保护的内容,是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保护制度的一大发展。本文将分析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并剖析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提出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进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