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日语的发音有“音读”及“训读”两种。本文浅谈汉语音韵对日语音读及训读形成的影响,兼论及汉语对日语语汇变迁所发生的作用,并进行中日词语同字异义略比。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u韵尾的汉字在日语中的音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汉语中u韵尾的汉字在日语中的音读刘淑学现代汉语中u韵尾的汉字,指的是韵母是ac、iao、on、iou的字①。日语中的汉字有训读、音读之分。有关材料证实,一个汉字单独使用时训读居多,两个汉字表示的复合词音读居多。日语中由两个汉字表示的复合词与由一个...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文汉字无论从来源还是发音都离不开汉语。日文汉字的发音中有吴音、汉音、唐音及惯用音之分;有音读和训读之别;还有同音和通音等等。日文汉字的发音与汉语有一定的必然联系,也有其独特规律。研究日文汉字的读音特点和规律,对中国人学习和使用日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i韵尾的汉字共 15 7个。除去 10个古入声字 ,归纳出了其余 14 7字的日语音读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汉语中古音的对应规律 ,以为母语是汉语的人记忆日语音读词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5.
日语当用汉字多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如“人”字,音读为jin或nin,训读为hito。音读与汉语的读音有直接的关系,目前为中国学生编写的教科书多未涉及这一问题,偶有提到者,亦太简略,既未能排除汉族学生母语的干扰,又未能很好利用日、汉读音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的日语学习。本文通过当用汉字日、汉读音的比较,试图弄清二者的关系,揭示其间的对应规,希望能对提高日语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方面的参考。中日两国人民在公元前三世纪即有交往,到公元三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神武天皇、中国  相似文献   

6.
日语汉字读音分为两类:一音读,一训读。本文只涉及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均来自古汉语的通语或方言。大约公元五至六世纪(中国南北朝时代)或稍早一些传入的音读称吴音,公元八世纪末(中国盛唐、中唐时代)传入的音读称汉音。二者俱是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古音。日语里所使用的汉字,中国人几乎全都认识,然而一遇到汉字读音就发生了困难。现代汉语字音和日语音读往往差别很大。如:波、西、见三字的现代汉语读音是bō、xī、jiàn,  相似文献   

7.
汉语汉字与日语音读汉字读音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音读汉字是以汉语汉字原来在古汉语中的读音为基础受日语音韵影响而形成的。利用古汉语音韵学的知识 ,结合地区方言对日语音读汉字从声调、声母、韵母上进行论证、比较 ,将起到提高识记日语音读汉字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语词中有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语、混和词、派生词、造词等。日语汉字在不同类型的词语中有音读、训读、音训混读等不同的读音。这就使得日语词的读音变化多样,难以掌握。本文论述了日语词汇的不同类型及读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日语拨音音节汉字的音读与汉语音韵的对比研究──兼论研究日语汉字音读的意义刘淑学谈到日语汉字的音读,人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日语汉字的音读与汉语读音相近。由于汉字传到日本的年代不同,而有吴音、汉音、唐音之别,是比较复杂的。“读音相近”不是科学的结论。对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以1981年日本国语审议会颁佈的《常用汉字表》为研究对象,将表中的日语常用汉字音读同音字组分为9类241组,并将这些音读与我国中古时期汉字的语音相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总结对译规律,探究历史渊源,分析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语音之间的主要差别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