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仅仅依靠詹姆士·邦德的形象是不行的,由于英国情报机构跟着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情报失误,改革是使英国避免成为世界情报二流国家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高度重视对公众舆论的控制,长期以来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在全球范围内发动舆论宣传攻势,不遗余力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配合其经济、政治和军事战略的推进。2005年末,美国媒体相继披露了美军雇人搞亲美宣传、写文章花钱在伊拉克媒体上发表等消息,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其实这只是美国对伊拉克宣传战略的一个方面。无论在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之前以及战争进行之中,还是在战后的伊拉克重建进程中,美国都千方百计调动宣传机器,干预和控制新闻报道,以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环境,其一向标榜的新闻自由从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谁会想到,一场伊拉克战争,竟让原本充满希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欧洲在支持还是反对战争的问题上发生公开分裂,而且分裂的程度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前所未有。战争爆发前,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为主的欧盟“核心国家组成“反战阵线”,坚决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以及即将成为欧盟成员的多数中东欧国家组成“主战阵线,发表联合声明坚决支持美国的对伊战争;而像芬兰、丹麦之类的一些中小国家则在战争问题上保持“中立,不愿多言多语,表现出左…  相似文献   

4.
《上海译报》有篇颇具看点的文章,说是有“商界老顽童”之称的英国富豪布兰森,在伊拉克战争前曾有一惊人计划。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身价22亿英镑的英国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兰森一直以惊世骇俗的冒险行动而闻名,这次事件也不例外。”此处的“身价”似宜改为“身家”。  相似文献   

5.
陈凤尤 《社区》2010,(5):42-43
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众所周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一直置身于战争之外.不愿介入欧洲的战事。尽管它在欧洲遭受灭顶之灾的同盟兄弟英国再三向其呼吁伸出援助之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奉行“中立主义”大获好处的美国人,此时仍乐得在大西洋彼岸隔岸观火。然而,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与"布什原则"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之后,布什政府看到了利用美国军事力量建立一个世界新秩序和美国永久领先地位的机会。新的“布什原则”倡导一个鲁莽的“先发制人战争”和“政权更替”,以清除独裁政权,传播民主。伊拉克是这一原则的最早试验品。由于对伊拉克现实、国际制度权力结构和美国力量范围的错误百出的先入之见,布什原则彻底失败了,并导致美国权势的明显削弱。实际上,布什原则在伊拉克的运用事与愿违,美国的军事力量陷入了一个四面楚歌、代价昂贵的失败事业中。经历了这一宏大野心的失败,布什政府在剩下的两年任期里不得不面对两难选择:或者收拾残局,重建美国的实力;或者面对进一步衰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1888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武装入侵我国西藏的战争。英国发动侵藏战争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在这次战争中,尽管西藏人民英勇抗战,但由于各种因素,最终还是以失败结束。战争之后,英国对西藏疯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及各种资源。这次战争给中国及西藏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妖巫信仰是近代早期欧洲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各国具体表现形式并不完全相同。在英国,“听差精灵”观念显得较为特殊。它不仅在英国妖巫信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亦标识出英国妖巫信仰在近代早期欧洲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开辟“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影响战争全局的重大军事行动。苏德战争爆发后,前苏联处境极为不利。斯大林迫切要求英国尽快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以牵制德军,减轻苏联压力,改变战场形势。但是由于英苏两国互相不信任,丘吉尔政府的战略重点在于保卫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开辟“第二战场”的客观条件尚不具备,所以1941年英国最终没有开辟“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后,大西洋两岸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追随美国的英国面临尴尬外交处境,在欧美夹缝中开展"枢纽外交".为了恢复、扩大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布莱尔政府主导建立了非洲委员会,试图通过该组织要求发达国家免去非洲贫困国家的债务,大幅增加对非援助金额,以促进非洲社会的发展.尽管非洲委员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建立于英国谋求在非洲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行动上也过度依赖英国,且对非援助被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非洲委员会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1.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是民主社会的主要标志。在新闻众多报道形式中,长盛不衰的调查性报道可以较好地折射出新闻自由的影像和作用力。英国资深法官赫顿针对武器专家凯利之死而进行的独立调查结果《赫顿报告》的出台,曾一度引起全世界新闻界的轰动。从调查性报道与新闻自由的关系上,可以看出《赫顿报告》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纷纷树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对出版管制加以鞭挞,对出版自由理念做出理论阐释。他们分别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种角度提出了出版自由的主张,丰富了当时的出版自由理念。平等派作为一个党派性组织也投入到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中去,平等派的发展和争取出版自由的运动形成密切的互动。对于出版自由的追求成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当时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其性质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新闻自由作为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它是一种制度性权利;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保障公共舆论形成的功能外,在现代民主社会,新闻自由同时发挥着监督政府权力的作用。在内涵上,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也存在差异。所以,新闻自由从性质上来说,是一项从言论自由中分离、独立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4.
从新闻职业化看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发展与新闻媒介职业化历程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言论、出版自由最初与报纸无干,后因报刊在政治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导致统治者的压制,于是,言论、出版自由的问题也就延伸到新闻自由;第二,大众化报纸产生后,经济独立带来角色变异,成为代表民意、监督政府的独立力量.新闻自由恰为免除政府对报纸的干涉提供了法律依据,于是,法律中所规定的个体言论、出版自由实际成了媒介--制度的自由;第三,媒介-制度新闻自由的现实,与法律规定的个体言论、出版自由不谐,法律界人士遂提出"第四权力"理论,试图重新界定新闻自由,并使之与原有的言论、出版自由相区分.  相似文献   

15.
新闻自由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但新闻自由的滥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滥用新闻自由行为的一般表现是新闻侵权 ,对新闻侵权予以明确、合理的法律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为了保障符合时代需要的新闻自由 ,又必须设置合理的新闻侵权的法定抗辩事由 ,使新闻事业在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互相制衡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拒检运动是一场争取新闻、言论自由的斗争。新闻从诞生起就受到严厉的控制,国民党政府对新闻的严厉控制,引发了新闻出版界人士的不满和抗争。争取新闻言论的自由需要业界的一致行动,需要仁人志士的挺身而出。争取新闻、言论自由道路充满曲折和艰辛。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由的意义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自由是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实现的工具性权利。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而且还表现在对新闻事业和公民其他自由权利的保障。对个人、社会和国家而言,新闻自由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母乳",它架起和开通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并且还是舆论监督制约国家和政府有效的基本条件。对新闻事业而言,新闻自由是新闻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自由权利体系中,新闻自由是公民实现其他自由权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认为,新闻自由从本质上来讲,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自由的主体不仅仅是公民个人,还应该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审察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决定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新闻自由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新闻自由往往得不到社会其他政治形式和条件的支撑而流于形式。新闻自由既是民主政治的要素和基础,同时又是民主政治的结果和产物,两者互为条件,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末的出版自由与报律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出版自由是其延伸。清朝末年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提出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思想,出版业也开始起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王朝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新兴的新闻业进行了限制。文章对这一阶段思想家的言论自由的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对清末相关法律进行了实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两大法系在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平衡机制中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法律都给予新闻自由相当的尊重,但媒体不当报道司法活动会侵害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并影响到法院的权威,在平衡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两种重要的权利冲突时,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创造,这些理念、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经验对创建与完善我国媒体与司法的法律规制将起到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