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史学文化大众化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二十世纪后二十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真正迎来现代化曙光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又一次掀起文化热潮。这次热潮,丝毫不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声势,甚而尤之。在学者称之为一场“知识的革命”。在这场“知识的革命”中,原有的、新生的各种文化碰撞、争鸣、交融、更新,再加上外来文化的渗入,从而构建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元景观。史学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发展过程中,虽经广大史学工作者孜孜耕耘并取得可喜成绩,但我们无法否认,史学在“大文…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文明的转折点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下半叶以来,一种以激进面貌出现的、具有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思维特征的、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在西方社会脱颖而出,并产生广泛影响。近年,它已被引介入中国思想文化界。如果说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化已形成挑战,那么其后果将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回应?这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为此,以“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为题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研讨会于1994年5月在西安召开。与会学者就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学人应以何种态度面对其挑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根据这次会议,我们选发了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更多关注及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子系统,有着突出的地位和自身的诸多重要特质,因此,它已构成了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并引发了学术界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研究热潮,回顾近十年来中国理论界的文化研究状况,尽管取得了超越以往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理论缺陷,且对中国现代化中的文化发展实践也影响甚微,以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研究中主要的不足有两点,一是理论探讨中对文化功能的认识不够系统深入,多半停留于就事论事或哲学层次上的思辨而放弃了社会学自身的理论立场和分析方法;二是对中国文化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建设性研究太少,对当代中国发展中所亟需明确的新文化制度及其目标、原则缺乏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试图在这二方面进行一些研究,以求取得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学研究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学问题和言说方式,这同时也是一个如何看待、处理东西方美学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以为,不同的文化范式都源于对同一个普遍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中国文化的独特处在于它“概念的两极性”特征。独特的文化范式提供了中国美学的合法性依据,先于范式的普遍问题的存在则意味着东西方美学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联系。它在实践上展示了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 ,在理论上则历经东西方文化几度激烈碰撞和交融 ,不断创造和更新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思考中华民族命运的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领域宽广的学术课题。对于这一课题 ,我国学术界广泛开展了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研究视域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 ,我们特组织了这组笔谈 ,围绕研究视域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 ,并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 1 0周年。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热潮的兴起及其原因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个文化研究的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各种书刊报纸发表有关文化问题的论述已无以计数,各种类型有关文化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在全国各地时有召开.不仅学术界,而且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和谈论着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世界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联系。它在实践上展示了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 ,在理论上则历经东西方文化几度激烈碰撞和交融 ,不断创造和更新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思考中华民族命运的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领域宽广的学术课题。对于这一课题 ,我国学术界广泛开展了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研究视域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 ,我们特组织了这组笔谈 ,围绕研究视域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 ,并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 1 0周年。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中国哲学的视域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联系。它在实践上展示了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 ,在理论上则历经东西方文化几度激烈碰撞和交融 ,不断创造和更新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思考中华民族命运的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领域宽广的学术课题。对于这一课题 ,我国学术界广泛开展了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研究视域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 ,我们特组织了这组笔谈 ,围绕研究视域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 ,并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 1 0周年。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的反思与前瞻——答《社会科学论坛》记者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思想界关注的热点,20年来的文化论争构成了当代学术史的主体内容。作为这场文化论争的参与者,您能否评述一下近20年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李:20年来的文化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在我看来,80年代文化讨论的热潮,直接源于当时人们对于当代中国如何尽快实现现代化的渴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反省。“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在当时是朝野上下的价值共识。学术界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文化作为历时数千年的一个庞大的价值系统,对于当今社会仍然有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又掀起了研究文化的热潮。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自然属于热门话题之一.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众战争以来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反思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不单是资产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其形态学上,在其特征的抽象概括上,在其社会功能的描述上,一个多世纪来可以说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增强的结果,是民族觉醒的有力杠杆,是八十年代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起点。然而,历史的演进不是一条封闭的曲线,随着中华民族在八十年代进入空前的民族反省阶段,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方法论上应当酝酿着新的突破。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兴起,本来是中华民族历史反思的结果,但世界范围内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东西文化论战,幻想着以"中体西用";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国人已超越东西方文化局限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全新的"世界文化"这一意识,而李大钊在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把"世界文化"这一意识与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结合起来了,构成了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第二种文明观.  相似文献   

13.
1920~1924年中国学界出现一股"泰戈尔热",其根本原因是泰戈尔的思想、风格与"五四"文学的现代诉求相吻合.当时,刊登泰戈尔的载体众多、特点各异,翻译泰戈尔的作品数量巨大、体裁广泛,并形成了强大的译介与研究群体."泰戈尔热"不仅启迪一批五四作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促进了中国旧文学向新文学的转化;而且还引起了五四知识界激烈的思想文化论争,促使五四知识分子思考如何对待新文学、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等一系列关乎中国文化走向的重要问题;此外这股热潮还沟通了中断千年的中印文化交流,奠定了印度中国学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印度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 ,在 1 983年左右 ,大陆的文化学术界便渐渐酝酿兴起了一场持续数年之久且又颇具规模的“文化”研究热潮。人们希图通过对上下几千年的民族历史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去获取解决、医治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疑难杂症和祖传痼疾的良方妙药。这种以“文化反思”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研究”热潮 ,也是 80年代中期大陆上出现的一种十分突出且又极为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或许正是受益于这一社会性“文化反思”的影响和启迪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文学 ,也在 80年代中期前后形成了一股“渴望潜入历史…  相似文献   

15.
李艳 《社会科学论坛》2010,(17):142-149
20世纪末至今,西方学术界对艺术恐怖的研究有两次热潮时期,第一次热潮时期,围绕着艺术恐怖的审美心理机制形成了三大理论流派;第二次热潮时期,恐怖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入美学原理著作和类型体系之中。该审美类型的研究在当下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鬼文化的成因、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中国鬼文化的成因、特征及其社会作用靳风林(河北大学马列部)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态势,在这一热潮中,有一种普遍性的倾向,即大都着眼于代代相传的辉煌经典的研究,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及各类佛学著作等,...  相似文献   

17.
齐鲁文化体系比较逄振镐齐文化和鲁文化究竟是一个文化体系,还是两个文化体系?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鲁文化体系,不存在另外一个独立于鲁文化之外的什么“齐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吴承学 《学术研究》2004,(6):139-140
20世纪出现过两次学术史的研究热潮,一次在清末民初,一次在90年代前后。这两次学术史热潮似乎都是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挑战而作出本土学术的总结与回应。不过,研究重点各有不同。清末民初重点是对整个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而近一次学术史热潮重点却是对2 0世纪学术史的回顾。如果仅  相似文献   

19.
“自我”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热点之一,也是文化撞击给中国文化提出的严峻挑战,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对中西方文化“自我”设计的原理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知与把握。本文的努力就是通过东西方文化“自我”形态的比较,探索建立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我观。人情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自我”设计中国文化在关系中确立自我,认为自我是各种关系的复合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自我确立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抽象的“生物我”如何变成具体的社会我呢?为此,传统文化设立了这种个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的机制:面子与耻。面子与耻是中国文化十分突出的文化现象,凡是留心观察中国人行为的人,几乎都认为支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个核心原则是面子观念。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而三女神  相似文献   

20.
求中外文心之汇通——张弘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既代表了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反思 ,也体现了对东方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可以说他是在世界文化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 ,从一个西方作家的角度 ,自觉地努力地想要贯通东西方文化的一位作家和诗人。我选择他 ,是想通过这一个具体的个例 ,来探讨一下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有哪些可能性 ,还有哪些不可能性 ,因为不同文化的交融同时也充满着冲突。正像你知道的 ,冷战结束以后 ,东西方文化关系又成为一个热点 ,但到底是怎么个过程 ,很多问题还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 ,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整合论 ,和中国学者提出的和而不同论等。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