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秋雨散文得失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余秋雨散文之“得”为:(1)赋予当代散文一种雍容的气度(自信、从容、理性与节制);(2)使当代散文有了弘厚的文化景深(文学、文化与学术);(3)为当代散文文体增加了两个新元素(文化与学术)。余秋雨散文之“失”或不足在于:(1)情思的矫饰或失真;(2)结构的模式化处境;(3)学术元素于散文的异类性质。  相似文献   

2.
连续几届CCTV电视歌手大赛都担任文化类评委的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尤其是散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怎么样解读先生的文章也提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先生毕竟是个大名人,读的方式不时未免有亵渎先生之嫌。本人前思后想,都未有所获。恍惚间突然有仙人指点,认为如此这般方才可以。因为有太多的玄妙,本人又太愚钝,不能彻解,于是泄露天机,求教于方家。仙人认为读先生的文章如果没有特别的读法,对不起先生。经过仙界的群体讨论,共同归纳出如下几种典型读法:  相似文献   

3.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体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元的历史文化审美素材被赋予浓重的人学色彩。思考文化人的集体性格和命运,是余秋雨散文的轴心。那一幅幅历史造象,有效地消解了思考的疲乏,使深刻的探求和推论变得润畅活泼,有一种生命力的贯通感。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他的<文化苦旅>及续编<山居杂记>等系列文化散文,创作的主旨在于思考人生、品味人生和探索人生,具有很强的思想力度、丰厚的文化内涵、深沉凝重的历史感、熠熠闪光的哲理品格、劲健潇洒、汪洋恣肆的文笔、开阔放达的大家风范.他自觉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怀着对民族和时代的双重真诚,通过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感叹、品评、反省,以开阔的视野,对民族文化人格进行反省和探察,试图揭示崇高的人生态度,力求构建走向开放的、更具现代意义的、健全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5.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秋雨散文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对传统文人的品格进行了深入的检索,对复杂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清醒的汰选,从“可爱”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可信”的因素;余秋雨散文在文化传统的深处立定,以其冷峻的理性和充沛的人文意识关注民族文化品格的重建,从而完成了对当代散文的一次重要超越。  相似文献   

6.
作为戏剧理论家的余秋雨,充分调动多种戏剧元素为散文所用,形成了自己散文创作的独特戏剧化风格。纵观余秋雨散文,从情感基调到句式修辞,从谋篇布局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化元素——悲剧蕴含、戏剧冲突、戏剧悬念、戏剧结构、戏剧情境、鲜明的情感、富于韵律和节奏的语言,等等。戏剧元素的植入,大大拓展了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容量和表现手段,也为当代散文的文体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态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态度取向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第二,用诚实的、理性的方法进行历史文化的逻辑推演;第三,关注群体文化人格;第四,关注处于隐秘状态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式散文”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回味悠长的苦涩,成为当代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本文通过 对余秋雨文学创作中的文体选择、个人生命体验与感悟、创作时对历史难题的两难选择等方面的分析,探析其散文创作中苦 与涩的形成原因,从散文创作的角度对余秋雨散文特色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余秋雨散文的语言表达,不仅要留意其谴词造句,还要体察其语境蕴涵.他的语言运用既讲究表层文字的优雅,又注重内在思想的深邃.优雅而深邃,构成了余秋雨散文语言特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的散文始终张扬着一种“巨人意识”,把作者在文化、人生、自然领域的理性思考和冷峻观照,透过人文地理的视角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凝重和沧桑之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评论界对余秋雨散文的研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在文化意蕴上,余氏散文从一而终都灌注着文化这一鲜明的主题:主要表现为历史文化反思,文人隐忧,精英意识,文化人格的重建等;在创作风格上,余氏散文突破了传统小品散文的文体约束,在表现手法上有自己的独到的运用,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美学风格.这可以从对传统散文的突破、语言特色、结构模式以及表现手法上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艺术     
在哥儿蒙(Gourmont)(注一)的意见,写作的艺术,无论用散文或韵文,全赖视觉的与情绪的记忆之纯妙的联合。他说:——『假如作者于视觉的记忆连以情绪的记忆,假如他也唤起物质的景像中,有着正碓地置目已于情绪状态中的力量——在他是物质的景象唤醒了情绪的状态——他把握着,即使他对之并不领悟,亦就是写作的全部艺术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属于散文的年代.余秋雨利用其学者身份一路且行且写.在他的纵横想象中,一种新的散文体式--大文化散文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他所开创的"大文化散文"也对其创作形成了制约而难以突围.  相似文献   

15.
老舍散文研究的寂寞的,谢昭新《老舍散文艺术欣赏》是仅见的一篇专论.虽然已有了16卷本《老舍文集》中的散文专卷——第14卷,较完备收入了老舍解放前后作品223篇40余万字,早已有了由冰心作序的《老舍散文选》和由吴组作序的《老舍幽默文集》等,但是,读完老舍这些散文,让人感到他与鲁讯、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郁达夫、梁实秋、林语堂、梁遇着等前辈或同辈以文为利器、以文为自娱、以文为清志、以文为诗、以文为情趣、以文为学识、以文为人生等等,都难得是一路,与中国现代化散文的悲哀、忧患、苦涩、愤懑和屈辱的诗性情感和悲剧情…  相似文献   

16.
文学研究会的重要作家王鲁彦多以“乡土小说”被载入文学史册,可他的散文所给予读者的惊喜和满足,实在不在小说之下。这是一个比较特异的领域,既不以题材的“重大”取胜,也不以思想的“先进”见长;所有的,只是作者日常生活的忠实记录,和人生感受的热情抒写。如果拿一般反映社会政  相似文献   

17.
“红杏枝头春意闹。”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扫除了百花园中的蛀虫——“四人帮”之后,文学艺术领域,呈现一派万紫千红,春色满园的动人景象。散文艺术这枝花,正跟文学艺术花园里的其它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而且看它那“放”的劲头,大有异采突射,一枝出墙之势。在这种情景之下,我们来谈谈散文艺术,对它做一些探讨,应当说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在对山水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等文化层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生命观念进行有益探索的过程中 ,余秋雨通过他的散文表达出对中国文化理性的审视及关怀。他以前瞻的眼光看取中国文化构建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实际回应了现实社会文化精神价值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读余秋雨散文总能给人一种宁静与厚重之感,寻这种感觉的来源:自然背景下呈现出的厚重的人文气息,无限沧桑和慧悟,哲学背景下显露的审美情趣。本文作者通过再读《文化苦旅》,从以下四方面来探历史背景下突出的独特审美心理,人生背景下显出的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被称为“文化散文” ,是因为它充溢着哲人的思辩、学者的睿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尤其在《行者无疆》中 ,废墟作为其特有的审美意象 ,已经从一个个单纯的物质形态成为由人类文明和历史长河不断积淀下来的文化意象 ,成为傲然于物外而又永恒于时空的精神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