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校训,是学校为形成良好风气,要求全体师生都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具有思想性、导向性、独特性、稳定性等的特点。校训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核心,其具有倡导明德、激励立志、引领求真的文化育人功能。在充分理解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立意的基础上践行校训精神,就需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宣传和弘扬校训精神;在师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强化对校训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校训校风文化是工科类高校在工程教育实践和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胸怀"国之大者",传承工匠精神,汇聚师生员工和校友大认同、大愿景,凝练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大工程文化的核心.阐述校训校风文化的提出及意义、概念及特征、育人实践及成效,对工科类院校校训校风文化理论探究及其育人实践具有一...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训应有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训是大学的精神符号,承担着教育功能、服务和引领社会的功能;校训本身又是语言艺术,所以应该有其特有的审美特征。它应该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子系统,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搞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在积极挖掘、研究、开发,创新和利用地域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基础上,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大学精神文化教育,培育先进大学精神文化增长点和校地文化互动新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和人类精神家园,成为地域文化精神的辐射源。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化的特征与现在和未来大学文化发展的需求高度吻合。体育文化与大学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新型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具有现代文化创新力的大学体育文化体系。大学体育文化体系潜能发挥有赖于大学体育文化结构的创新。创新型的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包括大学体育的精神内核、大学体育文化外显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外层支撑三个不同层面的文化内涵;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西方现代体育文化、多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等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组成,是一个动态的、需不断调整、创新构建的结构。大学体育文化的功能包括:引领功能、生成功能、体验功能、整合功能、辐射功能等。这些功能并非自然存在于大学体育文化中,必须根据大学特定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操作途径,构建创新型大学体育文化结构,才能够有效地支撑和拓展大学体育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源流之一,既需要完成自体的传承与创新,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引领和履践社会主导价值观。基于此,大学实现"文化自觉",是对自身重塑和对社会文化的批判、选择、导引的辩证统一的艰难过程。大学的自觉文化意识必须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入手,让推动文化创新、自觉形成"文化个性"成为大学的精神血脉。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形成精神动力,自觉强化大学的"文化重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优秀人才,自觉实现大学的"文化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7.
西方大学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术自治、教学与科研的自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以及大学共同体等方面,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大学文化的这些方面正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以及研究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提供了借鉴,大学文化的发展最终要依赖大学成员尤其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在我国,应该着重加强大学主体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尧 《理论界》2013,(1):178-181
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大学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但当前我国大学存在文化缺失。本文提出大学文化是大学内涵建设之核心,创新大学文化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精神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耀华 《学术论坛》2006,(10):174-177
大学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内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具有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强烈批判精神等鲜明的特征,是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和行为的理性体现,其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具有某种价值观,具有某种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功能。大学精神的价值观不是单个人的“个性价值观”,而是一部分人——大学人的“公共价值观”,而且是一群具有高度理性和智慧的人的“公共价值观”。由于大学的目的、社会所赋予的特殊任务和与之所对应而形成的特殊组织结构,决定了大学精神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具有理想主义并预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方向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在政局动荡、经济凋敞的民国初期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民国中期茁壮成长,在战乱频仍、民生凋敞的民国后期艰难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除来源于大学组织自身的活力之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它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深深地主导并影响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及其校训和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给私立大学的崛起、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如何从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获益,走中国特色的私立大学发展之道,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边缘文化的文化功能和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优势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边缘文化和边缘文化区域,其前者是从普遍的意义上对三合性文化特质进行归纳,后者是从特定的形态上表现边缘文化的双向开放的特点。边缘文化三种转换功能为解读功能、文化发展趋势的把握与选择功能和情报传递功能,还有边缘文化的创新功能,这就是中日朝鲜族社会的文化功能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校报的文化建设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校报区别于社会报纸的特殊功能之一。进一步强化校报的文化建设功能 ,引导和树立健康向上的校园先进文化主流 ,致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是新时期高校校报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高校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树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树人讲坛"以树大校训"崇德重智、树人为本"为宗旨,荟萃名师风采,传承大学精神,构建育人体系,丰富文化资源,在多方互动中推动着浙江树人大学的文化建设,已成为引领校园文化风尚、弥补学校师资不足、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孕育树人特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王红阳 《理论界》2013,(10):181-184
大学精神对国家、社会、大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大学精神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当前的大学精神虽然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方面,而这些方面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们当前的文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要解决当今社会文化存在的问题,路径之一就是进行文化自觉,要匡正大学精神也要必须进行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有宏观上的文化自觉,有微观上的文化自觉.对于大学而言,微观的文化自觉也就是校园内的文化自觉,只有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改善局部的文化小气候,才能为大学精神的匡正提供坚实的文化基底,才能从根本上还大学精神本来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高校档案馆(室)作为学校内设的文化机构,肩负着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分析高校档案馆(室)文化品位的含义入手,深刻认识提升高校档案馆(室)文化品位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制定提升高校档案馆(室)文化品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时代 ,网络编辑对各类文化信息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网络编辑工作的超链接式管理、编辑文化信息的特点 ,可以实现文化信息的关联和快速获取 ;数据库化编辑特点使得文化信息容量巨大 ,保证了信息的大量储存 ;编辑信息迅速及时则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可见网络编辑活动的最终目的还是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17.
都市高校外迁的文化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市高校外迁对扩大都市文化框架、提高都市文化品位、提升都市人文素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高校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都市高校外迁,应正确处理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现代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价值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对大学“文化体”和“文化群”意识形态的整合、凝炼和升华。在我国,它植根于民族的优良价值传统、社会先进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承接本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和学校定位,并能够深深地濡染本校师生的心灵。大学应主动把握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价值,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及实践文化等多维文化层面审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要求,确立相关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文 《云梦学刊》2005,26(2):109-111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富含德育功能。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注重学校文化传统的熏陶影响,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加大学生宿舍管理力度,建立多功能的“文化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