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8月本科室收治的静脉溶栓患者70例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12月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治疗流程后收治的患者7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至抽血检验时间、急诊至CT完成时间、溶栓DNt检验时间、入院至签署同意书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至抽血检验时间、急诊至CT完成时间、溶栓DNt检验时间、入院至签署同意书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院内延迟,提高溶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健康教育与减轻应激训练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名门诊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减轻应激训练组,每组30名,在对照组接受门诊医护人员的一般信息咨询和处理的基础上,健康教育组和减轻应激训练组分别进行为期4个月的健康教育和减轻应激训练,在干预前后,采用乙肝应激量表(PSSH)评定三组患者的应激水平。结果:干预前后对照组PSSH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和减轻应激训练组PSSH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减轻应激训练组的实验处理效果优于健康教育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降低慢性乙肝患者的应激水平,减轻应激训练比健康教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观察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选择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分值及SDS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分值及SDS分值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状态,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浅析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慢性肝病护理中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肝病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45例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UL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肝病治疗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更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G1)与干预组(G2)。G1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要求进行护理;G2组则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配合中医心理干预护理。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前1天与麻醉给药前测量血压、心率,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HAMA)进行评分。观察所有受试者的血压、心率及焦虑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①护理干预前,两组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P〉0.05)。②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明显优于G1组。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G1组中受试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优于G1组。结论中医心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手术患者的烦躁、焦虑、恐惧心理,还可调控血压、稳定心率;这对手术的完成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与门诊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精神卫生中心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入院的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长期住院组(住院时间≥5年),同时收集现正在我院精神科接受门诊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门诊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智力、记忆力及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等。结果门诊治疗组患者知识总分、算数总分、数字符号总分、数字广度及木块图形总分均显著性高于长期住院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治疗组患者即刻记忆及延时记忆检测得分均显著性高于长期住院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组患者平均A、B连线测试时间显著性短于长期住院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组患者平均Stroop测验正确数显著性大于长期住院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住院与门诊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差异显著,门诊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显著优于长期住院患者。让患者走出病房,接触社会,可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恶化,具有临床治疗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常见误诊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老年哮喘患者及同期门诊非老年哮喘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发年龄、主要症状、体征、吸烟史、误诊史、胸部CT、肺功能等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72例:首次发病年龄在60岁以前者43例(59.72%);首次发病年龄在60岁以后的29例(40.28%)。老年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老年组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喘息,体征为呼吸音减低、哮鸣音不明显,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老年组重度发作者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老年组吸烟人数及自动戒烟者多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老年组的肺透亮度增加、肺气肿、肺大疱、胸膜增厚等影像学异常变化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均P<0.05)。老年组误诊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别(P<0.05)。老年组存在的基础疾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明显的通气功能障碍,但老年组FEV1、FEV1%及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哮喘患者60岁以前发病者多,存在的基础疾病,吸烟者及自动戒烟者多。哮喘的症状、体征不典型,发作程度较重,肺功能差,存在肺气肿、肺大疱、胸膜增厚等影像学变化,这些因素均是老年哮喘患者易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舒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78例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瑞舒伐他汀组在服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每晚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对照组仅服用常规降压药物,共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PWV、ABI、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PWV、内皮素-1、hs-CRP较治疗前分别降低-4.1±0.5,-17.4±2.5,-2.8±0.2,与对照组(-0.6±0.4,-3.3±0.5,-0.2±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一氧化氮较治疗前分别升高0.21±0.04,19.9±3.6,与对照组(0.02±0.01,2.0±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WV、ABI、内皮素-1、一氧化氮、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抑制炎症来改善血管的弹性,以保护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加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的抢救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入院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加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抢救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电图使用时间与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复发与PC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加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的抢救效果良好,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21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合贝爽90mg口服,每日1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合贝爽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75.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并分析脑钠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 13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脓毒性休克组39例,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确诊后第1天行脑钠肽、超声心动图、血乳酸等检查,行APACHEⅡ评分评估,并于4周后观察各组死亡率.分析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①各组脑钠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水平、APACHEⅡ评分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高,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LVEF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低,且乳酸水平较其他2组增高(均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LVEF、乳酸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后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与LVEF、乳酸呈正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严重脓毒症组脑钠肽与LVEF呈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脓毒症组脑钠肽与APACHEⅡ呈负相关(P<0.05).③4周内患者死亡率以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最高(P<0.05),而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表明死亡组脑钠肽、LVEF、APACHEⅡ评分、乳酸均较存活组高(均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增高、乳酸增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0、1.107、1.098,均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左心室收缩功能、早期预后有关,BNP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随访管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随访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延续性随访管理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预后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ApoE基因(rs429358,T)、CYP46A1基因(rs4900442,T)和RXRA基因(rs3132299,G)的常见变异类型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的关联研究,分析这些常见变异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包括北京和呼和浩特146例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及测序的方法,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ApoE基因(rs429358,T)、CYP46A1(rs4900442,T)基因和RXRA基因(rs3132299,G)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ApoE基因(rs429358,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7×10^-9,P=2.7×10^-10)。ApoE基因(rs429358,T)和CYP46A1基因rs4900442,T)的TT+CT和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34)。RXRA基因(rs3132299,G)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基因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有关,CYP46A1(rs4900442,T)基因和RXRA基因(rs3132299,G)基因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失血量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3±12分钟,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3±24分钟,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失血量以及并发症等方面,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短期内无显著差异,但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显著效果,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就业服务满意度和就业应对方式三者间的关系,使用问卷对M 大学485 名毕业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1)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就业应对方式;(2)新冠肺炎疫情 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就业服务满意度;(3)就业服务满意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认知与就业应对方式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 积极提升高校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科学认知和就业“云”服务水平,有助于优化毕业生就业应对方式。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就业应对方式;就业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分布与聚集状况,为老年VD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3例首次发病的年龄≥60岁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智力量表(MMSE)及美国神经精神病学第四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痴呆诊断标准确诊为VD患者40例(VD组)。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选出脑卒中部位。性质与之相匹配的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做为对照(NVD组),另自门诊及住院一般疗养的老年人中选出40例做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负荷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结果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HOMA—IR)在对照组、NVD组、VD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下降趋势。SBP、2HPG、HOMA—IR在V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VD组MS发病率与危险因素个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VD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后应用氧化锆、钴铬合金髓腔固位冠治疗老年牙体缺损短冠磨牙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牙体缺损短冠磨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根管治疗,并根据修复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钴铬合金组28例(共28颗患牙)予以钴铬合金髓腔固位冠治疗;氧化锆组32例(共32颗患牙)予以氧化锆髓腔固位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无失访案例,氧化锆组患者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牙周反应、折裂及固位、牙齿完整性合格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牙周反应及牙齿完整性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髓腔固位冠治疗老年牙体缺损短冠磨牙患者远期效果较钴铬合金髓腔固位冠更好,更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运动模式镊钛器械联合热牙胶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一次法根管治疗患者210例(21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均为70例。根管预备均采取冠向下法,其中A组采取ProTaper连续旋转运动,B组采取WaveOne往复运动,C组采取Twisted File Adaptive自适应运动,后所有患牙均进行根管荡洗后采用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比较三组患者平均预备时间、根管充填情况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平均预备时间比较差异显著,WaveOne往复运动组患者时间最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根管充填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及72h疼痛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7d疼痛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镊钛器械联合热牙胶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对患者采取WaveOne往复运动所需根管预备时间最短,而Twisted File Adaptive自适应运动能有效降低患者根管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老年门诊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老年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手术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整体舒适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亦表明两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护理纠纷,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流程进行急救与护理,另外48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流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抢救时间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来评价两种方法的急救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为96.0%,高于传统组的81.3%;优化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为45.8±8.2分钟,明显高于传统组62.9±9.7分钟。优化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相较于传统组也有明显提高(94.3±1.7vs 88.2±2.5),3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