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相似文献   

2.
一、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角度分析.加强综合统计管理部门的治理整顿。是深化企业统计制度统计改革的首要任务1、综合统计管理部门的治理整顿是深化改革的有效突破口。综合统计管理部门是企业开展一切统计工作的“载体”,其自身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以及法制观念“对下”将直接影响基层统计机构和人员,其自身工作绩效以及职能作用发挥情况“对上”将直接决定着企业决策者如何看待统计工作、是否重视统计工作以及最终将综合统计管理部门置于何种地位和层次。  相似文献   

3.
借鉴开发区招商引资“一站式”工作模式,把开发区统计工作由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围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名录库更新与维护、统计信息网络的应用、统计人员培训等为节点,对企业统计实行“一对一”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李迎 《山西统计》1997,(8):44-44
企业统计反映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及其变化的各种信息。自分管统计工作后,工作实践告诉我,统计信息是企业各个管理阶段和各个管理环节实现沟通、连络的工具。因此,在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应做好“六化、一库”工作。“六化”是:一、统计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可靠保证。建立统计报表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对外报表审批、统计信息反馈规程和统计专业培训等制度,既能充分发挥统计的监督作用,保证信息的及时和准确,又能使企业的信息畅通无阻。二、原始记录规范化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  相似文献   

5.
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四项工程”是整个统计系统、统计工作方式改变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统计制度方法的设计、业务流程的管理、工作机制的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基层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其中的“企业一套表”制度即建立统一规范、方便企业填报的企业统计报表制度是核心工程。随着统计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统计部门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平台更加完备,虽然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各有侧重,但会计和统计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企业经营运行中,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决策和规划的主要依据。因此,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和进一步改进统计工作方法以强化企业统计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只有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以致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统计你不该寂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颖 《中国统计》2001,(2):31-31
改革开放的深入,WTO进程的日 益临近对我国的大中型企业而言,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市场需求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经营机制的决择。企业要生存,经济要发展,管理要科学,需要的是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统计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具有反馈信息、提供咨询、实施监督、决策服务的职能作用。因而,发挥企业统计在微观经济中的职能作用,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关键问题。然而,多年来“封闭式”的统计服务方向、相对“单一型”的统计调查方法, 使统计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微乎其微, 从而统计工作的地位也就微不足道了。 有的企业不关心,不重视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爱云 《山西统计》2003,(4):28-28,30
道路运输行业统计工作是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的行业统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年来,山西省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根据全省的实际情况,对统计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统计工作规程和制度,做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一、行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行业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数据的总体质量不高,一些企业的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认为统计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企业内没有专职或兼职的统计…  相似文献   

9.
一、转变观念是企业统计“转轨定型”的客观要求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在企业中,统计必然成为反映各个领域经济活动的信息主渠道。企业“转轨定型”的客观要求.使企业统计工作不应该也不可能继续保持原来沉寂的传统格局而实现自身观念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可以是不自觉的或是自觉的,也可是渐进的或是飞跃的。当企业领导人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对加强企业管理可能发挥的巨大潜力而更加重视统计工作时,统计部门就必须适应这种客观形势,实现统计战略思想的自觉转变。这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过去的单纯反映生产建设的“生产型”统计,向…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统计工作基本上不适应转轨时期改革需要八十年代中期,企业统计管理观念转变的问题就被郑重地提出来,其主要内容是要求统计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这种勇敢地承认统计处于“封闭型”状态,并明确提出以强化统计分析为中心的几个“转变”的做法,给当时企业统计的沉闷局面吹入了一股春风,使得企业统计基础建设和统计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改善。以统计分析得到强化和统计汇总方法更加先进为特征,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统计改革局面开始出现。但是,企业外部环境永远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企业从来没有面对过这样激烈变化的市…  相似文献   

11.
企业管理活动中,统计是计划、监控、决策的一个有效工具。但由于统计方法本身固有的一些特点,若使用不当,会成为一种数字游戏,误导工作,因此要加强防范。企业统计的特征与其他管理工具不同,统计有自己的一些独有特征:1、用数字说话,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定量描述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其存在的状况不可以简单描述为“好”或“坏”,要多角度、多环节、量化地进行描述。企业统计把企业看成一个可以量化的对象,用统计数字对企业整体,或某项工作,或某个活动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给管理者展现一种清晰的、可度量的事实。2、用统计方法对大量…  相似文献   

12.
张亮 《中国统计》2001,(1):38-39
对策之一:统计基础工作以满足国 家和企业决策的共同需要为基本目标,实行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管理永平和需求给予不同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发挥政府统计机构的管理职能和行政效能。 根据《统计法》,政府统计机构是基层综合性统计机构的管理机构,因此加强对基层统计的管理和服务,是达到“保正统计机构和队伍的稳定、提高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数据质量”的关键。管理的内容就是“建立、健全和切实执行一套科学系统、实用有效的工作制度”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数据的质量。可采取以下管理模式。 1.重点单位重点管。一…  相似文献   

13.
企业微观经济管理中的统计改革,主要就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统计“为谁做”的问题;第二是统计“做什么”的问题;第三是统计“怎么做”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关联,涉及到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和主体、企业统计的工作内容和功能以及企业统计的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上系统地考虑和设计企业微观经济管理中的统计改革,重塑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满足微观管理需要的企业统计.  相似文献   

14.
王莺 《浙江统计》2007,(3):F0003-F0003
一、房地产统计工作的现状目前,房地产统计工作还处于一个为统计而统计的阶段,其反馈信息、提供咨询、加强监督的作用都没能得到较好的实现,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现有房地产企业统计工作仅仅以完成各类房地产报表为目的,统计部门都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统计,“死”数字有余,“活”情况不足;二是现代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处理技术、传输技术和管理技术在房地产企业统计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韩秋仙 《山西统计》2001,(12):31-31,34
企业中的广大统计工作人员 ,处于企业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尽管他们手握反映企业兴亡盛衰的“晴雨表” ,却时时处处在了“被企业遗忘的角落”。这扇透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窗户” ,更多的时候被人们认为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对统计工作的轻视 ,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同时也直接导致了统计工作人员素质的低下。在这里笔者将站在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角度 ,就如何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 ,谈一些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一、对企业统计工作内涵的理解企业的统计工作主要有对内和对外两大职能。对内一是要管理本单位的统计…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统计工作的计算机应用文/常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张培基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要求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提供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从数量方面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成为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人们对统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  相似文献   

17.
王建国 《山东统计》2000,(6):J006-J006,J007
全省工业企业“一套表”在章丘市进行了试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条件的成熟将逐步完善推行。工业企业“一套表”触及了深层次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其意义已超出了“一套表”本身。在这次深刻变革中,企业统计工作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笔者有幸参加了试点工作,感受颇深,对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统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企业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一、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统计工作改革要实现“四大转变”(一)要从为计划经济服务转向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通过层层下达计划指标来实现国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管理.统计工作任务主要是为国家编制、检查计划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企真正分开,政府与…  相似文献   

19.
林良鸣 《浙江统计》1998,(12):34-34
邹家华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工作不是不要,而且更为重要,所不同的是统计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新的内容,承担新的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原有的统计工作形式呈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企业统计工作是纯粹的“上级任务型”,对企业的贡献不大。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企业统计人员应该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做到既为宏观决策服务,更为微观管理服务。一般情况下,企业领导非常关心两个问题:一是产品的市场问题,二是产品的成本问题。为此,笔者认为:1.应围绕产品的…  相似文献   

20.
立足企业统计基础工作 统计的“基础”就跟房屋的“地基”一样,起着一种“根”的作用,“根”不牢,大厦将倾,统计的基础工作做得不踏实,也将在企业中难以立足。企业统计如何搞好基础工作呢?我认为,一是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统计队伍,这支统计队伍必须由热爱统计工作、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人员组成。这是一个老话题,但至今还没有引起企业足够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