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学史的撰写历来是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步入了一个新时期,考察中国早期文学史的基本形态与撰写方法,可以为新世纪的文学史撰写提供有益的借鉴。早期中国文学史存在几种基本形态,一是以传统的历史著作体例为借鉴的历史形态,一是具有一定哲学意识的体系化的理论形态,另外,还有文学与其他不同学科对比的比较形态。其撰写方法主要是科学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前者指考据与实证研究法,后者指历史与逻辑结合法、史学与美学结合法以及"历史"和"实验"结合法。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美学思想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其中"自然"观是其美学思想的主要方面。龚自珍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吸纳了庄子"自然"的文艺观,其中"法天贵真"与"淡然无极"对龚自珍的美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站在中国封建社会秩序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建立的边缘,以自己敏锐的视角去寻求美、发现美。在文体中,他发现了中西截然不同的美学精神;在地理中,他发现了地域造就人的性情以及性情与美的创造之关系。最终,他找到了真与趣味,津津乐道自然、人生、文学与艺术中所蕴含的真与趣味。他希望建立一种新的美学精神,这种美学精神"精深盘郁"、"雄伟博丽",充满趣味,具有冲破旧传统的恢弘气势;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这一新的美学精神能够保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优雅与华丽。这种梁启超式的情结,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发展中的一个典型表征。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的人物性格论是一种至情至性之论.这种至情至性的核心即是真.这种"真"从创作主体来讲,是指性情真挚与表达自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则是指读者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探求作者为文之真实用心,使整个心灵、全部情感沉浸到艺术境界中,达到出神入化的进步,以领悟作品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西方现代文论对于作者采取"放逐"的态度,致使作者作为"读者"的一面被遮蔽,本文通过对"读者"的细分发现了作者的"读者"维度,以及这种维度对于文学的承传"经验视野"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在文学史的视野内,讨论这种"维度"对于文学史动力问题的意义.以此我们发现接受美学与解释学理论对于作为"读者"的作者维面的理论意义.可以说,这是一种反向的思维,当文本内批评以及以读者理解为对象的解释学和接受美学在目前的文化研究面前式微的时候,我们发现,用之来观照作者会产生另一种理论效果以及这种效果对于过去那种"静止"的研究有一种"制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第一块基石",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中国小说史略》的题名中,"小说史"何以言"略",是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小说史"之"略",既与作者撰写全书的体例、结构有关,也与作者的叙述策略及学术理念、立场有关。就《中国小说史略》而言,"略"至少包含三层信息:其一,"略"是作者教学的实际需要;其二,"略"是作者撰史的表述策略;其三,"略"是史家对史料和史实的精要提炼。在小说被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体现了文学史家的高超眼光,为后代学者撰述中国古代小说史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7.
生活美学作为当今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类型值得探讨,主要包括理论思辨型、历史经验型和实践应用型。理论思辨型生活美学指的是2005年以来西方学者在生活美学研究中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学科形态,它高度重视杜威的美学理论,注重探讨日常生活审美经验以及艺术与生活美学的关系,它虽构成对以艺术为中心的西方美学传统范式的挑战与反拨,但并非要颠覆与解构传统美学;历史经验型生活美学是将生活美学历史化和地方化,中国古代生活美学是其代表;实践应用型生活美学即由美学学者建构的指导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用美学,它具有生活美育之效并旨在使生活上升为一种艺术。生活美学的三大类型不仅展呈了生活美学的全貌及其特质,而且有助于重思美学的学科特性、搭建中西方美学跨文化对话的平台和促进美学与其他领域的互动交叉,从而为美学的反思与重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清代张维屏以"三真"("真气、真意、真趣")来评价郑板桥的诗,本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探求了板桥诗中之"真"真气"即指其诗中之真性情;"真意"是就其诗之内容而言,"真趣"是其诗之神态上的自然表现.究其原因在于作者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及耳闻目睹民生疾苦所致.  相似文献   

9.
朱谦之的《周易哲学》以其对儒家美学的创造性阐释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考察传统美学的现代传承和演变提供了直接参照。作者对《周易》"默识"说的论述是对儒家审美方法的激活和彰显;对"真情之流"的论述是对儒家情感美学的承继;对《周易》时间美学的论述是对儒家时间美学的深化;对本体之"神"和"意象中和"论的阐发是对儒家美学本体论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的承传、嬗变与论争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话语权展开的,话语权是考察中国文学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维度。以《毛诗序》为代表的儒家文论话语权自汉代以后影响中国文学两千多年,梁启超认为,令人"捧腹喷饭之资料更不可一二数"的《毛诗序》,造就了"千余年共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宝典,真不可思议之怪象矣",这个不可思议的"怪象"实乃话语权所致,而其间所上演的沿袭与悖离之间的博弈其实质是话语权的争夺;根深蒂固的"诗文正统论"压制了包括词曲、戏剧、小说在内的其他文学体式的发展;而"文言正统论"视文言文学为唯一正统,使白话文学长期被主流话语轻视。中国文学史的嬗变从根本上讲是围绕话语权展开的,话语权是考察中国文学演进的结穴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论述徐小说中的奇异世界 ,其中包括那些以梦幻形式构成的非现实性题材的作品 ,以及有神灵鬼怪等非人世、非现实性因素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 ,奇异色彩主要通过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境描写而呈现出来 ,之中蕴含着作者的审美策略和个性化的现实情结 ,并显示出其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魏晋玄学美学中的“性”范畴超越了儒家美学“性”之道德本体、道家美学“性”之“逻各斯”的探求,着力论证了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社会理性生命三位一体的生命结构,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思维对此岸现世生命积极超拔的精神品格,包孕着浓郁的文化心灵结构、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以及生命的价值与情怀。郭象的“性”论建构了以“独化”为核心的生命本体论,具体表现为:“独化”是存在的存在论,即本体论;“性”即物性与心性一体的自由生命意识。从而在本体论上建构了生命的本根与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种虚拟的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因此 ,它不是一种真实的客观性存在 ,而是主观性叙事。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域 ,成为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象征化的符号世界。这个符号世界具有独特的语码、内存和符号化的表意体系 ,形成了一套符号语法体系并具有相应功能。同时 ,作为符号存在的“湘西世界”与作家的符号化思维、情感、意志具有复杂的同构体系 ,最终成为超越现实世界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4.
庄子和屈原是最早借用“游”表示精神境界和审美观照的。庄子之“游”是哲人之游,更多地指向内在的超越与个体的自由精神;屈原之“游”是诗人之游,是基于现实的,伴随着真切的情感体验。二者有共同的生命性内涵,但又有明显的思想差异。  相似文献   

15.
阿多诺、德勒兹和阿甘本作为批判理论不同阶段的重要代表,他们通过对康德有关感知理解的阐发,推动感知转向社会现实,呈现不同的审美政治进路。早期批判理论超越现实经验的感知模式,淡化了感知的先验向度,阿多诺以主体与客体的非同一性经验,消解康德的先验原则对感知的同一性规定。后批判理论回返感知的社会现实维度,德勒兹阐发康德审美鉴赏的概念,强调感性生命于现实之中的生成创造。当代批判理论关注感知与具体生活语境的粘连,阿甘本批判康德和德勒兹对感知的理解,思考生命于生活形式裂隙处涌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柔性文化对《红楼梦》的濡染深及曹雪芹思维方式,柔性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识,它积淀在作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巨大的张力制约着作者的审美和准审美乃至非审美的价值取向。文章试从《红楼梦》柔性文化的表征、根源、审美意蕴等方面,把握《红楼梦》文化中柔性特质及其审美显现。  相似文献   

17.
福柯的生存美学的基本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概念,生存美学虽然是福柯在晚期才正式提出,但它是福柯长期进行知识考古学、权力和道德系谱学研究的必然成果,同时也是他个人生活、思想创造和著述实践的指导原则。生存美学的核心概念“关怀自身”,体现了福柯一贯的做人原则,也集中表现了审美生存的重心,在于自身不断摆脱传统主体性的约束,实现自身审美超越的愉悦快感。  相似文献   

18.
论文在梳理意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象叙事理论,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格非小说中的意象不仅是象征化的修辞手段,也具有贯串小说叙事结构的功能。格非小说的意象叙事显示了小说作者在小说艺术象征化方面的努力,体现了格非小说繁复细密的叙述风格和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近来在国内引起广泛讨论.但日常生活审美化并未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它不过是大众文化产品以审美方式呈现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新型媒介文化人制造的文化幻象;大众文化不仅没有消弭审美与日常生活、高雅与通俗的界限,相反,它销蚀或钝化了大众的审美鉴赏力,不利于审美心境的营造,同时文化的视觉转向为审美现代性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杜诗“沉郁”的文化心理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诗歌,既有精细的俗世经验,又有深广的灵魂空间.本文探析了杜甫诗歌"沉郁"的审美内涵,并认为杜诗"沉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杜甫的个性使然;是"发愤著书"文学传统的影响;也是其自觉追求"不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