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裴松之的主要史学成就和贡献陈虎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闻喜县)。生活于南朝刘宋时期,其鼎盛时期在宋文帝刘义隆统治期间,一生曾做过刘宋的永嘉太守、太中大夫、国子博士,著作除《三国志注》外基本没有留传下来,因此我们现在研究裴松之的史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马艳辉 《中州学刊》2007,(3):198-201
裴松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其所作《三国志注》不仅有对三国时期史料的归纳补充,更有裴松之本人对史事、人物及史家、史书的评论。但是,学人多关注其在史注发展上的价值。所以从史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三国志》裴注的史论特点和史评价值,对于深入认识和全面评价裴注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布仁图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南朝刘宋时人,乃是著名的史学家,尤以注释陈寿《三国志》而闻名。《宋书》中说他“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故籍。”①他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为同一时代人...  相似文献   

4.
马晓年 《家庭科技》2011,(12):18-19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日:“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相似文献   

5.
这篇序文讨论两个问题:一、对一九七九年荣孟源先生和钱远镕先生讨论《李秀成自述原稿》问题两种不同的结论表示个人的拙见;二、对裴松之注《三国志》体例的得失提出看法,并把注《李秀成自述原稿》训诂与事实考证并重的体例提出讨论。前者是有关太平天国史的问题,后者则有关史学的问题,敬请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6.
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的史学意义王培华胡三省从二十几岁开始,先后两次为《资治通鉴》作注。到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冬,完成《音注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音注》),也称作《新注资治通鉴》,后人简称为《通鉴蝴注或胡注。胡三省的成就不仅仅是对《通鉴》在...  相似文献   

7.
乾嘉史学大师钱大昕戴逸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逝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18世纪中国的杰出学者,乾嘉时代的史学大师。青少年时代成长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江南地区,就学于苏州紫阳书院,与...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一一就《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答客问王学典问:在出版了《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之后,最近你又推出了《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能谈谈这两本书、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曹操官渡之战兵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操官渡之战兵力,自裴松之注《三国志·武帝纪》提出“曹操官渡之战兵力,未应如此之少”的诘疑以来,便长期纷争,迄无定论。笔者不揣浅陋,愿就曹操官渡之战兵力——这个至今仍困扰着史学家们的“斯芬克斯之谜”,勾稽群籍,提供一得之见。一曹操官渡之战兵力,在陈寿撰著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引的魏晋典籍中,直接而又明确的材料记载不多。为研究方便起见,不妨一并予以列出。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学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清乾隆3年(公元1783年),卒于嘉庆6年(公元1801年),终年64岁。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也是继唐刘知几之后的又一最著名的史学评论家。章学诚中身于书香世家。祖父章君信、父章柳均性好读书,尤嗜史学。章学诚在祖父、父亲的熏陶下,幼年时代就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年时期更是“识趣则不离乎纸笔,性情则近于史学”“。他常在课余取《左传》、《国语》等书,分为纪表志传,作《东周书》近百卷之多。章学诚好学深思,阅读了大量史书,且对其“利病得失,随口能举,举…  相似文献   

11.
一、概说在有着丰厚史学传统的古代中国,有关外国史地的记载在历史著作中屡见不鲜。而且其地理范围遍及亚非欧。但是,中国真正放眼世界,进而把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活动纳入史学研究体系,则缘于近代中国对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强势文明的应战。尽管先觉者林则徐、魏源、梁廷■、徐继畲等在鸦片战争前后编著了《四洲志》(1839年编写但未能出版)、《海国图志》(1842年)、《海国四说》(1846年)和《瀛寰志略》(1848年)等一系列介绍世界史地和现状的图书,然而当以德国史学大师兰克为代表的西方史学界在撰写多卷本的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史学论纲元人先秦至清前期(1840年以前)的中国史学,无论是从术语概念、思维意识、理论体系,还是从研究方法、等作形式都十分明显地表现为一种自足形态,如何从传统史学所横跨的特长时段中抽象出中国史学的传统思想、方法及其史学精神,是文本的目的。一、...  相似文献   

13.
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徐善伟在中西方古代史学发展史上,首次撰专文分别对文学进行总结批评的则是两位文艺理论家:中国南朝人刘勰(约465年-502年左右)和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人琉善(Loucianos,约125年-192年左右)。此纯粹为一巧合之...  相似文献   

14.
《资治通鉴》(三国部分)是继《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后又一座三国史的里程碑,是三国题材由历史到小说漫长演化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它对上融陈寿原著与裴注于一体,兼采其长而出之以编年,对下影响到“说三分”与《三国志演义》创作。在思维方式,材料整合,叙事艺术,语言风格以及文化观念等史传与小说相通方面《资治通鉴》对罗贯中创作《三国志演义》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三国题材演化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与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希罗多德与司马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罗多德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约公元前485──424年)的古希腊,著有《历史》(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二世纪(公元前135年──?)的西汉武帝时期,著有《史记》(亦称《太白分书》)。他们均以自己毕牛的努力及不朽的著作,奠定了中西方史学的独立地位,都被后人誉为“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司马迁以前,不能说希腊、中国就没有史学,但那只能称之为史学的胚胎或萌芽。文学还与其它学科混合交溶在一起,还没有成熟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而恰恰是希罗多德与司马迁总结了前人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集…  相似文献   

16.
深入浅出史家绝唱──读《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李正中由史学大师顾颉刚教授口述、教育家何启君先生整理的《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增订本)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此书是顾老于1965年冬到1966年春,在北京香山疗养院期间,为同住在疗养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纵谈三国人物毛应民毛泽东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大政治家,他一生酷爱读史,尤其喜读人物传记。他对历史人物的文韬武略、是非功过多所议论,从他对三国人物的评说来看,别具慧眼,饶有风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他在读裴松之注卢粥集解的《三国志》这本书的《魏书·...  相似文献   

18.
探析近代史学演进历程的创新之作──读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王记录学术研究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向前发展的,而每一部富有创新精神的著作,都构成了学术发展的界标。《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陈其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近...  相似文献   

19.
在学术研究中,了解学术信息和评析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广开眼界避免选题重复,还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考察方向和研究方法,以利于创新。这是历来开展和繁荣学术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共党史研究来说,也同样如此。关于党史研究的信息了解和成果评析,已发表有大量论述,并出版多种研究述评或史学史专著。1990年有张静如、唐曼珍著的《中共党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有曾景忠主编的《中国革命史研究述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又有周一平著的《中共党史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我还编…  相似文献   

20.
汤勤福的博士论文《朱熹的史学思想》(齐鲁书社2000年1月出版,下简称汤著),拜读之后有一些感想,必欲一吐而快之。一汤著在史学史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对朱熹《通鉴纲目》的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通鉴纲目》“凡例”是朱熹所撰,他还撰写了部分的“钢”,而“分注”则是朱熹托其学生赵师渊撰写完成的,即认为《通鉴纲目》的主要作者不是朱熹而是赵师渊。这一观点影响极大,几成定论。对此汤著作了说细的考辨,得出了全然不同的新论断。作者考证,元朝贺善曾指出当时有人怀疑《通鉴纲目》非朱熹所作;全祖望、王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