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本体论的最高哲学范畴,《易传》的“太极”,同《老子》的“浑成”之“道”一样,是原始五行、阴阳学说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太极”被规定为混沌未分的原始统一体,摆脱了特殊实物的理论局限,战国以来的历代哲学家们,多把它当作“万善至好底表德”①,赋予不同的含义,进行激烈的争论。宋明以后,更以“太极”问题为理论核心,展开有无、虚实、理气、动静、新故、体用、道器等范畴之网,把这一争论引向深入。王夫之正是通过“太极”之辩的理论总结,把对于世界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这个复杂问题的哲学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只谈王夫之“太极”论中的有无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论明代医家的“太极”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中的“太极”学说源自《易传》 ,宋代理学对之进行了种种发挥 ,后世医家深受理学太极论的影响 ,多以太极学说阐发医学问题 ,其中较著名的有明代张介宾和赵献可。张介宾创太级—太虚说 ,将《内经》中的重要范畴———太虚说阐释为创生天地万物的太极。赵献可的理论建树主要在太极—命门说 ,认为人身的太极就是命门。这说明太极学说不仅受到当时医界的普遍承认和接受 ,还以之去探索并解答医学上的未知问题 ,因此显示出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荣捷曾与日本学者辩论太极观念对于朱子理论体系是否为不可无,本文呼应、接续了陈文。文章首先分析了朱子《太极解义》中的体用说,提出,朱子运用体用范畴来定位太极与阴阳关系,其说虽承自二程,但又有自己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体用关系有先后之分的强调上。其次,作者考察了朱子太极思想与邵雍、张载的关联,指出《易学启蒙》明显采用了邵雍之说,论文还分析了朱子关于太极是气的一条语录,指出其与张载对《易传》"参两"思想阐释的相似之处,所有这些旨在加深对于朱子太极思想来源复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曹端认为朱熹的学理体系对太极动静的内涵没有很好把握,从而产生了"自相龃龉"的说法。其《辩戾》在继承朱子太极学说的基础上,从自身真实的生命与智慧出发,提出了独到的理解与创见。他对朱子"太极"的阐发,不仅深入了学术层次,也体现出明初理学发展的问题意识及理论特色;不但是宋儒疑经思潮的继承和理学诠释学理论的大综合,也将时代背景融入到学术研究之中,成为中国古代诠释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对于《周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句,虞翻之直训、王弼形上之训、孔颖达"明道之大法"之训、朱熹"圣人做易自然之次第"之训、来知得"加一法"之训、王夫之筮法之训等,同异互见,各呈其妙,但释义均不尽通达。近哲高亨以天地释"两仪"、以"是"为"太极"之训简洁明了,思路却与宋明诸儒相同。实质上,从《易传.系辞》和《易纬.乾凿度》对此句的以经解经、以传解经以及刘大钧的考辨中可以看出,其要义在于合本体与功用为一体的哲学之思,诸家注解之异乃各取所需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华人时刊》2012,(7):29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功夫太极杂志称"太极美女"、香港媒体称"最美功夫女孩"王滢,最近在美国圣荷西功夫太极杂志20周年武术公开赛中,以"李氏太极扇"拿下太极拳中级比赛冠军。这是王滢继2011年在香港获得第六届武术比赛  相似文献   

7.
陈抟继承了《易传》的“太极”说,在其《无极图》、《易龙图》、《先天图》中,第一次把无极作为道教哲学最高范畴,与太极并列使用,并结合道家的宇宙观,阐述了宇宙的生成和万物的衍生。陈抟融合易老,无极-太极的宇宙生成学说,对道教哲学之宇宙生成论富有创新性发展,从而使宇宙生成和生死解脱变得切实可行,其宇宙生成学说不仅为道教“以易解老”打开思路,而且给宋明理学以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8.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探讨《易经》由太极而阴阳四象,由四象加一画而成八卦与由太极而阴阳直接化生八卦,再由八卦迭加成六十四卦的逻辑演变道路,以及揭示其中"道立于二,以阴阳为本;物成于三,以三极为用;三生万物,以变易为动"的"一分为三"思想。  相似文献   

9.
自明清以还,关于《文心雕龙》的校注类著作极多,但所校所注犹有未尽确当者。《文心雕龙.原道》篇中,"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不当校为"为五行之秀气,实天地之心生";"惟人参之"的"参",当作"参入"解而不当作"参拟"解;"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太极",并非指的"生成天地之宇宙本体"而是指的《周易》、易象。《文心雕龙.练字》篇中,"鸿笔之徒"不当校为"鸣笔之徒";"暨乎后汉,小学转疏,复文隐训,臧否大半"指的是东汉时文字之学转向空疏,复杂的文字隐伏其义训,当时了解和不了解复杂文字的学者各各参半;"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引发众多歧解与原文的表达不够清楚、完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抟继承了<易传>的"太极"说,在其<无极图>、<易龙图>、<先天图>中,第一次把无极作为道教哲学最高范畴,与太极并列使用,并结合道家的宇宙观,阐述了宇宙的生成和万物的衍生.陈抟融合易老,无极-太极的宇宙生成学说,对道教哲学之宇宙生成论富有创新性发展,从而使宇宙生成和生死解脱变得切实可行,其宇宙生成学说不仅为道教"以易解老"打开思路,而且给宋明理学以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11.
太极动静问题是自周敦颐"太极动而生阳"思想提出以来,宋明儒家讨论较多的话题之一。朱熹视太极为至高本体,然而在其广大精微的思想体系中,太极动静问题存在双面性。这也给后儒,尤其是曹端、薛瑄等人造成了理论诠释上的诸多困扰,为此,他们二人提出了"活理"思想,认为理自身可以动静,从而提升了太极或理的能动性。韩国学者李滉提出了"理自会动静"的理动论,在解决了朱熹太极动静思想双面性问题困扰的同时,也为自己"四端""七情"的性理学体系建造了通畅的诠释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朱熹哲学思想体系中太极。理、气关系决定着其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和理论形态。本文作者以唯物辩证论思想为指导,剖析了朱熹哲学思想中理与气的关系,认为他的哲学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朱熹宇宙本体论中的内在矛盾在于"太极即理"、"太极即气"与"理先气后"之间的矛盾。但他论述宇宙发生和天地万物生成问题时,一方面虽然提出理本论思想,另一方面又用气来解释太极即世界本原。  相似文献   

13.
《正蒙》中有《参两》篇,先儒与时贤对“参”的音义理解意见不一,或读解为“参”或读解为“叁”。其实,张载“参两”之说先见于《横渠易说》,后备于《正蒙》。从文本疏通和义理阐释两个方面对《横渠易说》中相关条目进行分析可知:“参两”非单以数论,而当合以象言,描述的是现实世界活泼泼的生命,应读为“参”而非“叁”;相应,《正蒙》中应为《参两》而非《叁两》,“参两”在更深层次的内涵上是穷理尽性,与“太极”密不可分。“参”虽包含“叁”之义,实则意蕴更丰富,并具参合之义,生动具体描述了太极之道的一与两合为叁以及参合化生之义。即是说,张载的“太极”一物而兼有乾坤两体,在太虚之气的场域下,本质上“太极”是气化生生流行不息的状态,是一种动态图景。“太极”与“参两”的关系为“参”是“太极”气化生生表现样态的定性,“两”是“太极”气化生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周易》与中国书画理论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周易》太极阴阳观与书画之本原、生生不已说与书画之特色、观物取象论与书画之创作均有着内在的共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开天辟地与伏羲姊妹》看古代土家族的朴素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家族远古民间故事《开天辟地与伏羲姊妹》(以下简称《故事》)在土家族地区源远流长,家喻户晓.现以《故事》为依据,对古代土家族的朴素哲学思想作一初步探讨.《故事》说:“古时候,宇宙间一片黑暗,昼夜不分,无天无地.突然,一阵狂风,把黑暗吹散了,出现了一朵白云,白云里面有一个卵,卵白似天形,卵黄似地形.卵生下无极,无极生下太极,太极生下两仪,两仪有阴有阳,就象两个人.阴  相似文献   

16.
"一画"是《周易》哲学的重要范畴。伏羲以天地之道、自然之法为依据画了"一画",太极的理念就都概括出来了。不是"一画"之外还有其他的"一画",也不需要其他人再设立一个另外含义的"一画"。"一"不是形而下的万有之数,而是形而上的太极之道。石涛把"一画"复杂的哲学原理运用到画论中,将哲学的范畴、辞句、原理转换、仿用、重组为画学的术语、概念、定义,发挥了"后天为用"的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敦颐在代表作《太极图说》中将天人相交、性(太极)与气合一,奠定了理学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礼主刑辅的外在控制和"立人极"、"圣人"人格的内在控制思想,从而确定了理学建立主体道德理性进行社会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易之两爻是先秦文论的思想场域和言说框架.在两爻之间,先秦诗哲安放着各自的"道"与"文":《周易》"况之太极"的象喻、直觉和整体言说,老庄"人法自然"的诗性之思和诗性之方,孔孟"天何言哉"的人伦体悟和人文寄托.  相似文献   

19.
逻辑的基础在于整全性而非同一性.基于整全性,中西思想交叉结合可分为三条思路.第一条思路:世界的整体性对应太极的统一性;逻辑的整全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第二条思路:世界的整体性对应逻辑的整全性;太极的统一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第三条思路:世界的整体性(宇宙的统一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统一力学的数学原理);太极的统一性对应逻辑的整全性.这三条思路中蕴含中西核心思想发展的方向,也蕴含中西知识会通的方向.太极代数就是太极学说与集合论相结合的产物.太极代数及其建构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基本的逻辑问题,比如人性论问题、ABO血型问题、发展的"螺旋式上升"问题等逻辑问题.通过太极代数不难发现,人性论问题、ABO血型问题也是逻辑问题.有整体性必有解构性,太极代数的建构表明世界是"一分为二"的.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威廉·瓦尔博顿在《摩西的神圣使命》中提出了人类文字"图画而文字"的理论.它就是风行于20世纪的"图画文字说"的原始版.从普通语言学原理出发,不难看出,单纯的"图画"由于无法满足"文字"的基本成立条件,所以永远不可能"变"成"文字".并且,迄今为止所有的材料也都不支持"图画而文字"的理论.因而,瓦尔博顿提出的"图画而文字"的假说,是一种错误的文字起源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