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淮南子》是汉初杂家的代表作,在阐释理论过程中体现了严密的叙事逻辑。《淮南子》的叙事,在叙事要素上表现为整体性的叙事思维,圆形的叙事结构,言事以证道的叙事逻辑等,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叙事思维。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叙事传统。  相似文献   

2.
君主是专制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与国家的治乱存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淮南子》在总结前人君主观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建立起自己的君主观体系。它的君主观体系强调“道”之于“治”的功用。围绕着“道”,以“治”为重心,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治在道”,即君主的产生、君主的素质、君主的统治方式。  相似文献   

3.
君主是专制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与国家的治乱存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淮南子》在总结前人君主观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建立起自己的君主观体系。它的君主观体系强调“道”之于“治”的功用。围绕着“道”,以“治”为重心,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治在道”,即君主的产生、君主的素质、君主的统治方式。  相似文献   

4.
人生意义,是哲学探索的旨归.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淮南子>同样继承了先秦道家对人生意义的探索.通过对道、人及道与人的关系的探索,<淮南子>提出人生的意义在于性合于道.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审美理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大浑为一"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大"道"是"大浑为一"之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二、"大浑为一"之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和大审美观视野;三、"大浑为一"之关体现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神化"最高境界.《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汉初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与黄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原明认为,《淮南子》的道论、无为论及其综百家之长的特色均表明《淮南子》建构的是一个以道德为统领而兼容百家的黄老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8.
“道”是《淮南子》一书的重要范畴。这一概念来源于《老子》,通过对道的论述,《淮南子》详尽地发挥了《老子》关于天道自然无为和道化生万物的思想,由此形成了系统的自然宇宙观。《淮南子》的道论主要论述了道的整体性、无限性及其演化阶段和理论。通过这些论述,使老子以来的道家理论得以深化,显示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张允熠认为,《淮南子》处于西汉意识形态由"黄老之学"转向"独尊儒术"的过渡阶段,故其思想主旨是调和儒道.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年,晚至唐朝传到日本等近邻,新航路开辟后始传向欧、美等远邦;西方《淮南子》全译本的出现更是迟至21世纪。2003年由加拿大学者查尔斯·白光华领衔翻译出版的首部法语全译本、2010年由美国学者约翰·梅杰领衔翻译出版的首部英语全译本及其2012年的精华版,在《淮南子》远播欧、美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白光华为研究《淮南子》及中国传统思想还一度游学台湾,受到台湾《淮南子》研究大家于大成教授的点拨。香港语言学家及翻译权威刘殿爵教授也为《淮南子》的对外译介和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1.
《摩西五经》是基督教经典《圣经》的重要部分,对西方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但是读者常有阅读的困惑以致误读。本文拟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艾米莉@勃朗特在其小说<呼啸山庄>中独具匠心地采用了多层次、多视角、巅倒时序、象征等叙事手法,在文本中留下空白,频繁召唤读者的反应与合作,激发读者的想象,使之具有说不完,道不尽的魅力.本文试图以审美反应理论为指导,对这部作品从叙述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叙事策略,展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宪法常常被看做是“全民”的创造,然而从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政治秩序的演进过程来看,宪法并没有超然于阶级利益之上,也不具有中立性,它不过是利益集团斗争的结果.在经久不息的利益争夺中,货币利益集团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力量.当货币利益集团试图在美国建立一家国家银行时,立即引发了深刻的宪法危机,于是在制宪者之间、在联邦和州之间、在总统和银行之间,都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这场较量主要围绕国家银行的合宪性及其存废、货币主权的归属等问题展开,并对美国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宪政制度的变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超越悲秋──论“悲秋”母题在现代作家笔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渊源流长的母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母题在现代作家笔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超越。无论是作品内容还是艺术风格,现代咏秋之作都显示出了与母题迥然相异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对比喻的运用有独特的风格,文章以喻体为视点,从喻体的内容、结构形式两方面研究了杨绎作品中用喻的特,左,并通过对她与钱钟书先生用喻的异同所作的比较,初步探讨了她的用喻风格。  相似文献   

16.
泰国小说创作的历史虽不长 ,但在叙事技巧方面有着较大的进展。《甘医生》是其突出的代表。本文力图展示作者在小说中所运用的较为娴熟的全知聚焦、回溯法、叙述时速等叙述策略 ,并对其接受效果作了阐发性评述。这些策略实际上代表着泰国小说的主流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封闭空间的家族小说的界定和分析封闭空间家族小说的叙事因素,来探讨封闭空间的家族小说的体裁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教授的住宅》的叙述模式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薇拉·凯瑟在创作上经常进行大胆尝试而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叙述魅力。《教授的住宅》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由于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和风格而得到加强。凯瑟在这篇小说中利用视角作为发展人物的手段,运用分层的功能,成功地将看上去不合理的三部分并成了一个满意的整体,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凯瑟对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小说相比,中国古典小说预叙极为发达,这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濡染。首先,远古时期,巫史不分,这造成史传对以预叙形式出现的占卜等神秘文化的大量叙写,而史传是孕育小说的母体,自然古典小说就继承了史传的这种叙述传统,而以这些神秘文化作为预叙方式。其次,“兴”这一审美思维的导引起启功能,也导致古典小说出现了包括入话、楔子在内的各种预叙形式而古典小说评论家所谓的“弄引法”、“将雪见霰,将雨闻雷”、“隔年下种”、“草蛇灰线”等与预叙有关的手法,也与“兴”密切相关。再次,作者的文化视野,造成他们对种种预叙方式的偏爱。最后,为满足读者的结果期待意识,古典小说以副标题或回目来预叙;作者又巧妙地利用读者的这种审美心理以制造悬疑,于是章回小说每回结尾出现了预叙的俗套,在情节惊险处也经常出现预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