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中国梦"?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就是民族梦,民族复兴之梦。回顾近代17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复兴梦仍需持续奋斗才能实现。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受侵略、受压迫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侵略、不断抗争、持续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历史。从此,全国各族人民开  相似文献   

2.
一、觉醒、觉悟:统一战线发展的前提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人们很早就已经认识。革命本来就是一种联合行动。从普遍意义上讲,任何革命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团结和壮大自身力量、孤立和瓦解敌对势力的过程.即建立和运用统一战线的过程。抗战之前的百十年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论大小.都依照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所说的“先凑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的强盗逻辑,入侵过我国。其中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有过五次。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屈辱的时期,从民族自觉讲也是中华民族极不觉醒、更不觉悟明时期。不仅统治者愈益腐朽昏庸,广大…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要创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民族品牌是国家经济的生死牌  相似文献   

4.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力、精神力、软实力,它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华民族凝聚力源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的民族精神。而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思维是从最深层次、最高层次指导支配看文化的发展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它的作用与功能不断的发挥,我国传统哲学是其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5.
蓝天  高博 《管理科学文摘》2012,(20):132-132
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含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核心即——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需要用切实行动去践行。  相似文献   

6.
“红色基因”源自中华民族血脉当中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有着不一样的解释。民族精神包括抗战时期的红色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民族精神,以及顺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时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就是维持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本文以石狮市为例,探讨青少年在新时期下如何传承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确保红色基因可以在青少年中发扬传承,让青少年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族的社会实践、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下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某些心理品质。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分析这种素质的内在发展机制,有哪些特征;二是研究改善、提高这种素质的条件,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领导科学论坛》2005,(3):F0002-F0002
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定神。 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促进了民族独立,打开了民族复兴的重要通道;唤起了民族觉醒,奠定了民族复兴的民众基础;形成了抗战精神,提供了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准备了民族复兴的国际条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缔造了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由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发展,衍生出了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成为凝聚全民族的核心,而且对全民族成员都起到根本的价值指向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最终接班人,和民族复兴的承担者,他们的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民族精神的内涵论证了大学生民族精神创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捷 《决策探索》2013,(1):18-20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的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看,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打动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也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伟大追求。  相似文献   

12.
说到“马虎病”,可谓源远流长,由来久矣。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 如果不与西洋民族接触,咱们依然是自成一个世界,也就无从得知自己的短长。自鸦片战争 以后,门户洞开,不断受到重重外力的压迫,于是才觉悟到咱们的民族是有这种“病”的, 也都在寻找治病的“药方”。直到 20世纪 30年代,鲁迅先生找到了一剂“诊治”这种“病 ”的良药。先生说:“中国四亿个人生着一种毛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若不治疗就无法 救中国。”他同时指出:“日本人所具有的认真精神是要中国人学习的。”先生辞世 60多 年了,而我们仅向日本…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卫生院中进行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教育有重要意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是教育大家树立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的重要方法.激励大家以高度责任感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发展经济的实践中,是进行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1983年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口号,至今已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中'"四自"的内容与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已经成为中国人自觉追求的人生目标,并且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相融合,成为不断发展、充满生机的理论.这种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指引并激励着大家奋发有为、自强创业,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有形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礼仪、制度、宗教、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它既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变迁模式,我们不可能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永远"冻结""凝固",也不应该使"主体"固守其"原汁原味"的传荣文化,永远过着传统生活,将其排斥在现代化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15.
张晓娜 《科学咨询》2007,(21):62-62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性及风格性. 对中国"古典舞"的继承和发展,立足现代,发展中国古典舞必须表现现代人的观念,但不失民族传统.在民族文化精神建构下的中国古典舞蹈,已不是旨在复活古代舞蹈原风原貌,不是一种纯舞蹈形式思维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渗透当代人对"古舞之典"的理解,而是一种与时代合拍的全新概念,是对中国民族传统舞蹈的当代阐释.中国古典舞蹈,应该是在当代构建的、在继承传统舞蹈基础上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舞蹈,能够突出一种使自己的历史在当代的重新阐释中获得生机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陈静 《经营管理者》2012,(7X):367-367
<正>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武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瑰宝。它既是一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且又内容宏博的民族文化遗产,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象、美的动作、美的节奏、美的情感,不断地从舞蹈、体操、雕塑等造型艺术中吸取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美。套路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同艺术一样也是一种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它的全部内容倾注着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心理、民族美感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企业的创新是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族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创新方面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是一味靠来料加工和引进技术只能解决暂时的发展,无数事实都证明,民族企业要振兴,发展和创新是唯一的道路。通过对我国民族企业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见解和探索,为民族企业在创新和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来挖掘地方历史资源,探索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问题,望能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金永 《科学咨询》2006,(8):13-14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与其是否有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直接关联.概括地讲,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