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绍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03-108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指出发展方向和治国方略.<隆中对>前后可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劝告刘备不要与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争锋;要与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结盟,不要为敌.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是占有荆州和益州.后半部分为刘备指出五点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一)联吴抗曹;(二)跨有荆、益;(三)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四)内修政理;(五)两路出军,一向宛、洛,一出秦川.这五大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受到严重打击,使"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军"的计划落空,吴蜀联盟中断,但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方面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开发四川、云南、贵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相似文献
2.
赤壁之战之前的备亮关系经过了从"茫然期"到"蜜月期"再到"倚重期"的转化。诸葛亮出山是"毛遂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一开始并没有被刘备重用。经过"隆中对"的君臣长谈,备亮关系开始由"茫然期"向"蜜月期"转变。之后诸葛亮提出夺取荆州的"荆州三策":联合刘琦,夺取襄阳和联合孙权,出使孙吴。刘备把出使孙吴的重任交给了诸葛亮,说明备亮关系已经完成了由"蜜月期"到"倚重期"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刘德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4):197-200
本文从分析《隆中对》的战略战术思想入手 ,结合《三国演义》关于三国历史演变的文学描述的内容 ,使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工具 ,分析其中所包含的营销元素 ,研讨这些营销元素对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吕昕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3):105-107
《隆中对》多被后人用来歌颂其成功之处,但往往忽略了它的几个致命缺陷:荆州、益州的相对隔绝无法做到“跨有荆益”;孙权的东吴集团对荆州有强烈的领土要求,蜀汉既要取得荆州又与孙权和平共处,显然不可能;荆州本来即是一个四面用兵的地方,要在荆州建立北伐曹魏的根据地,比较勉强;蜀汉本来就相对弱小,而诸葛亮却要从益州、荆州两路北伐,分散兵力,不集中力量进攻。因此,可谓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相似文献
5.
薛国中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4):517-522
东汉末年,荆州这个重要地区,为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军事集团所争夺,以至于公元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盟,而最后取得荆州的是孙权。刘备的失败,是由于诸葛亮战略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6.
黄晓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1,(2):74-76
关羽北伐是对《隆中对》思想实践的产物 ,失在时机的选择不当和退却不及。但刘备缺乏权变 ,丧失了对荆益二刘的取代先机 ,蜀汉汉中、东线、关羽三路军队未能统筹策应 ,诸葛亮前期不甚为刘备倚重 ,联盟破裂 ,是关羽北伐毁败的重要原因。随即刘备夷陵战败 ,诸葛亮治国的思想不得已由“跨有荆益”嬗变为渐取陇右、蚕食雍凉、东和孙吴的务实方略 相似文献
7.
于天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2-108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的发展提出了两层战略:一层是前期战略,旨在夺取荆州,进而入蜀,跨有荆益;另一层是后期战略,包括宛洛、秦川二策。但是这一举措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前期战略因为孙权对荆州的战略意图而困难重重,“跨有荆益”之策因为刘备的割据心态、关羽的莽撞和诸葛亮的人微言轻而失败;另一方面,后期战略的触发,依赖于“天下有变”这一条件。诸葛亮“天下有变”所指应为曹操势力内部士人群体发生的叛乱,而其根据并不充分,后来也未被诸葛亮坚持,加上诸葛亮晚年性格的巨大变化,使得《隆中对》的后期战略从条件到精神都无从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袁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2):61-62
站在历史(旅游)地理的双重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荆州得失的原因,并回溯到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思想及其实际执行情况,可以认识其中的原委,这对于当今开发旅游资源,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沈伯俊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6):79-84
近几年来,关于诸葛亮的评议较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也不少,然轻率之议、轻薄之言也颇多。文章认为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公允的态度,作出有分寸的评析;还要坚持“同情之理解”的精神,尊重历史背景和特定语境。为此,本文就涉及诸葛亮历史人物形象议论较多的三个问题略加辨析。 相似文献
10.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提出刘备跨有荆益后北伐的目的是"成霸业"、"兴汉室"。后来法正建议刘备北伐汉中时提到了包括"尊奖王室"、"蚕食雍、凉"在内的三重目的,这对诸葛亮应会有影响。诸葛亮秉政期间北伐的目的应有三大层次:兴复汉室、推进统一为第一层次;扩大占领区、联络氐羌、搜罗人才、疲敝魏国等为第二层次;以弱示强、以攻为守、凝聚内部等为第三层次。就北伐的成效看,第一层次的目的远未实现,第二层次的目的或多或少有所实现,第三层次的目的大致实现。诸葛亮的北伐就目的来说,与孙权的北伐有明显区别;就后果而言,与姜维的北伐也有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黄晓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2):46-47,73
随着荆州的失落,诸葛亮及其继任者强蜀方略的重心凸现出向西部陇石拓土扩军,夺马足粮,割据发展以牵制曹魏的西征而非北伐的发展格局,体现了亮联结益州,南中,汉中,凉州为一体,力求自存后图进取的战略远图,表明蜀汉中后期修正了《隆中对》的筹划,西征是蜀汉自强之兴. 相似文献
12.
黄晓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2):50-51
诸葛亮执政后的政治实践是战略审势、政治攻心、谋略更新、智慧卓识、人格魅力等的变通统一,其政治实践抱负与理想超越了历史时代,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志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3):101-104
诸葛亮北伐问题历史上一向争议很大,进而对诸葛亮的才能问题也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当时蜀汉与曹魏的形势对比、诸葛亮的北伐动机,指出无论在公在私,诸葛亮都有不得不北伐的动因;且在北伐战争的初期如果策略得当,的确有胜利的希望,而不能单纯以兵力数量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导致诸葛亮北伐战争的失败有诸多原因,但诸葛亮个人军事才能的平庸以及用人上的失误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许蓉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323-326
刘备蜀汉政权的统治基础,由荆州、"东州"和益州土著三大政治集团组成.为巩固政权,刘备和诸葛亮对这三支政治力量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以荆州士人集团为依靠,极力笼络"东州"人士,使二者融为一体,成为政权的组织基础;对益州人士,则笼络利用和戒备打击兼而用之.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益州的目的.蜀汉政权的具体构成,完全服从于刘备、诸葛亮制定的基本组织原则.作为蜀汉政权组织路线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诸葛亮在具体的人士安排上,表现出"用士惟诚,国事惟和"的"贵和"的思想和道德准则.这一方针的长期坚持,保证了蜀汉政权长时期的稳定和安宁. 相似文献
16.
岳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6):50-5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禳星形象的塑造,渗入了天师道的民间文化。事实上,东汉到南北朝时期,天师道盛行于琅邪及东南沿海地域,不少政治家都师从天师道。而诸葛亮的籍贯、爱好、婚姻、政治生活等,也都与天师道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高晓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49-50,53
当今社会具有秘书才能的人少之又少,而诸葛亮无疑是历史上最出色的秘书。身为刘备的秘书,从躬耕于南阳到隆中对策,从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他身体力行,尽心辅佐刘备,将秘书工作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当今秘书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俊芳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5-8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易姓受命”民心所向,黄巾起义摧垮了腐朽的东汉政权,群雄并起,割据分立,曹操“挟天子以令侯”,“唯才是举”,广兴屯田,踞长江以北,经济发展,天下英雄莫不投其麾下。然诸葛孔明抱“兴复汉室”之念,辅佐刘备,延误了国家统一,五次北伐,以小击大,徒劳无功,加重了人民负担,无法阻止历史进程。263年蜀国灭亡,280年三国统一。 相似文献
19.
农夫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确定了联吴抗曹、兴复汉室的方针 ,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显示了孙刘联盟的生命力。但荆州的丢失和夷陵的惨败 ,既导致孙刘联盟的破坏 ,又导致诸葛亮偏师北伐的失败。在这点上 ,诸葛亮负有主要责任 ,成为他的严重失误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锋军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69-73
上海大学的朱子彦先生在其《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一文中指出:诸葛亮秉政时,不仅大权独揽,且以“太上皇”自居,其竭尽全力北伐,其目的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是冀图通过北伐来树立绝对权威,一旦条件成熟,“诸葛亮本人,抑或其子孙极有可能易代更祚,登上帝位。”本文认为朱文的这一观点建立在感性化的认识与判断上,缺乏事实依据,很有商榷之必要,故对朱文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