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不正当竞争的一些思考倪虹中国的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十五年,这场改革就其本质意义上来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从经济体制与机制转换上来说,它又是中国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要求,工人队伍有一部分人下岗,下岗工人的出现是企业深化改革、走向市场的产物。同样,这场革命也要求干部队伍有一部分人下岗,干部没有任何理由和特权游离在这场革命之外。工人和干部的下岗,体现了公民就业机会的平等。不论干部工人,谁都要告别计划经济的襁褓,投身改革,参与竞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一、干部竞争上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干部竞争上岗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全国人民根本利…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总结十四年的伟大实践,指出“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的革命”。这场革命的目标,是要解决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于这场新的革命伟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当启动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国改革进入全面运行阶段时,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崭新命题。对于这场新的革命及其光辉思想,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已作了科学界定和精辟表述,并使其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种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后,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领会“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学术界取得普遍共识。但在对于某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上,笔者感到还须深思。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中国的改革是本世纪最引人瞩目的世界性大事之一,而“改革是一场革命”的论断则是对小平同志对这场改革的实质集中深刻的科学提示。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要充分理解我国改革的重大意义,坚定改革的信念,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一场革命”的思想作进一步的认识。一、改革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探求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的伟大社会变革,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和中国的命运。历史发展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超出了马恩的理论框架。现实的社会主义都不是由成…  相似文献   

6.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杨发民,高锋,阎树群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而又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鲜明价值导向。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实践表明,我国社会结构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目前对社会主义改革根本性质的各种观点,或则肤浅。或则片面。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初始阶段都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而走向国家社会主义,采取了以国家为主体的模式。它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国家为主体向社会为主体转变。这场转变就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它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既包括由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政治革命,也包括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内部以改革的形式出现的革命。改革当中,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控制及其向社会的转让构成尖锐的矛盾,国家职能的二重化和执行职能,手段的二重化,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文化战线上,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这是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它比之以往的一切文化革命,更加深刻百倍,广泛百倍。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总的来说是革资产阶级思想之命,这场革命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首先,文化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从属于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经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体制的确立,是一场全方位的革命。对于这场革命,人们较多地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它的意义,却很少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这场革命的深远意义。实际上,经济领域的任何一场革命,既有经济学的意义,又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精神文化意义,作些分析与探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实质,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从对旧体制依附下解放出来,使其走向市场,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并给每个主体以发展和选择的自由。其理由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讨论”这样一个普通而重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 ,掀起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 ,这场革命把人的思想从左倾思潮、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确立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而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思想路线问题 ,说到底 ,就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理论和实践所提出的重大课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键就是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 ,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就是纠正我们以往对马克思主义 ,对社会主义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在总结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时,明确提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并把改革这场革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概括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在实践上对加强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有制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赵志浩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非常深刻地触及现行的经济、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而且极其广泛地影响社会各个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党的建设李长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领域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从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来说,它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历史性的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进行的改革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它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化改革的结果,需要打破计划经济那种完全由国家包起来的做法,改变那种单纯靠行政命令推进经济发展的方式。这场深刻的革命,将以强大的冲击波冲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的观念形态、工作制度和旧的模式。同时,应当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股改革的潮流正在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在改革中,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法制要不要在改革中完善?如何避免来回折腾和产生混乱?不对这些新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就很难进一步解放思想,也不敢进行全面丽系统、坚决而有秩序的改革。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保障当我们着手改革的时候,必须清醒地认识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本质区别。我们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只是在某种意义上的一种转义的革命,而不是真正的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  相似文献   

16.
论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与党的活动方式的相容性与不相容性周锦尉邓小平同志多次把改革称为“第二次革命”。这场在共产党领导下旨在完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改革,其革命的一个主要涵义在于对传统经济体制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带有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我们努力要建立与完...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出了新的概括:“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其主要根据就在于,“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所以,正确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不但对于明确改革的性质,而且对于充分发挥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都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改革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如《纲要》所言,“改革是全面改革”。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次指出,我国…  相似文献   

18.
论改革也是革命程明华改革也是革命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思想的提出,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探索而又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在现行...  相似文献   

19.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的问题,这是该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以此为科学根据,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乃革命、改革和建设成败的关键。回顾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到现在70多年所经历的途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改革和建设都出现过失误和曲折。反映在认识领域,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陷入“左”的空想,因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明确自己国家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因此,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加快和深化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同时,必须面对中国在当代世界战略格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向这场革命所引致的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飞跃和全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及其与上述相应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而提高我们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坚定性和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