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政治与自然"是政治哲学中一个既古老又新近的问题,它从其发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至今,随着社会的变迁,含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整个时代的剧变必然带来"政治与自然"这一政治哲学问题的变化。文章力图通过梳理这一思想路向,来厘清"政治"最本源的意义,以及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 ,已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2 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界。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加入世贸组织表明我们正在和世界接轨 ,这对中国的每一位成员来说 ,都将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编辑 ,我们更应该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蒙昧时代母权制的形成是自然的,群婚与对偶婚条件下的婚姻家庭伦理还没有被打上私有经济利益的烙印。野蛮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家庭革命,推动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专偶婚制转变。文明时代的小衣生产方式决定了男权社会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工业时代生产方式的革命带来了妇女解放的曙光,但男女完全平等与真正性爱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对财产私有制的扬弃,这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马克思在这个时代向中国学者所可能提出的问题,表达了一种感受性的理论思考,并重点分析了在这种思考中的主体与客体、显现与实在、启蒙与现代性、传统与当代、历史观与目的论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的基本意向是要回答我们为什么必须重新迎向马克思的目光这一特定时代的特定话题.  相似文献   

5.
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有多长,花的渊源就有多远。在漫长的历史中,花成了一种品性,一种文化,一种气质,一种梦想的寄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名花,花风即国风。虽然历史上鲜有正式的国花册封,但总有鲜花在各朝代担当了这样的角色,成为当朝的宠爱。这种种花卉,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心理,也蕴含着时代的精神与风骨。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太平洋时代”思想的由来,分析了“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这一常用提法的弱点,从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和太平洋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出发,论述了太平洋时代的标准、特征与主要内容,以及它与中国的关系。文章认为,仅用经济发展的眼光看太平洋时代将导致失误。从政治、经济、文化及文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太平洋时代的到来,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2l世纪可能是这一时代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7.
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北京邮电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教育"论坛,在北京邮电大学如期召开,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由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和网络游戏运营商共聚一堂,共同商讨网络游戏这一朝阳文化产业对当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关注了时代的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代随着新经济成分的出现,儒学出现了新的转向,商人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士商互动现象十分明显,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反映了这一现实。但是,由于蒲松龄处于新旧儒学的接榫时代,不可能摆脱延续两千余年旧儒学思想对他的控制。《黄英》中士与商的升降分合深刻地折射了作者的这一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文学”,这是我们时代的文学,应该说它比过去时代的文学于现代人更亲近些,更熟悉些,更理解些。可是,恰恰相反,它似乎显得更疏远些,更陌生些,更难捉摸些。何故?这里有时代的原因、世界性的问题,也有我国自己的缘故。现在,面向世界的窗口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了千姿百态的文学现象,使我们有可能认识与探究现代文学的风貌。一、时代与文学动态 20世纪,这是一个多灾多难大起大落的时代,20世纪,这是一个痛苦失望又充满希望和建树的时代;20世纪,这是一个毁灭而又创造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哪个时代比我们这个世纪如此复杂矛盾,如此飞速发展,如此令人担忧呢?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值得多视角不断研究。这一论述的产生具有多向度的现实针对和多维度的思想源流。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需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在英雄观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的需要,是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国家话语体系的需要;它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交相契合并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一脉相承并对之进行了时代化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英雄与时代的关系上,明确指出英雄来自时代和人民,是国家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和坐标、社会的榜样;在英雄的主体上,展现了人民总体、群体、个体三重英雄主体逻辑,表明了人民英雄是英雄的核心范式;在英雄的含义上,明晰了英雄的本质、精神和品格;在英雄的养成上,指明了英雄养成的总体、根本、具体三重路径。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即英雄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指明了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明确了时代对英雄的决定作用和英雄对时代的影响作用,并把英雄对时代的作用同英雄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统一起来,全面完整科学回答了英雄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基本原理即英雄与时代关系原理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人民英雄主体思想,深化了英雄主体内涵,拓展了英雄主体外延,使英雄主体更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核心概念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在英雄谱系上是动态谱系与静态谱系的统一,展现了人民英雄是英雄的核心范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发展观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从唯物史观格局、宽宏的历史视野特别是新时代站位高度,阐明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和价值归宿问题,形成一个既全面完整又内在关联的科学的英雄观体系,其本质特征是英雄的人民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理论体系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在历史中理解英雄,在英雄史中理解历史,将英雄观统一于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人民观,开辟了英雄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大历史观、大英雄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哲学与民族精神的立场出发,透过西方哲学而重新发现与肯定古老的中国哲学的精神价值,基于儒家哲学为主干而融汇东西方哲学智慧的基础与支点,寻求“上帝”与“爱因斯坦”的沟通渠道,实现“价值”与“知识”、理想与实践的统一,重新找到世界与人生意义之根,找回世界与人生的意义,———这在混沌、多元与变动的时代中代表了一种洪钟大吕般的声音。作为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儒学大师,牟宗三自觉地充当了时代这一声音的传达者。通过对这一声音的传达,牟宗三为他的哲学思想作了一种儒家人文主义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2.
1976年这一年对于穆旦充满了特殊的意义,作为一个身处“文革”漩涡中的历史见证人,他不仅是苦难时代依然保持诘问的诗人,同时还担当了一个孤独的寓言家的角色。而诗人身份向翻译家身份的转变则体现了穆旦于时代漩流中以一个人文科学工作者的姿态重新抵抗压制,在万马齐喑中寻找新的表达途径的努力。在这一年的诗歌里充满了他对整个时代所作的思想和人格的双重批判,也显示出绚烂与沧桑之后复归于平静从容的个人风格,表现了一个智者在目睹了声势浩大的造神运动之后的苦涩、深沉与洞察力。  相似文献   

13.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在《女神》中,郭沫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抒情主人公——"大我"。这个"大我"一方面追求个性的解放与自由,反对封建的束缚与压制,追求立人这一时代主题,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的启蒙与改造,追求民族的新生,参与到立国的时代浪潮中去,实现了立人与立国的完美结合。"大我"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全城热恋》踩着情人节的鼓点姗姗来迟。片子声势浩大,明星齐聚,应景地在春节里表现了成年人恋爱中的各种幼稚可爱,让这一季冒出了粉红色的泡泡,同时又点到了其中的懦弱与阴暗。这个时代是一个惶惶不可论的时代,表现这个时代的爱情,也不能是一心一意的纯情。爱情里的痴傻与纠结,伴着爱情的甜蜜,浑浑噩噩地同主人公一同前进。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乃马克思主义精髓所在。如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有效贯彻这一精神则成为当今一重要时代课题。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试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日本武士这一社会角色出现于平安时代中期,在平安后期势力迅速壮大并取得政权。自镰仓时代至19世纪中叶的江户时代末期,武士政权在日本历史上持续了近700年。贯穿武士社会的伦理思想即武士道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战国时代以前,武士道主要表现为"恩"的社会意识,战国时代表现为"生"与"死"的社会意识,江户时代则表现为"敬"与"诚"的社会意识。无论哪一阶段,武士道思想的极端性都是昭彰醒目的。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这一现实,探讨了知识经济对高校图书馆的冲击和影响,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应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传统观念,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较详细的论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促生了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随着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壮大,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模式使得网络写手更被关注,传统作家日渐被边缘化,由此导致了传统作家的身份危机问题.这是由传统作家身份认同的历史渊源、现代科技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文学创作的功利性与虚构性、网络文学的话语霸权趋势一系列原因形成的.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传统作家应当建构新的身份认同,适应时代的走向,实现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和神圣指归.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常认为,人文文献的数字化,就是数字人文;或者在数字时代,仍然诉求人文主义,就是数字人文。这是两种基于形式含义的理解。数字人文的形式结构是数字的,实质则是人文的,这是数字时代必须承诺的基本规定性。人文主义为数字时代限定了基本价值,这也是数字时代公共生活的本质要求。换言之,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原则不仅不为数字时代所动摇,相反为数字时代所夯实。这是一个跨越不同技术时代的价值共性。如果数字时代的人文取向被扭曲,公共生活丧失了人是目的的规定性,那么,数字时代就会是一个危害人文价值、颠覆公共世界的可怕时代。杜绝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取,维护“人是目的”的基本价值规定性,乃是在数字时代之中和这一时代之外需要守持的基本理念。这是技术工具不至于成为控制人的方式,将人工具化的唯一正当出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百年分析哲学的历程表明,这一曾经声势浩大的哲学运动已经终结,其基本特征已经不复存在,这预示着英美哲学界“后分析哲学时代”的来临。而在后分析时代,一方面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资源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哲学史研究、形而上学、交叉研究、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新的趋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之间的对话。这一对话为我们绘制新版的英美哲学地图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