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地山先生是金应熙先生的师尊,金应熙先生的治学路子正是出于许地山先生的学术传承,金先生治比较宗教学,始终洋溢着许先生深深的学术影响;金应熙先生继承许地山先生研究宗教史的学术传统,首先表现在他是沿着许地山先生“比较宗教学”和“教义本体”的研究路子前行的;金应熙先生心仪许地山先生对道教的开创性研究,其表述与许先生的见解一脉相承;金先生对中国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具有世界性视野,也有在学术继续完成老师未竟之业的志向。  相似文献   

2.
①全国第一次唐寿讨论会在西安举行。②姚奠中先生在讨论会上题诗。③程千帆先生在讨论会上吟哂唐涛。④金启华先生诗并书。⑤姜书阁先生诗并书。⑥程千帆先生诗、姚奠中先生书。唐诗讨论会在西安举行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以他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冲锋陷阵,呕心沥血,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的著作是我们文坛的瑰宝,我国人民为有鲁迅和他的著作而感到无比骄傲。正如韩愈所吟咏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鲁迅先生的著作将永远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鲁迅先生杂感的脍炙人口,是早有定评的。今天,在纪念鲁迅先生的同时,仅就鲁迅先生和小学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新年寄语     
新的一年到来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2005年,《社会科学论坛》进行了全新改版,重新调整了栏目和内容。针对学术界评论薄弱的现实,特别加强了学术评论的分量。 2005年我们得到了学术界许多朋友的帮助,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章培恒先生、莫砺锋先生、吕启祥先生、李伯重先生、陈乐民先生、汪熙先生、高增德先生、来新夏先生、陈平原先生、贺卫方先生等为本刊奉献了他们的大作。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特别是陈平原、贺卫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的史学研究中,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史学家,这其中就包括新会陈氏的祖孙三人:陈垣先生、陈乐素先生、陈智超先生。陈垣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国际级学者,陈乐素先生是中国宋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陈智超先生则在宋至清初历史、历史文献学、史学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先后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高校任教。在京期间,鲁迅先生对教学尽职尽责,为学生仗义执言而险遭缧绁之灾。迫于经济环境、家庭环境的恶化,鲁迅先生离京南下。在厦门大学,鲁迅先生因与顾颉刚、林文庆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再次选择出走,另谋它就。在广州中山大学,鲁迅先生亲身经历了动荡时局与新一轮的人事冲突。最终,鲁迅先生放弃高校教师职业,辗转沪上,成为专职作家,完成了自我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22日上午刚刚上班,就接到华松教授的电话:徐先生于今晨7时辞世。这让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因为就在十几天之前,我与华松去看望先生时,先生的精神还很好,还能在病榻上与我们商量《海岱居文存》的封面问题。放下电话,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想到先生多年来对齐鲁书社的关心和支持,想到先生的德才学识和音容笑貌,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久久无法排遣。先生的《海岱居文存》书稿,是2005年10月下旬由华松送到社里的。其时,我们已知道先生重病在身,听说先生希望能在春节前见到书,非常重视。为不辜负先生的嘱托,宫晓卫社长亲自担任责编、校阅书稿。后得…  相似文献   

8.
钱文忠  王海燕 《文史哲》2002,7(1):33-38
比较佛教语文学在陈寅恪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史上的不同作用与地位,可以明显看出,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三变”和季羡林先生的“佛教语文学三转”之不同,佛教语文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完全不同的演进轨迹从而显现。陈寅恪先生因“史学三变”而灿烂夺目,季羡林先生则因“体”一“用”一“体用圆融”的“佛教语文学三转”而彪炳辉煌。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胡风与鲁迅先生有着“平生风谊兼师友”的革命友谊。胡风早年就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受了很深的影响。特别在三十年代,胡风有幸工作在鲁迅先生身旁,并亲聆许多教诲。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著名口号就是通过胡风撰文传达出来的。胡风还曾为党和鲁迅先生之间的联系人。胡风在三十年代中期对鲁迅先生的战斗的支持、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10.
口 于省吾先生。 回 一。\入役旧回。 -- ----.utosrt:is 于省吾先生与商承柞先生。十省吾先生与研究生在一起。一一 于省吾先生在工作。于省吾先生与顾颇刚先生。 (百1不。W{;.J告先4尺-过学。、5敲达略。一。”。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  相似文献   

11.
正胡适先生曾在1924年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的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小时候,他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不都差不多吗?在学堂,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  相似文献   

12.
神交二十年     
我与张远山先生的交往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张远山先生在《社会科学论坛》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在2001年2月,从那之后我便知道了张远山先生,从此与张远山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从二十年前开始,张远山先生的许多文章一直在《社会科学论坛》首发.  相似文献   

13.
王惠岩先生(1928—2007年)是吉林大学政治学学科的开创者和行政学院发展的奠基人。在先生辞世五周年的日子里,回忆起师从先生度过的难忘岁月,从心中感激先生对自己的培养和扶持。特别是缅怀和追思先生创建吉林大学政治学科和发展行政学院所走过的奋斗之路,更敬仰先生目光高远、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为吉林大学政治学科的创建和行政学院的事业发展呕心沥血、拼搏奋斗的一生,也是为中国新时期政治学科的重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一生。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先生开创的事业和勇争一流的奋斗精神将会永存,并将激励着后人继续推进先生所开创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读研究生前,曾看过任继愈先生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看过他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1978年到北京读研究生,按导师黄心川先生的安排,修习了任先生的佛教概论与古代汉语。1984年起跟随任先生读博士。其后,在先生指导下从事佛教文献学研究、整理敦煌遗书,并作为先生的助手参加《中华大藏经》的工作,亦曾在先生直接领导下在北图善本部工作多年。几十年相随,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每次回南开,不管再忙,一个必做之事就是看望恩师杨生茂先生。今年1月份来南开参加学术会议,自然少不了到恩师家拜访。言谈之间,先生突然冒出了一句话:‘钺恐怕过不了今年。”先生晚年很幽默,常常以“自嘲”使聊天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先生当时气色很好,谈话一两个小时并无倦意。我以为先生是在开玩笑,并未在意,并约好5月份博士生答辩时再来拜访先生。4月下旬在厦门参加中国美国史年会期间,  相似文献   

16.
高清海先生逝世将近一年了。我们几个先生辞世时陪侍床边的学生,逐渐地从巨大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开始继续思考和研究先生的哲学思想。哲学界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先生辞世所带来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出现了一些研究先生思想的论文。2005年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把先生思想研究列为主题之一。有的博士生开始以先生的哲学思想研究作为论文的选题。先生在他的学生和人们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鲜明。我时常觉得,先生并没有走,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会给我打个电话,让我去做什么事情,或者约我出去散…  相似文献   

17.
以儒学代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先生95岁高龄精力绝人,孜孜不倦地工作,于前年完成了他的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不幸于1990年11月26日逝世。前几年,我因在北大讲课,在先生晚年得亲炙,闻其绪论。先生是海内外著名哲学家,阐述其哲学思想是纪念先生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导语:姜涛先生是国内知名近代史研究专家。1980年代中期,在刘大年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姜涛先生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近代中国人口史的研究,先后有《中国近代人口史》、《人口与历史》等学术专著问世,颇得好评。在名家辈出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姜涛先生也是新见迭出,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9.
虽然王鼎钧先生早在1970年代就已在台湾成为很受欢迎的作家,由于两岸隔绝等原因,大陆的读者对他一直不太熟悉。大陆早期的一些文学史家虽然对他作了介绍,但却淹没在台湾文学引介的"汪洋"之中。真正把王鼎钧先生"挖掘"出来的是厦门大学的徐学先生和中国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但直到新世纪以后,随着王鼎钧先生的作品不断在大陆出版,以及大陆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才逐渐为大陆读者接受和钟爱。  相似文献   

20.
李叔同先生是在二十世纪初年即已蜚声艺坛的巨匠大师。1980年当先生百岁诞辰曾由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举办先生书、画、金石、音乐展览;今年逢先生四十周年忌辰,谨就所知,将先生身世品德艺事业绩,粗陈概略。李叔同先生(1880—1942),原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父亲李筱楼是清道光进士,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