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览中国现当代文学,我感到其中有三个最为关键的转折时期,那就是:五四时期、《延座讲话》时期和新时期。这三个时期的文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有着不同的文学思潮,它们似乎互相否定又互为前提,走了一条相反相成的发展道路。而处于这三个时期中间环节上的《延座讲话》时期,又在这种文学发展的矛盾运动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文学的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这对矛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同时期发展变化轨迹的描述,去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特点,并从中寻找《延座讲话》所特有的价值座标。一、五四时期:从封建桎梏下走出的孤独的“我”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适应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
有人把8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新时期文学,称为后新时期文学。在我看来,这一时期的文学较前确实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变化与进步。在叙事人称上的变化就非常丰富。这是文学作为艺术进行自身的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与突破。从叙述人称的变化,考察后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变革和发展,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种新型新事人称的兴起1986年莫言在《人民文学》第三期上发表了他的著名中篇小说《红高梁》,这篇小说中“我奶奶”的叙事人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此之后,在我们阅读的经验中常常遇到这种“我爷爷”、“我父亲”、”‘我叔叔”等“我XX”的叙事…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进程中,现代国家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基本上是依照启蒙的思想逻辑来思考女性问题,启蒙的思想目标也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女性解放的目标,从而使女性解放问题转化为女性与“国家”、与“人”的启蒙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总格局下,新时期女性文学关于女性经验的倾诉,关于“爱情”等方面的描写,其主要着眼点并非女性性别的生存,而是对启蒙事业的承担。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一个新时期,是在一场政治事变之后开始的。谓之“新”,从当代文学史的角度看,应是文学的内涵发生质的变化。不过,新时期文学头两年还不具有这种开创意义,而只是元气的恢复。就性意识而言,当时绝大多数作品更多地是表现出与50年代文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文学走过了一个从政治反思到文化反思的过程。回顾和总结文化意识对新时期文学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判断民族文化传统的优劣,使中国文学走向成熟、走向兴旺、走向世界。文化与文学从来就密不可分,五四新文学就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壮大起来的。几年前中国思想界、理论界一场沸沸扬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学是以“伤痕文学”为发端的,继之是“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出现。它们无疑是与思想解放的大潮同步的,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它们明显地承继了“十七年”文学和左翼文学传统,即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唐弢在当时就冷静地指出过它们在艺术上的粗疏和缺憾。实际上,当文学创作追  相似文献   

7.
正雷达先生作为一位出色的当代文学评论家,正如作家朱向前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他始终"旋转在当代文学的天空中",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检测者。他在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能发出情理俱佳、科学公正的批评声音。比如,1987年《文学评论》第一期发表了雷达先生的一篇"具有划阶段意义的论文",名为《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编者言:"雷达的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才是贯穿新时期文学的主潮,这可作一家之言。"这篇文章中,雷达先生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是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在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认为,汪曾祺的语言风格与他的语言本体观念直接联系,他的语言本体观包括语言是文学的本体和语言具有文化性特征这两方面,前者确立了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后者成为他语言风格的深层原因.从他的创作实践可以验证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一、“史家”品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一直无法理解 :作为一位始终活跃在当代文学评论界的青年学者 ,吴义勤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新时期以来纷繁芜杂、热点四起的文学现象。直到和吴义勤作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之后才获得了令人释然的解脱和超越。他向我袒露了自己的治学法则 ,即 :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解释活跃于当前的文学现象。正如他在山师中文系的一次博士生学术讲座中所说的那样 :“对于新时期文学评论和研究而言 ,我们切不可以忘记 ,新时期文学仍然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因此 ,对于它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都是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新时期文学同样如此。小说是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起主体和主导作用的文学样式。新时期小说的八年,即是新时期文学运动八年的一个缩影。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关心当代小说史、当代文学史的同志们,把迄今为止的小说发展分为几个小阶段: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我以为,这种分法,与其说是文学历史分期法,莫若说更  相似文献   

11.
雷达的意义     
正雷达老师是我们中国新时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评论家。可以说,他是新时期以来批评家中的一个异数,他属于那些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中国文学的思想解放,为了中国文学在新时期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那样一批批评家,但是,他又是那一批批评家中最年轻的,所以他同时又属于后来80年代中期以后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的那样一批批评家。所以如果回顾一下,我们恐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于文坛的"后新时期文学"是一种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乃至整个经典文学的全新文学-文化事件。这一事件的出现,既标志着中国文学在"后新时期"的各种文艺思潮和复杂社会语境中的巨量发展,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历史进程和民众生存生活的深刻变迁,并与一种全球性的新型世界观和一种新的社会重构认同及价值迁延相关联,是这诸多社会文化症候在文学领域的操演。基于这一认识,"后新时期文学"的价值就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的中苏文学交流中,最受中国人关注、作品传播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作家要数高尔基,他在中国的地位与影响没有几个作家可以与之相颉颃。然而他在中国的接受始终伴随了非文学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的介入,表现出复杂的接受状貌。高尔基作为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个案,生动地展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他作为文学家的复杂性,作品的丰富性被抹煞,对他的阅读走向程式化和政治化。这是对他的严重误读,是作为艺术家的高尔基之不幸。进入新时期,加诸在文学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逐渐祛除,文学日益回归自身,高尔基在中国才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价,然而他的作品在中国的典范性意义也就此失去。  相似文献   

14.
“女性文学”是女性作家创作的专门反映女性生活、女性心理与女性情感的作品。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虽然令人欣慰,但也不难发现在其成长过程中总有一种挣脱不掉的痛心疾首和焦灼不安。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最早是以寻找爱情为起点的,当然寻找爱情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寻找爱情找回失落的自我并超越自我。继而又在追求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上初建了自身的女性世界,但这一时期建立的这个世界在精神上缺乏理性的自我关照,在形态上是狭窄和封闭的世界。只有女性主体意识发生了全面意义上的觉醒和张扬,女性文学才能最终走向繁荣和成熟。可喜的是已有一批年轻女作家以其创作为我们显示了这片前景。  相似文献   

15.
陈玉雯 《理论界》2012,(5):100-102
萧红一生及其创作呈现一种"依附性",从左翼、抗战文学到新时期各种话语宰割了她的整体创作。这样一位年轻女作家的作品却具有超强生命力,她的"依附性"正好印证了她生命和书写的"不依附性"及独特性。回归文本阅读,我们发现一个以文学慰藉生命归属失落,在回忆与怀乡、大自然与民间生之力量的书写中,企图寻找主体尊严与生命依归的本然的萧红。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评价,已成为中国新文学评价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仅从传播方式而言,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海外传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新时期电影。张艺谋认为第五代导演的成功与新时期的文学繁荣分不开,正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成就了新时期电影。实质上,中国新时期文学经历文学现代化洗礼后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然而,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价值取向的茫然与混乱中,导致无法建立起公正的文学与电影评价系统和体系。只有冷静分析中国新时期电影和文学,才能真正发现新时期电影和文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魏晋是人的觉醒时期,文学的自觉时代,在这期间,士人的思想得到大解放,个性得到大解放,自我意识也逐步明确。人们更向往于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这些在当时的文学中都有自觉而鲜明的反映。陶渊明是魏晋风度最优秀的代表,研究他的自我意识,特别是作为他的最为核心又是最为突出的孤独意识,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与文学发展,了解当时部分土人的心态,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所谓孤独意识,是指人们埋在深层的一种心理意识,即某人向往合群,渴望被理解,力求与别人购通,而结果却不被理解,没能与别人沟通。因而内心产生寂寞的情…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之一的胡适成为学术界评论研究的热点人物。胡适文学思想的研究是"胡适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适文学思想是他的文学本质论、文学发展论和创作方法构成的。胡适认为文学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他还认为文学是自然进化的。胡适的治学方法是怀疑主义与文献考证。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他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内向性——我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讨论”的反省鲁枢元一《文艺报》1986年10月18日发表了我的《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一文,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到了1987年夏天,以《文艺报》为主要阵地对这篇文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20.
已经走过的一步与刚刚迈出的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从文学的发展、文学的演进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的文学,那可以说向前跨进了两步。这两步都是在新时期实现的。我这样说,并不等于说新时期以前的文学没有成绩。新时期以前的文学特别是17年的文学,成绩是很大的。17年涌现出了一批作家,他们大多还活跃在当今的文坛上。17年更涌现出了一大批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至今还受到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就是“文革”10年,也不好说是空白。比如8个“样板戏”,至今有些还为广大观众所欢迎。有的整出戏虽然不再上演,然而其中的一折,两折,至今还为人们所热爱。比如《沙家浜》里的“智斗”,就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