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对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国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从三国文化旅游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三国文化发展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促进三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又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具备了先天的传播优势。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资源的不断丰富,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几年,由于国家对文化事业日趋重视,地方政府自身文化自觉性不断增强,中原文化传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对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品牌建设力弱、传播主体单一等问题。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注重传播过程中各资源的组合,注重传播的有效性,可为解决中原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原文化传播中应围绕文化整合与渠道整合两个关键,注重中原文化品牌精神内涵的统一,确立受众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提升中原文化传播力,并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祭祀风俗与民间信仰,是宗教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西域中亚文化的碰撞交融地带,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积淀深厚.传统典籍记载了早期固原祭祀与民俗文化的经历和表现形式,包括秦汉风俗文化对历代的影响;国家层面上的祭祀载体是朝那湫渊祠和六盘山;地方宗教文化的变迁,体现在龙王信仰与民间宗教信仰的传承;当代意义上的东岳山、须弥山宗教文化活动,是民间宗教文化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文缘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标志.透过方言形成和传播史及其所展示的地域文化,可以透析出闽台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海洋文化的丰厚蕴涵:闽南人和客家人都有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海洋性格,走向海洋后都能与异文化的原住民友好相处,从而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最早交流.二、多元复合的人文性格:从方言的文白读和外来词以及民间信仰可以体察闽台文化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多元复合.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二元整合:主体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整合,中小城市文化和乡镇文化的沟通,士族文化与平民文化的融合.海峡两岸的"文缘"是深层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的三种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化通过四条途径影响云南文化:中原王朝的强行传播,云南的主动学习,汉族移民对周围的辐射,民间往来。中原文化影响了云南各民族的伦理道德及日常生活,推动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云南文化发展水平,缩短了云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距;中原文化打破了云南原有民族文化的平衡,冲淡了云南文化的民族特色,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云南多民族文化并存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华文化之地域文化在对外文化传播中价值的不断提升,中华地域文化的卓越代表——中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日益重要。目前的文化传播策略侧重文化之特质及固有品质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从而可能降低传播的实际效力。基于个体文化存在于人类文化连续体中这一重要文化事实以及认知心理学原理,在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应运用跨文化阐释学原理,把中原文化并入人类大文化的网络之中,从而在学习者认知系统中成功建构关于中原文化的知识体系。这一策略的运用取决于我们对于人类文化间区别与联系的深刻认识,取决于我们对于文化生存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与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7.
操新疆汉语方言的群体是古今中原汉族移民及其后代;新疆汉语方言的词汇、地名、庙宇名称、店铺字号以及民间口头文学中都反映出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及其辐射地域的辽阔和传播范围的广泛,它的根基是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文化从起源地向四周扩散、传播的过程中,人口迁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以中原文化由中州向闽中、由闽中向台湾扩散,闽台被相继纳入中华文化圈的历程为例,透视了中华文化通过人口迁移从起源地向四周发散、扩展,中华文化图逐环扩大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石羊古镇是云南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生相融、和谐发展的典型地区.在此地,土主崇拜、儒家文化、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多元宗教并存,各行其道,呈现多元宗教相融并存的文化奇观.石羊多元宗教并存是盐文化在该地宗教文化建构中打下的烙印,贯穿着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使周边地区的地方文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中原文化的历史传承,对于中国文化的建立、丰富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妈祖文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它是海峡两岸民间共同信奉的保护神.妈祖文化作为从大陆出去的"移民"文化,它深深影响着台湾民众的信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台湾同胞回大陆寻根的宗教文化纽带.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中国文化繁荣昌盛的历史时代,其多元宗教文化以西域最为典型。唐代西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之道,多种宗教在此汇聚、融合,形成了以佛教为中心的多元宗教并存的文化格局。西域宗教在内容上表现为不同宗教相互借鉴吸收,在民间信仰上体现出世俗化、功利性等特点,这些宗教内容的形式和信仰方式促进了西域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和交流,对西域的稳定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建筑、绘画和宗教思想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古代中原文化对龟兹文化的影响,并得出了这种影响遍及于早期电兹文化与晚期龟兹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中华文化是以人为本的讲仁求义的文化,具体内容有:辨别是非、见义勇为、舍身求义等;重视教育也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其核心价值观最有特色的是“耻”。中华文化传播与影响于全世界,对日本、朝鲜、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国文化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征程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存在机遇与挑战。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应当从四个方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一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着力提炼展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二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四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黄龙寺为主体对黄龙地区的宗教文化作了初步的介绍.本文把以黄龙寺为中心的松潘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典型区城来看待,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作了初步评估,主要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中涉及的一些主要话题与问题作了基本介绍,认为黄龙地区宗教文化在宗教学研究、中华文化研究中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必须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利用民间规约、民间节会、宗教等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同时,还应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内容和传承形式,使之更好发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 ,羌族宗法文化的存续与中原王朝宗法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有关 ,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宗法统治 ,在古代羌族阶级社会亦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伴随天主教逐渐深入民间传播,其在民间医事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传教士不仅通过施药治病以换取社会好感,直接吸引民众入教,而且通过围绕疾病所建构出的一系列社会想像,在民间社会中与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为争夺宗教传播空间而展开激烈竞争.在传教过程中,天主教的圣水、十字架、念珠等物品及各项圣事仪式的驱魔治病功效,曾经被传教士与教徒有意识地加以放大.清前期天主教医疗故事中所呈现的与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之间的仪式对话,是天主教医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