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东北二人转发展至今,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剧目,它们是二人转独特的喜剧精神的表现形式.本文以《西厢》这一经典剧目为切入点,研究二人转在故事的内容、故事的叙述及故事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从而阐释二人转所具有的独特的喜剧精神内涵,即追求生命欲望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川西南的大凉山,承载着数千年的彝族文化,小凉山,更有无数彝族的传统文化孕育其中,彝族“说唱”便是其中之一,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彝族“二人转”。彝族“二人转”产生于东汉以前,与东北“二人转”如出一辙,距今已有200多0年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不唱山歌冷啾啾,唱起山歌闹说唱艺人在表演凉州。好个凉州闹坏了,我的山歌才开头……”“各种柴火碰到一起了,就能生出熊熊的火焰。各种人聚在一起了,就会发出智慧的光芒……”就这样,“唱”了“说”,“说”了“唱”,你方唱罢我登场。彝族说唱多为两人表演,与东北“二人转”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具有悠久农业文明历史的大国,乡土文化深厚。乡土不是乡愁寄居地,它具有实在的文化价值。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激励下,乡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热土,乡土价值被重新发现、激活。乡土作为特定空间,具有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三重价值。活化传承乡土价值以促进乡村振兴,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充分发掘利用乡土的物质价值,激活乡土物质资源与技艺传统,振兴乡村经济,提升乡土的生活质量;保持与增强乡土的社会生活价值;以村落信仰资源与乡土艺术资源丰富乡民的精神生活;激活乡村生态文明传统,服务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花灯二人转,顾名思义,即由二人表演的跳花灯形式。它分男角和女角。男角,又名丑角,亦称花子或赖花子;女角,又名旦角,亦称花妹或幺妹子。过去受封建旧礼教的影响,传统的旦角多是男扮,新中国成立后才改为女扮。它的名字过去也并不叫二人转,而是经历了从“跳团团”到“门斗转”再到“二人转”的漫长过程。“跳团团”源于秀山土著民族的祭祀歌舞,他们在祭祀活动时,围成圈跳动,故而得名。唐宋时期,土著先民进京纳贡,不但观赏了京城的花灯盛会,也带回了皇帝赏赐的精美花灯。因此,在以后的祭祀活动中,他们把花灯高挂于祭祀堂内,围绕花灯欢舞。随着…  相似文献   

5.
二人转是深受东北农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承载它的艺人有别于普通的农民,而由这些艺人组成的乐队更是一个有着自身文化特点的共同体.通过对一个普通民间二人转乐队的成员构成、经济状况、社会关系以及在红白喜事中的演出活动等方面进行由表及里的描述、分析和阐释,进而可以探讨二人转乐队及艺人的表演在乡村社会中存在的功能与意义,以及与当地文化的联系与互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乡土文化与民族传统。乡土教材开发是加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载体,更是夯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路径。我国乡土教材开发研究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关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类型的急剧转型,聚力国内外乡土教材研究与开发团队,创新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机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谭旭虎 《民族论坛》2008,(10):62-63
史景迁作为当今美国最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之一,其研究覆盖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的诸多层面。其中,对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呈现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部分。史氏的乡土中国研究侧重从资料文本中的底层经验出发,意图构建出一个想象性的、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的边缘文化空间。其乡土中国图景以女性为主要关注客体,以苦难为叙事基调,体现了西方汉学家对东方他者的"凝视",以及凝视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8.
姚艳玉 《民族论坛》2008,(11):50-51
《高老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其对中国乡土知识分子"文化恋家"情结的复调叙述无法跨越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的差距,最终导致中国乡土知识分子"文化恋家"心态的必然终结。  相似文献   

9.
清水江文书是继徽州文书之后,新近受到重视的系统完整的民间契约文书宝藏.依据大量民间文书展开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同时自觉运用人类学与历史学优势互补的研究方法,必然能够更好地了解长期为传统史家忽视的民众社会生活史,从而更加全面地认知乡土中国、政治中国、 文化中国合为一体的完整中国.  相似文献   

10.
青苗善事是乡土社会进行农业祭祀的重要仪式,广大民众通过对神灵的信奉达成现实的目的,具有社会控制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桥头村官房和庙宇举行的青苗善事仪式的描述,表明这一农事祭祀仪式在传统乡土社会中,与基层行政管理相协调,为保持农业生产秩序,促进乡土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本文将以中国朝鲜族音乐为载体,分析其音乐内容、音乐现象与中国乡土社会的关联,从传统音乐及新音乐作品分析朝鲜族人民在乡土社会中具备怎样的集体人格及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与制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参与观察法及访谈法,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芒景村寨村规民约的实证分析,探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村寨后乡土秩序的构建机制。结果发现:第一,民族旅游村寨的村规民约主要通过告诫形式引导村民行为,且其效力的属地主义原则性强,注重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及传统文化与环境的保护;第二,民族旅游村寨村民社会认同是乡土秩序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族群认同、地方村民及其特定行为认同;第三,法制与礼俗的融合是民族旅游村寨乡土秩序建构的路径机制,主要通过明确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制管理与遵从传统民族文化美德的礼俗约束两种形式实现有效融合,且族群和谐与村寨发展是民族旅游村寨乡土秩序建构的走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本文将以中国朝鲜族音乐为载体,分析其音乐内容、音乐现象与中国乡土社会的关联,从传统音乐及新音乐作品分析朝鲜族人民在乡土社会中具备怎样的集体人格及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14.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之作,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解读,其中不乏精到的见解.但也存在以偏概全、曲解原意等种种偏颇.本文创新解读视角,以乡土社会中公私群己关系的构建及其整合为主线,在纵向上有机贯通该书的一系列观点,在横向上深入剖析公私群己关系形成的乡土环境,由此积淀的整合方式以及交织于传统与现代之中的历史变迁.在推敲该书主要论点和论证思路的基础上.本文力求还<乡土中国>以本来面貌,并探讨该书带给我们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量散见的史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将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发端、演变脉络总结为三个时期五次高峰期,认为中国乡土教材源于舶来成于传统;伴随于乡土教育运动;适应于教育改革运动,普及面广而作用为补充;存在着有发展空间无实施保证、体系上与学校教育的其他内容相对脱节、其功能作用或被夸大或被忽视、缺乏相应的师资、相应理论建设不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总结等局限.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乡土聚落总是带给人们满目的清新,本文以通道侗族传统聚落为例,着眼于聚落中鼓楼空间场所的构成要素,解析侗族地区地域性公共场所的精神特征,藉此理念融合于现代场所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在乡土社会中,“风水景观”是最难以辨析的,简单地将它置于“迷信”而剔除之,粗暴而办不到.科学并不是绝然的非此即彼,而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又具有包容的,探求事物规律的过程.更何况,风水观念和风水术事实上早已融化在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不乏独特的认知、经验、知识和智慧,是传统乡土社会中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既是矛盾,又是机遇.不恰当的改造有可能会破坏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因此需要寻找适合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不能以牺牲文化生态价值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应从整体上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本文为了探析出更适合铜陵市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的出路,对铜陵市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农村,随着"打工经济"的勃兴,乡民进城的趋势已不可遏抑.然而,在打工经济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对民族村寨的文化、习俗造成了消解,而且对整个乡土经济结构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脆弱性.人们远离乡土,到城市寻求前途,并非仅仅源于经济,而是源于在城市垄断下,乡土价值的破碎与空虚.欲重建乡土经济,只有重新挺立乡土价值,关注乡土文化,留住乡民的在农村的梦想,才是根本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的中国乡村社区研究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进入"现代"以来,"乡土中国"便凸显在人们的面前.社会人类学通过村落社区研究来体现其"乡土关怀",形成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反思之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为实现研究村落、认识中国的学术追求,在突破功能主义的"封闭性社区整体论"和"无历史"局限的努力中,造就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