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5,(4)
<正>马特乌斯·维维奥罗斯基(Mateusz Wiewiorowski)是1988年出生的瑞士籍雕塑艺术家,他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了具有诗意的视觉作品,并不断探索着自然材料的深度运用。虽然是非常年轻的创造者,维维奥罗斯基的雕塑作品却不乏禅意,往往要转折好几次才能领会其中的意趣,可谓曲径通幽。这和他人类文化学的知识背景不无关系,在他看来,艺术创造连接着人类的知与行,是思维的精确物化。我将重点放在真实,以及透过视觉来讲述一个故事。我试图创造美,是那种未经全盘考虑和精心雕琢、充满了自然手感的美。在取得文化学学位后,维维奥罗斯基转投于伦敦切尔西大学设计系学习,并师从 相似文献
5.
6.
7.
魏晋玄学的清通自由和思想解放,激发了人们的科学幻想力;玄学崇尚自然之道,认识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沐浴着"道"的光辉,从而推动人们重视科学知识和机巧之利。玄学否定"知"与"巧",主要是反对违背人性自然、物性自然和自然规律的人类的主观妄为和造作,反对人类对一己之私利贪得无厌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9.
今天的出版物不仅仅包括被数字化了的纸媒体,比如书籍和杂志,而且还包括所谓的原生数字化出版物.而且在原生数字化出版物当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未经过编辑程序的产品,即网民直接上传的内容.手机小说网站为了管理网民上传的作品采取自我分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商材作为一种新生的网络广告信息产品存在着夸大失实的部分,如何加强对信息商材的规制成为一项新课题.移动通信业界建立了自主规约联盟,以自我分级制为代表的自主规约将为传统文化市场带来革命.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的和谐稳定。在全球迎来数字化浪潮的今天,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一些传统的组织形式、价值观念、文化意识及传播形式,具有不容忽视的意识形态属性。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信息的泛滥、算法的滥用,弱化了主流价值体系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使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数字化技术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技术赋能话语权,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和理念拓展,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从而牢牢占据数字空间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呼唤传媒的信息增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社会 ,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 ,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需求的提高和信息加工、处理技术的增强 ,在未来的社会中 ,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将越来越倚赖于大众传媒 ,特别是由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必将成为传媒业未来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也是数字化时代值得关注的一项重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越南数字化进程,对农村妇女增收、女性受教育机会的扩大以及女性的赋权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信息、通信、技术部门内部,妇女的工作安全感、工作待遇与工作地位仍与男性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国家父权制通过社会化过程将技术的男性气质塑造为一套完整的社会规则与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人类离不开"劳绩",也离不开"诗意"。诗意栖居是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当下的中国和世界都正在加速发展,我们都在"被加速",繁忙是常态,精神被抽空,在一个全民大谈经济和科学的今天,我们过于"求真",过分"劳绩",缺少的就是"诗意",然而对诗意栖居的理想渴望却凸显强烈与迫切起来。诗意栖居的核心是求美向善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的获得主要通过艺术习得。个体应该通过主动的艺术习得,提高个体艺术素养:社会应该营造崇尚艺术的氛围,提高社会整体艺术素养;教育应承担起培养素养的重任。让艺术精神的陶冶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伴随我们与世界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学创作在新的书写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受到巨大的冲击,文学话语作为文艺作品的根本属性与表征正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逐渐失语。阻止话语掠夺与限制话语无限扩张是文学创作重回正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本组笔谈试图探讨新时代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式、理念更新与实践探索,以期立足于新的文化使命,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理论创新、叙事创新、实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拓展高水平文化交流与文明交融,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由数字构成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着全新概念的数字世界正在迅速融入我们的世界,并深刻地改造着这个世界,我们迎来了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曙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爆炸性的变革.数字技术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选择的背景和必要条件;数字化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也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方式.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里的处境的论述,阐明了在现代社会里应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发掘自身的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我和小阳、小雪一家人坐在阳光下的“新元素”餐厅外屋,头项上是一个遮凉篷,人颇多,这是一个以时尚品味为主调的餐厅,它所经营的主食是有征服力的——中西结合,一个时下流行的饮食潮流。 相似文献
20.
耿广春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9,(3)
正籍于鲁中淄博周村西埔村的毕氏家族,有着十七世诗礼门第,五百年孝友家风的连绵风范,有着一门两进士的风光,更有着全国八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西铺万卷楼,吸引着蒲松龄任私塾先生于府内绰然堂三十年,而成煌煌巨著《聊斋志异》。逸友毕利君便是这毕氏后裔,血脉相连,自是喜文好古,张弛有度,养的优游好气度。利君初以雕塑为业,复归于绘事,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