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上为确立中国和平形象,邓小平提出了和平共处的思想.新形势下,江泽民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巩固了中国和平形象.面对新的时代要求,胡锦涛提出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和平形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上为确立中国和平形象.邓小平提出了和平共处的思想。新形势下,江泽民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巩固了中国和平形象。面对新的时代要求,胡锦涛提出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和平形象。  相似文献   

3.
赵甲明 《学术探索》2001,3(4):15-18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现历史性的和解,从对抗走向对话、合作与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呈上升趋势的表现,有其历史基础和必然性;国家社会职能的强化,使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能够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现实性.  相似文献   

4.
邓曦泽 《江海学刊》2012,(5):5-12,238
任何交往体的和平程度都是可计算的。影响交往体和平程度的两个基本参数是规则与执行,即如果交往事件被合理规则(x)限定得越多,或规则执行程度(y)越高,交往体的和平程度就越高,其函数为P=f(x,y)=xy,xy的值就是和平系数,亦即和平值。在运用和平函数时,虽然会因调查、统计的误差而产生初始数据与计算结果的误差,但它适用于一切交往体与交往事件;能反映交往体秩序受哪些条件制约;能为定量计算与预测交往体秩序提供基本公式;能反映交往体的有效组织程度与和平程度;能强化论证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还能描述社会转型期与国际政治的和平程度。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中,中央提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战略目标,其中之一便是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已走过十个年头,今天重新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形成了两个悖论。一、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混合交替  相似文献   

6.
论两个过渡     
一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主义运动中带有战略性变革的两个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带有根本性的两个理论问题。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异常明确地给全国人民提出了两个过渡(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面所有制,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和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的两个战斗任务,谁要是忽视了这个伟大的变革,忽视了这两个战斗任务,那是极端错误的,但是,认为人民公社就是全民所有制、就是共产主义,或者认为立即实行全民所有制、实行共产主义,这当然也是不对的。对于这两个问题,六中全会的决议做出了创造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理论贡献,我们必须好好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7.
康德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永久和平是康德所规划的未来的社会状态。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时,康德不同于卢梭与霍布斯等以往的哲学家,他选择了向前看,去探索如何规划未来世界。战争作为大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法则,被强制性地施加于人类身上,成为激发人类道德觉醒的动力。战争与和平本是相反的量,但在走向永久和平状态的过程中却成为一对同向的量,并且战争变成和平的前提条件。永久和平将以终极战争为必然条件。对末日审判的极端恐惧迫使人类不得不作出其他理性的选择。然而,由于人类的自私倾向,以公民-法治原则为基础的共和体制又是极难建立和维持的。康德最终富有预见性地看到商业精神在遏制战争和促进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康德将人类本性中的恶作为人类社会理性进步的原动力。于是,康德从理性角度为人类规划了能够走向永久和平的多重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代的产物。延安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延安精神概念中的“延安”一词,不仅包含地理(空间)和历史(时间)内函,而且更重要的是指社会历史活动的内含。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的产生不仅是凭空的臆想,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具体说来就是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的伟大实践的产物。毛滓东指出:“1942年和  相似文献   

9.
论两个归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要的是,在大体经验主义哲学的框架中是否能找到一种对休谟问题的解答,如果不能,那么清醒和疯狂之间在理智上就没有区别了。本文将从纯粹哲学或形而上的角度探讨关于经验知识(常识和经验科学)的基础问题,因此本文只在经验所及范围之内才将经验科学和常识的结论作为论据来使用,至于经验知识超出直接经验的那部分内容的意义,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论题。一、问题的区分及归纳问题1的解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活动中,一般人们都认为经验知识是陈述或理论对实在(事实)的符合或正确的反映,如此等等;且不管这里的“符合”和“正确的反映”的…  相似文献   

10.
显示器和音箱.同时插在电脑上的MP3和手机,如果不注意的话,在我们的电脑周边,有不少配件和外设都会互相干扰,可能导致无法正常使用。那么.到底有哪些设备生来就是“冤家”,可又总是免不了要碰面呢?要是不想让它们一见面就打得不可开交,能够和平共处.我们最好遵循以下“黄金守则”。  相似文献   

11.
今年十二月,是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斯大林对于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有伟大功绩的。他的一生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家的一生。 斯大林尽管在后期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但总的来说,伟大、光荣、正确的一面在他身上还是占主要地位的。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斯大林于1931年和1935年,即苏联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先后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两个口号。这“两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对故意犯罪的阶段性是有着明确划分的,即犯罪的预备、未遂,既遂和中止,这几个阶段既互相有密切联系,又各自在刑法中有其独立的意义。刑法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我们正确地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过失犯罪有没有阶段性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重申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始终一贯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绝不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深刻认识两个基本点的内在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既有高度民主、又有高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有赖于物质文明的基础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正确理解高度民主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技术属于自然科学,是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一,但它作为潜在的生产力,对物质文明又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探讨新技术革命与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特别是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哲学社会科学与两个文明建设景占魁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两个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应当有大的作为。但哲学社会科学是搞什么的?它与两个文明的关系是什么?它对两个...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决定于该国的内政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当前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的客观发展趋势的反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一方面是基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顺应世界时代主题和国际战略格局的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战略"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可以说, "和平发展战略"为今后国际秩序再建提供了一种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全新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共生国际体系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种行为体的组合状态和彼此间的利害关系,分为和平共处、和平共生与和谐共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递进都意味着共生关系的优化,并伴随着一系列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以来,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已逐步形成并发展了和平共处理念.在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持续迈进的现阶段,中国正致力于积极建构和平共生理念,并着眼于下一阶段的使命——推动国际体系朝和谐共生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共生关系的优化,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的同时,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推动各方朝着打造命运共同体与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相向而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五四运动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年了。这是中国人民翻天覆地的六十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它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当时它所提出的两个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什么是意识呢?一般都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有的甚至把这说成是意识的本质,以致人们习惯于认为,意识就是认识、反映,意识活动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意识的功能就是反映。意识能够认识存在、反映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意识等于认识,等于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