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明公安派的领袖袁宏道是中国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在复古盛行的晚明时代,他毅然决然地提出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的求真、求趣、入淡的文学主张,大胆地要求文学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一己之真我。这些要求和做法实际上已经突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诗文创作的文统、道统观,使中国传统的诗文第一次孕育出近代的意味,从而具有文学史上的开拓意义。本文是通过《袁中郎全集》来梳理袁宏道的文学史观,以期更清晰地澄清袁宏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7,(6):121-127
袁宏道的题跋文创作具有较高的水准,既有对传统题跋体制的继承,又在结构与笔法上尝试创造与新变。研究袁宏道题跋文的创作状况,有助于厘清晚明时期公安派文人的性灵至上观念与尊体意识之间的融通折中,并发掘公安派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从而呈现晚明时期题跋创作状况和文体观念的真实内涵,以及文学思潮发展演变的客观面貌。  相似文献   

3.
译者说明:以下译文中使用三种措弧:[]表明其中的词语可以删去;<>表明其中的词语为衍文;()表明其中词语为译者增益补订,以使译文畅达。创作的种类①门厂创作(分为两类,既含摹拟的,又含)非摹拟的。门S摹拟类又可分为)史实创作与训海创作两类。(后者又可分为二:)教导的与理论的。o摹拟创作(分为)叙事,此其一,(另一是)戏剧;(直接)表现动作。后者(又)分为喜剧和悲剧,我们也可将摹拟剧②及萨提洛斯剧(归入此类)。(2)m悲剧通过怜悯与恐怖净化(观众)的畏惧的情绪。【同时(他说)你其目的在干这具有相应的恐怖…  相似文献   

4.
公安派与阳明后学吴兆路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崛起的以湖北公安人袁氏三兄弟为领袖的一个文学流派。袁宗道,字伯修,在开创文派的过程中起了先导作用,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为该派主将.成就最大,贡献最多,袁中道,字小修,为中郎的文学主张作了某些辩解和补充工作。公...  相似文献   

5.
陈玉强 《学术交流》2023,(4):172-182
荻生徂徕《唐后诗》是日本文人所编明诗选本的奠基作之一。书前有总论,汇集诸家之说,并申以己论;对前人诗论的创造性补阙及选择性省略,反映出明显的争胜意识和独特的审美倾向。《唐后诗》树立李攀龙、王世贞为明诗典型,以春风吹物、烨然可观的色相重释温柔敦厚之美,指摘袁宏道、钟惺上继宋元诗风之弊,从而为日本汉诗坛引入模习取法的诗歌范本、审美标准及警惕之资,并以之为上继明文化正统气运的阶梯。荻生徂徕富于灼见和异见的明诗批评观念为我们重估明诗提供了崭新的东亚视角。  相似文献   

6.
杜甫不只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登上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创作的峰巅,成为“诗圣”;就是在诗歌美学探索上也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建树。本文试就杜甫“转益多师”和“健笔凌云”两个极富审美特色的诗学观点,研讨其诗学品格的审美取向,以就正于方家。一种诗学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梁讯  王红岩 《社科纵横》2009,24(11):68-71
以杨万里、袁宏道、袁枚为主要代表的“性灵说”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有千丝万缕的渊源,既包含有对主体生命本原的探索,也包括内心真情的感受和表现。它经过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既对于文坛的注重理学教化、模拟抄袭的流弊起到了积极的修正作用;也为几代文人提供了“童心”、“真趣”这类短暂的艺术避难所。然而此类作品常令人感觉纤佻轻薄,他们缺少必要的历史纵深,即艾略特提到的那种“感到从《诗经》以来中国文学有一个整体的存在”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8.
食指在60-70年代的"非主流"诗歌创作体现了复归五四人文传统的特点,开创了80年代以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代表的朦胧诗创作的先声。同时,受制于诗人身处的时代话语体系和外在境遇的影响,在其诗歌作品中留下了深深地时代烙印,但其超越"主流"的"非主流"诗歌创作风格,则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以食指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诗人所共有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9.
李军 《唐都学刊》2011,27(6):27-32
张说是盛唐政坛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盛唐诗坛的一代宗主,其以"当朝师表、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以重文学、倡风雅、奖后进、创作丰、影响大而成为盛唐文学的开路人,以其诗歌创作的实践,为盛唐诗歌的创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与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在唐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莫卧儿末代著名诗人迦利布的生平与创作,对其诗歌创作的历程做了分期,并举例分析了迦利布诗歌的主要特点。迦利布在乌尔都语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近现代乌尔都语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11.
游山玩水是袁宏道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自述:“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袁中郎游记·游惠山记》,下引此书只注篇名)。从29岁为江苏吴县县令,登临虎丘开始,至逝世前一年主试秦中,十余年中,他与友人同览西湖、天目之胜,漫步山阴道,观五泄瀑布,登黄山齐云;历燕地及匡庐、太和、桃源县;攀嵩山、华山绝顶。在他的宦海生涯中,似乎时时都伴随着山水游。  相似文献   

12.
李淑岩 《学术交流》2012,(5):170-174
《八旗诗话》是清代乾嘉时期法式善撰述的一部关于八旗文人诗歌批评的专著,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专门论述八旗文人诗歌创作的诗话著作。《八旗诗话》对今人研究清代八旗文人的生活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参考价值。然迄今为止,学界尚未对《八旗诗话》的文学史料价值以及其所呈现的法式善的诗学观作专门的研究。概言之,《八旗诗话》所呈现的法式善诗学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诗歌的审美取向上崇尚唐音。二是诗歌创作的本体论上主张"性情"。三是师古的态度上力倡学古而求变,追求独创。  相似文献   

13.
泰戈尔的主要文学成就无疑是诗歌创作。然而,他的小说创作其中包括短篇小说也很有特色。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实际上就是熔抒情诗、哲理诗、故事诗于一炉冶炼而成的产品,不但有动人的故事、深邃的思想,而且抒情意味极为浓酣。印度评论家S· C·圣笈多认为,泰戈尔似乎创造了“一种将抒情诗和短篇小说的艺术结合起来的新文学样式”。这一评语十分确切地指出了泰戈尔短篇小说创作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及艺术上独特之处。泰戈尔的短篇创作与众不同的显著特征,主要是音乐性的抒情笔法。这种抒情性的特点,不仅表现在故事的叙述、景物的描写和语言的运…  相似文献   

14.
范昕 《社科纵横》2012,(11):78-79
北宋诗僧惠洪诗歌创作数量丰富,众体兼备。具体来说,他的诗在章法上讲究曲折腾挪,不肯作平直畅达之体;逻辑构架取代感觉构架,意脉的呈现代替了意境的创造。修辞上用佛语设譬喻,奇妙新颖;对偶力避稳顺板滞。成熟的写作技巧是他的诗歌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表现,也是宋代诗学努力超越传统、推陈出新的整体诗学风貌体现。  相似文献   

15.
吕蔚 《唐都学刊》2009,25(5):26-29
长安与洛阳是唐王朝政治文化中心,在唐诗发展史上处于中心地位."安史之乱"中,两京仍是诗人停留和关注的中心地带之一,他们的创作成为这一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两京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一是沦陷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是收复时期的诗歌创作.这两个阶段的诗歌构成了"安史之乱"中京都诗歌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6.
王萍 《唐都学刊》2010,26(4):66-69
王昌龄是一位有自觉理论追求的诗人。他的诗论《诗格》,是对其诗歌创作的理论反思与总结;他的诗歌、尤其是其七绝,是在诗论指导下的有明确审美追求的艺术佳作。王昌龄在诗歌情景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景、景语、意语、意句等崭新的概念,明确地提出了作品内情景相兼(融)的看法,以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分析诗歌作品内部情景构成的比例,从而指导后学者的诗歌创作。王昌龄的诗歌,是在诗论思想指导下的有意识创作;王昌龄的诗论思想,是对其诗歌创作的理论总结。诗歌与诗论相互印证,从而共同构成了王昌龄文学成就的双璧。  相似文献   

17.
吟游诗人观可谓是惠特曼之诗歌创作之根基及精髓,这一观念对文学作品的构思与写作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及现实指导意义。吟游诗人观之具体体现涵盖着隐喻化概念,两者息息相关,交融相承,构成了文学作品创作之完美篇章。本文将对其吟游诗人观之基本概念、对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性、与隐喻化概念的关系等进行简要的阐述及探讨,旨在点明惠特曼是自由、民主、大自然以及普通生活的热爱者及其歌手,让读者了解其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丰富思想、文化、时代内涵,达到让读者拓展自己内在的文化心理空间以及提高对生活及文学作品美之欣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贾淑红 《生存》2020,(8):0218-0218,0220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存在着学生对诗歌无阅读兴趣甚至读不懂的问题。为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我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单纯地让同学们读诗歌,以赏析的方法来培养其阅读兴趣,往往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可是,如果满足他们诗歌创作的好奇心,激发其创作热情,等到他们在创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方法,有了切身的体验后,再让他们鉴赏古诗词,也许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在创作实践中会产生问题,而待解决的问题会促使其寻找或提出自己需要的创作方法。这样,在好奇心的引领先,他们的思维会沿着问题链向前走,探究的主动性会大大提升,探究的深度也会因对其自身思维的关注而走向深处。  相似文献   

19.
秦桂敏 《社科纵横》2009,24(10):110-111
众所周知,作家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正确认识作家创作不仅为读者创作和文学评论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初学写作者提供帮助。笔者以为,作家创作是“意”与“物”的契合,是作家独特的艺术感受与高超的创作技法的结合。没有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的“意”,作家就创作不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没有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能力,作家创作就缺乏深远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没有作家自己的判断,作家创作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作家不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形不成自己的风格;作家不能始终独创新意,作家创作就不能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20.
江宇冰 《学术交流》2002,(5):138-140
在诗、乐、歌合一的上古时代 ,《乐记》对以往零散的诗论有所继承和发展 ,并使之更加全面、系统。它强调君子知乐是诗歌创作的基础 ,心物感应是创作的契机 ,创作目的是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