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来,重庆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但从整体上讲仍然是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 通过对重庆汽车工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发展汽车工业优势的分析指出了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重庆汽车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相似文献   

2.
贵州高能耗产业发展的前景如何,能否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八五”时期或者“九五”时期是否是全面增长和大规模发展的时机? 贵州高能耗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是否可以克服? 贵州高能耗产业对整个工业的发展的影响力如何?它应保持多高的增长率、多大的规模和怎样的结构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工业的加速度成长? 本文从与高能耗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最重要方面——市场、资源与能源、运输、效益等——研究它与工业总体的联系,进而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论贵州材料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具有材料产业发展的资源、技术、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材料产业对贵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材料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人才匮乏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贵州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在傲好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构建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的推进,茂名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在继续发挥茂名优势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加快形成综合性石化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石化工业基地,构建有茂名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茂名生态工业,这些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本文试图对此作出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九五”计划,汽车工业将发展成为中国世纪之交的支柱产业,这为贵州的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过“八五”时期的建设,贵州已形成以军工企业为主的两大汽车生产基地和一批专业骨干企业,可生产轻型汽车、微型轿车、载车汽车、专用汽车、客车、农用汽车、摩托车等产品.“九五”期间,贵州省已将汽车工业列入发展重点,以国家在贵州的生产布局和军工优势,使汽车工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然而,贵州汽车工业的发展将面临重重困难和严峻的挑战.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投入不足已经迟滞了汽车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九五”时期的发展将更为关键:发展上去了,贵州的汽车工业将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并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发展不上去,我们将再一次失去发展机遇.所以,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我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对策,使贵州汽车工业的发展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6.
陈述云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97-100
贵州省上市公司发展较快,在贵州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整体上存在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分布狭窄、经营两极分化、后备资源缺乏等问题.随着金融改革进程的日益加快,证券市场将呈高速发展态势.贵州必须抓住当前大好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上市公司发展,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优势,促进贵州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贵州中药产业竞争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贵州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品种、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优势,贵州中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具有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和持续竞争力.依照竞争优势理论,构建贵州中药产业竞争战略,必须完善和发展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系统;以知识经济为导向,加快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增加竞争实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挥传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 ,南京应从产业结构现状出发 ,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培育有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使南京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认真研究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相关问题,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加强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建设,以提供有利于工业及其他产业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产业链的延长、扩张和区域产业带动,推动工业化加快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贵州电力产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为地处西南的贵州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优势互补的更大平台.在面向东盟的合作与竞争态势下,贵州应当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电力产业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促进电力产业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着重测度了工业结构的集中、同构及其专业化程度以及变化.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工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内部升级有一定的推进;各地区的支柱工业有所变化,工业集中度明显增强;区城内工业同构性仍较严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部工业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资源类工业仍占主导地位.为此,应当促进中部地区三次产业协调均衡发展,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传统工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中力量发展比较优势工业,缓解工业同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消失 ,我国很多幼稚产业尤其是汽车工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冲击与挑战。针对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以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慈贤 《河北学刊》2007,27(5):221-225
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特别是河北省临海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借助天津滨海新区向现代化制造、研发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的优势,河北省沿海地区面临着更多的产业协作和城市发展的机会,河北应借此历史性机遇,加快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盛庆辉 《学术论坛》2007,(2):110-114
概述了国家对铝工业的宏观调控及实施宏观调控的背景,介绍了平果县铝工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平果县发展铝工业具有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交通条件优势和政治优势,但同时又存在着铝工业产品结构单一、电煤等能源供应紧张、铝工业产业链短、配套产业还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对平果县的铝工业发展提出了加快电源建设、实现铝电联营,重点推进铝材深加工工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配套附属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这给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使广西更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文章利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系统地分析了广西目前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并提出了广西在今后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16.
当前,梧玉贵区域一体化发展面临区域经济总体规模不大、区域结构松散、区域承载力不高、外部竞争激烈等问题。对此,梧玉贵地区应利用好政策和区位等机遇和优势,定位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推进桂粤深度合作的先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区,以统筹交通设施为基础,以产业合作为纽带,以城镇化建设为路径,以区域合作机制为平台,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贵州经济在总体上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其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贵州工业发展方式,具体可通过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推进新科技在矿业产业中的全面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巩固壮大烟酒支柱产业,促进轾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振兴以军工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产业和新兴工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等措施来实行.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劳动费用上升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费用低的地方转移。我国沿海地区正积极抓住这个有利机遇,采取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这对内陆省份的贵州来说,既是个挑战,也是个机遇。面临这新形势新战略,我们贵州应怎么办?本文略作探讨。一什么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它是  相似文献   

19.
谢炳超 《南方论刊》2006,(10):16-18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茂名一、二、三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第二产业即工业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但茂名具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机遇和突出优势,只要抓好机遇,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以石油化工与电力为龙头的重化工业和地方工业,定能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茂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州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薄弱环节是工业发展缓慢.解放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工业.要加快工业发展,必须从地方实际出发,按照新型工业路化路子的要求,建园区、办民营、引外资、兴科技、舞龙头、创特色,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和规模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