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画材料与技法研究——克劳德·伊维尔的油画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劳德·伊维尔先生是当代法国著名的油画家。他不仅绘艺精湛,而且也是油画材料与技法的专家。尤其对十八、九世纪西方古典绘画大师的技法有着深入的研究。油画从西方传入我国已届百年。由于种种历史及客观原因,我国画家一直对有着深厚传统的西方绘画缺乏深入研究。尤其对油画材料技法的学习和研究几乎是空白。致使我国的油画艺术长期以来在表现方法和技法方面停留在一个单一的模式里,并严重地阻碍了油画艺术的发展。为此,本文着重介绍了他画布底基的制作、用油、媒介剂的制作、运用以及绘画技法。在我们对西方绘画尚无深入研究的今天,克劳德·伊维尔先生的油画材料与技法对我们的创作和教学一定会有所获益和促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油画肖像画创作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在毛泽东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油画家们深入民族地区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油画肖像画.它们在构图、人物造型和绘画技巧上更加严谨、准确、规范,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油画史上的许多重要的同类作品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05,(20):I0001-I0001
著名军旅画家、田园油画家周浩翔,安徽合肥人。受颇有笔墨功底的家父海山先生影响,自幼酷爱绘画艺犬,一生与田园油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无数幅油画真品中,都充满了画家对自然界的浓浓深情。对现实生活的殷切希望和热情赞美。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画展及文化部举办的联展活动;人民日报、教育电视台做过专题采访。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创作学会成员,东方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聘画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4.
浅谈油画用油问题王蕊油画讲究传统技法,历代画家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这宝贵的文化遗产中,由于古典油画对材料技法的重视,因而一些保存完美的艺术品至今仍展现出它原来的颜色和牢度。而从十九世纪末。画家们放弃了对油画材料的研究,使传统材料技法衰落,...  相似文献   

5.
主持语:陈文骥不是一个以社会重大主题和文学情节表现见长的画家,而是一个专注绘画语言魅力、尊重自己的绘画性感觉的抒情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有对油画艺术历史的尊重、有对绘画语言变化的敏感。他努力学习中国早期油画家那种广阔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作品有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中叶,俄罗斯创建本国第一所皇家美术学院.该学院沿袭欧洲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到19世纪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绘画教学体系.皇家学院为俄罗斯培养出了许多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画家,并为油画的本土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俄罗斯"学院式"油画教育教学的研究,有益于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从本国国情出发,拓展改革创新思路,并对在普及教育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油画变迁的多元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角度出发,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的油画家的绘画主题及表现风格都不同,着眼于现代技术及材料的运用和当代油画的多风格并存的状况,可以看出油画的发展趋势将是油画风格的多元化及其与其它绘画形式的日益融动。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角度说,油画艺术的外在语言特征是鏊别油画艺术流派和画家风格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几乎涵盖了油画家创作的全部内涵.分析其语言特征的变化有益于我们正确和有效地实现油画创作中的语言转换,纯化油画语言,提高油画语言表现力.在当代,新观念和新思维处于无常态的变化中,如何把握油画艺术(语言特征)整体的发展方向,随时考验着画家们的心智.  相似文献   

9.
世界绘画以中国的水墨画和欧洲的油画为代表,分东西两大体系.两者都源远流长,但风格却迥然不同,犹如对峙的两座山峰,各有千秋.对其分别探讨,可以发现它们的规律;倘作一些比较研究,则更容易认识其各自的美学特征.所以,本文试图以比较的方法,就中西绘画在表达上的特点及画家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异,谈些粗浅看法.范  相似文献   

10.
程丛林作为中国著名油画家、"伤痕美术"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当代绘画语境下牢守绘画之本,其作品丝毫未沾浮燥之气,绘画为其"修行"的方式,将艺术家与创作过程的关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家,程丛林在油画研究生艺术教学层面见解独到、手法新颖、强调"专业精神"、治学严谨.其对教育的热忱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为我国的油画研究生教学注入了宝贵的营养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许多优秀的风景画家都自觉地研习传统绘画图式,并创造性地将山水画的某些技法形式,审美趣味,绘画观念,乃至传统文化精神等融化到油画风景创作中。本文从三方面对此做了分析:1.油画风景画家在作品中加强书写性并追求笔触效果。2.油画风景画家借鉴传统山水画的形式因素。3.油画风景画家研究传统意象,使作品在审美趣味,艺术观念上契合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摄影取代不了写实油画,反而给写实油画带来新的活力"和"现代主义绘画也没有取代写实油画,而且他们的探索客观上提升了写实油画家的语言自觉的意识"这两个角度对写实油画死亡论的观点进行了相应地辩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绘画的透视应用问题,在一些美术工作者及业余美术爱好者的观念中往往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提到“透视”,总以为是指的从西方传入我国的、现在在美术院校讲授的以焦点透视为基础的透视学,被认为是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空间的唯一的科学法则,并且以这种透视的概念来分析和解释我国传统的绘画,其结果,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画不讲透视;中国的古代画家不懂透视;中国绘画的透视运用不科学,等等。我国的传统绘画究竟讲不讲透视?我国古代画家是如何在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油画从西方传入到今天,只有短短的100多年的历史,却在中国生根开花,产生了像林风眠、董希文、吕斯百、吴冠中等一代大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在世界画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用惊奇的目光看到了中国油画已跨越了初期的建构,正成熟自信地向着世界油画的颠峰迈进。风格之一的写实画风,有着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从事这一画风的油画家大多为中青年画家,他们受过良好的学院式训练,从80年代开始就很快融入了海内外艺术界中,被大家所认同。写实画风有着广泛而稳定的艺术群体,西部…  相似文献   

15.
所谓油画肌理是指油画的表层结构。是画家利用油画这一特定的工具和材料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它与雕塑、版画、中国画等其他画种不一样,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探讨油画肌理,无疑对油画的创作和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油画肌理构成的因素和类型在造型艺术中,各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魅力。画种的特点在很大意义上是由构成这类画种的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所决定的。在油画中,肌理是画家对油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运用而产生的材质效果。每当我们欣赏油画作品时,特别是那些大师的杰作时,我们会为其油画的特有魅力而震惊和赞叹。这…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语:在当今中国美术界,沈行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创作的富有诗意、讲究意象表现的油画作品.无不打上了江南文化的鲜明印记。詹建俊评价他是"用画笔书写的一位诗人,也是用色彩谱曲的一位歌者"。近年来,沈行工深入追求油画语言的精炼与丰富,让自己始终处在充满激情的创作状态之中。他在油画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上,展现了江南的蕴藉、温润、清雅与明丽,赋予江南风物以沉静、深湛的品性。他在油画色彩语言上对于中国诗性文化的表达与创造,显示出了中国油画在语言上对于本上文化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意象油画画面的形隐显转换于抽象、意象的意味中,实与虚交融互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意象油画是中国当代的词汇,其生成及发展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中国油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入手,结合当代绘画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使油画的意象趋向凸显,丰富了油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油画的美感,而油画的意境表达也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8.
吴梅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2):61-63
分析了油画在进入国门后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油画在发展中遇到的荣辱辛酸,以及"油画民族化"在改革开放后的国泰民安的和谐政治背景下的质的飞跃,国内油画家纷纷开始重新审视"油画民族化"的发展态势,不仅从技术层面也更从传统精神领域来寻求其的发展沃土,油画于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及在国内所要经历的路程,注定其从踏入国门的那一刻就必须要走"油画民族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画与油画差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人类远古时代的绘画遗迹来看,无论是洞穴壁画、岩画,彩绘、还是石刻绘画,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表现的内容、题材、手法及风格等均无太大的东西地域差异.而今天,中国画与油画作为绘画其中的两种形式,二者之间的风格却明显不同.当两个画种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视觉感受上的差别是不言而语的.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写意体系与写实造型之间的差别,也是画家表达主观思想情感与描绘客观世界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明季澳门成为早期天主教的传教基地,为西洋美术传播和东西画风融合创造了备件。欧洲传教士画家和西画作品的到来使澳门西画创作一度繁荣,留下了东西方折衷画风的油画、壁画等作品。早期东西融风绘画主要的创作者是亚裔教区画家和中国画工,西方美术经东方人之手后从绘画语言到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变异,产生了以东化西的风格语言转化。呈现出独特的绘画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