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绍义 《中华魂》2013,(20):49-49
我常常想,“东”(柬)这个字,为什么是“日”在“木”中呢,“日”在“木”上为“东”,即“杲”字,“日”在“木”下为“两”,即“杳”字,不是更好吗,好记又容易理解。偏偏造个“柬”字是“日”在树林(木)中,多不显眼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两千年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的“秃”、“充”、“失”、“佴”四个从人的字进行考释,指出“秃”是籀文“(毛几)”的变体;充非省声字,本义为“充壮”:失的本义是“用鞭子打”;佴的本义为“强牵引”。  相似文献   

3.
“启事”和“公告”在使用上常会用错,情况有二:一是将“启事”误写为“启示”;二是将“启事”,“公告”混同。其实,“启示”并不等于“启事”;“公告”也并非公开告知之意,启事的内容切不可冠以“公告”之名。  相似文献   

4.
张载是北宋“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为规定和诠释“气”范畴,运用了“太和”“太虚”“太极”“神”“化”“道”“易”诸范畴,张载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说明,又离不开对“一”“两”范畴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一”“两”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真实地论定张载哲学的基本架构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與”字为“譽”字的初文,本义是赞誉,造字意图源于对战争中胜利场面的描述,是对抬起、举起勇士的欢呼场面的刻画。“與”字和“与”字是繁简关系,“与”是“與”简省而来的,“ ■”、“■”是“与”的较早写法,“与”字的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  相似文献   

6.
“拭”“揩”“抹”“擦”“搌”是一组表“擦拭”的同义词,它们历史层次不同,意义范畴也有所不同.自先秦到明代,书面文献中一直以“拭”为主,清代开始萎缩,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拭”则只保留在古语或个别成语中(“拭目以待”).而“揩”自魏晋以来,一直在缓慢发展,但从没占居主导地位.“抹”“擦”作为后起之秀,明代以来就非常活跃,至今天二者平分秋色.“搌”作为方言词没有多大变化,始终居于次要地位,文献用例甚少.  相似文献   

7.
<正> “章“字无论从字形结构或者从它最早的词义来说,都是一个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历代的学者,绝大多数都沿用了许慎的说法,“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他们没有想到,所谓“从音十”只是小篆写法的“想当然”的分析;没有想到、是“章”借为“乐章”字后,字形经过修改才变成“从音从十”的。金文所有“章”字完全排除了“从音十”的可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也没有觉察到,“从音从十”这种说法同“帝”字下的说解“辛,示、辰、龙、童、音、章皆从古文上”(实际上,这七个字都不是从古文“上”)互相矛盾,因为从“上”与从“音”是排他的。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中的“ ”、“ ”被学者们释为“鬼”,“田”用来指称殷先公“上甲”。将它们与相关字形作比较,从字形学、音韵学等方面加以论证,以为“ ”字为人戴盔之形,在甲骨文中表示“鬼方”,“鬼方,,或是有戴盔习俗乏远古部族:“ ”本有敬畏之义:“田”即“ ”、“ ”上部分所从,为“盔”字源词书写形式,在“ ”、“ ”字形中有表音功能。文献中的“上甲”可能是“上微”之讹。  相似文献   

9.
有些论家立“神刚逸柔”之论 ,未为确论。“逸”之“柔”并不会必然引出其对立面“刚”与“神”的必然联系。“北宗”论家与绘画的审美追求 ,与《文心雕龙·风骨》篇关联紧密 ,都属于“势”体系的刚性美系统。在绘画中“逸品”的生发、成熟 ,也正是刚性美系统衰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的“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有时都可译成汉语的“应该”、“应当”、“理应”等旭在日语表达中三者并不相同。以“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各自的使用特征及它们的使用区别为中心,结合汉语的“应该”、“应当”等进行对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所收之“瓠”在上古本为瓠瓜的类属名,得名于“囫囵、浑然一体”;“匏”当为瓠的一个变种,得名于“包裹、包藏”义。在文献中,“瓠”也可特指“匏”,但并非许多学者所认为的二者完全等同。大约唐代时,“瓠”才开始专表今天所谓的“瓠子”这一品种。“瓢”为用剖开的匏做成的盛舀容器,并非指葫芦。  相似文献   

12.
“两难”与“双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学术期刊界特别是学报界在生存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上,面临重重矛盾。作者针对此集中讨论了两个话题,即“两难”症———“稿患”与“稿荒”,和“双名”热———“名刊”与“名栏”热,认为对“两难”症,我们不能消极回避,而只能积极适应,“对症下药”;对“双名”热,我们也不应盲目追逐,而应理性对待,因“刊”制宜。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中的点睛之笔是把握文章主旨的钥匙。点睛之笔在表达上灵活多样 ,可长可短、可叙可议……最好的方法是“隐”“秀”式。“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者也 ;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文心雕龙》)“隐”“秀”式点睛之笔是作者情思与文辞精巧结合而成 ,关键是“自然”二字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方言称舅之妻为“舅母”的不少,例如北京、济南、扬州、南昌都叫“舅母”,成都叫“舅母儿”、沈阳、昆明、长沙叫“舅妈”,合肥叫“舅嫫”,苏州、梅县叫“舅姆”。含有“妗”语素的并不很多,如西安呼“妗子”,温州称“妗娘儿”厦门、潮州唤“阿妗”,广州可以叫“舅母”也可以叫“妗母”,阳江可以叫“舅娘”也可叫“阿妗”,福州喊“依妗”或“娘妗”。在宋代以前没有“妗”这个语素,“妗”由“舅母”缩合而成,当于唐宋间。“妗”  相似文献   

15.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易》的“大化流行”之“道”的总纲。但是为什么在一分为二的过程中,又会半途杀出一个“八卦成列”、“因而重之”?“三五错综”又是从何而来?因此有必要重新探讨“一”、“二”与《易》的文本中其他各数的关教本文透过对“一”、“二”、“神”、“几”乃至“三”“五”“六”“七”“九”“十”和“四”、“八”等概念与数的分析,提出在“一分为二”、“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条通天大“道”的另一面,还应有一个“一化为几”,或谓之“三五错综之谓道”。  相似文献   

16.
“刍”字是一个名动两属词。“刍”字无论它作名词用时,还是作动词用时,都是一个多义词。一个“刍”字竟能表示好多方面的意义,这是很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刍”字原是一个动词。许慎《说文解字》说:“刍,刈草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词诠》、《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书对“何其”之“其”的解释提出商榷。通过对“何其”进行历时的考察,认为这里的“其”是指示代词,意义为“那样”、“那么”。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古代希腊哲学施加了诸多影响,作为东方宗教的基督教也很快被“西化”,成为“西方-欧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柱,在这个“西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欧洲哲学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使这个宗教更具有“理论”的“深度”,渐渐地成为一股强大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力量。这一宗教的“教化人心”的力量在于把“信-信仰”放在“知识”之上,而由“哲学”之助,它的“信仰”不是“迷信”,而是“理性”的,有“理论-理路”根据的,故而有“凝聚”为一种“力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城”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城市内外部形态,“市”既市场。市场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的内容,也是城市的本质特征。“城”与“市”二者的名与实相互交融成为城市。即使“城”不在名仍在,只要有市场,仍叫城市,因此,“市”的实体概念和发展概念是“城”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学”和“问”这两个字,从表面上来看,既不盈寓着耸人听闻的“深意”,又无华丽耀眼的外冠。可是究其实质,这一“学”一“问”却不甚一般。由于古人的卓见,很早就把“学”和“问”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学问”。人所共知,这“学问”一词的含意,是专指有知识,有才干而言的。由此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学”和“问”的辩证关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